天天看點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作者:小李說生活

一、從巅峰到谷底,無可避免的落幕

在瞬息萬變的娛樂行業中,華誼兄弟這個聲名顯赫的“超級IP”曾經享盡榮光。這家起始于小型廣告制作的企業,憑借其獨特的創意與實力,一步登天,成功榮膺“内地娛樂公司一哥”的尊貴地位。

那時的華誼兄弟,猶如衆星捧月,衆多明星紛紛投懷送抱,甚至不惜組成團隊,隻為在華誼兄弟的作品中獲得一席之地。其中,李冰冰這位被譽為“八億冰”的國民女神,更是對華誼兄弟的領航者王中磊傾心不已,主動獻上深情一吻,表達自己的敬仰之情。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而王中磊的胞弟王中軍,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卻選擇了遠離喧嚣,沉浸在藝術收藏和創作的世界裡,過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然而,這樣的盛極而衰,并非首次上演。如今的華誼兄弟已經陷入困境,背負着高達數十億元的債務,王中軍也隻能忍痛割愛,将心愛的藝術品進行拍賣,以維持生計。

昔日的繁華富貴,今日的貧困潦倒,如此戲劇性的轉變,實在讓人感歎世事無常!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深入剖析,我們可以發現,這場注定的落幕早已在巅峰時期的錯誤行為中埋下了種子。正如俗語所說:“瞞天過海,禍從口出”。華誼兄弟當年正是依靠精心包裝的“陰陽合同”,在明裡暗裡進行逃稅漏稅活動,最終在崔永元的揭發之下,醜态畢露。

二、兄弟齊心,共創輝煌

談及華誼兄弟的創立曆程,我們不能不提到王中軍和王中磊這對親兄弟。他們出生平凡,家庭條件并不優越,但從小便立志要出人頭地,過上體面的生活。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兄弟倆雖然性格各異,但卻有着共同的追求。哥哥王中軍天資聰慧,熱衷于探索知識的廣袤天地,于是高中畢業後便毅然決定出國深造,拓寬自己的視野。

相比之下,弟弟王中磊則對電影制作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每當觀看影片時,他不僅會全神貫注地欣賞劇情,更會細心揣摩導演的創作技巧和拍攝角度等細節。

自幼對于電影産業的憧憬與熱愛,深深地根植于王中磊内心,并随着歲月流轉而日益濃厚。當他大學順利畢業之時,心中早已熱血沸騰,立志投身電影事業,展開人生新篇章!然而,現實并非一帆風順,剛剛步入職場的王中磊便遭遇了資金短缺的困境。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不僅拍攝經費捉襟見肘,甚至連啟動項目所需的基本資金都難以籌集。

就在此時,王中軍從海外學成歸來,手中握有一筆豐厚的創業資金。得知弟弟的電影夢想後,身為兄長的他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決定全力以赴支援弟弟的理想。

于是,兄弟倆齊心協力,共同建立了日後蜚聲國際的華誼兄弟娛樂集團。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起初,他們的資金并不充裕,隻能從廣告業入手,逐漸拓展市場佔有率。憑借卓越的商業智慧以及精湛的設計制作技藝,他們迅速将小小的工作室壯大成為行業翹楚,一舉奠定了其在廣告領域的上司地位。

有了廣告業積累的寶貴資金,王中磊終于得以放手追逐自己的“電影夢”。然而,初期的探索之路充滿艱辛,華誼出品的影視作品雖然數量衆多,但品質卻參差不齊,未能引起廣泛關注。

直至一位“未來大導演”的降臨,才為他們帶來了新的生機。這位“未來大導演”便是當時尚未嶄露頭角的馮小剛。1994年,他執導的影片《北京人在紐約》一經上映便引發熱議,使這位年輕導演一夜之間名聲大噪。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在雙方的深入交談中,馮小剛被華誼兄弟的宏偉藍圖及廣闊發展空間所吸引,最終決定加入這家初具規模的影視公司。有了馮小剛這座“大山”的鼎力相助,華誼兄弟可謂是如虎添翼,萬事俱備,隻待一飛沖天。

于是,王氏兄弟再度發力,積極招攬各類優秀人才。他們獨具慧眼,從業内知名經紀公司引入了一位堪稱“明星獵頭”的頂級人才——王京花。

這位人才發掘專家一入職華誼,便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獵星行動”之中。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憑借着無比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豐富老道的經驗,王京花先生為華誼兄弟成功地挖掘并輸送了數不盡的“潛力股”。華誼兄弟是以得以集結了衆多才華橫溢的精英團隊,創造力與經濟實力都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補充,迅速崛起并踏上了飙升的快車道。

在2001年,這一刻恰恰标志着他們邁向行業巅峰的開始。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巨作《大腕》正式上映,其震撼人心的影響力直接将華誼兄弟推至輿論的焦點。

這部影片不僅打破了北京華語電影的票房紀錄,更是一舉奪得了當年百花獎最佳影片的最高榮譽。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就這樣,王氏兄弟借助馮小剛這位“搖錢樹”的力量,成功地将華誼兄弟推上了“内地娛樂公司一哥”的寶座。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逐漸迷失在權力的誘惑之中,失去了理智和節制。

在紙醉金迷的環境下,王氏兄弟的行為舉止愈發傲慢無禮。王中軍自那時起,便選擇主動退居幕後,全身心投入到藝術收藏的世界;而王中磊則整日沉溺于聲色犬馬的享樂之中,被各路明星們環繞簇擁,生活放縱不羁。

曾被譽為“國民女神”的李冰冰,為了能夠在華誼的重要作品中獲得一席之地,甚至不惜親自動身向王中磊獻上香吻以示友好。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他們究竟是如何被權力和金錢所迷惑,忘記了最初創業時的那顆赤誠之心?如今看來,實在令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

第四部分:蠅頭小利毀掉緣分,冷酷算計斬斷情絲

華誼兄弟在馮小剛、王京花等傑出人士的全力支援下,正在逐漸攀登事業的高峰。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們卻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痛心疾首的決策,最終導緻了這份曾經美好的緣分徹底破裂。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首先便是與周星馳之間的恩怨糾葛。兩家原本的合作關系順理成章,周星馳執導的《功夫》一經問世便引起了巨大反響,華誼兄弟也是以大獲豐收。

然而,當周星馳準備推出新作《長江七号》的劇本時,卻遭到華誼的無情拒絕。

然而,命運的安排總是出乎預料!當《長江七号》這部影片上映之際,竟然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票房收益甚至遠遠超過了早先的經典之作《功夫》。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華誼兄弟公司對此懊悔不已,隻能再次向周星馳先生低頭求饒,期望能夠延續之前的合作關系。

原來,在簽署合同時,他們以"老闆不在家"為借口,并未在補充協定上簽字。出于多年的交情,周星馳先生隻好勉強答應,耐心等待王中磊先生回來後再進行續簽。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電影一旦熱賣,華誼兄弟公司就開始吝啬于支付分紅。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突然間,一紙訴訟狀遞到了周星馳先生面前,要求調解分賬問題。法院最後做出裁定,周星馳先生必須将高達八千六百萬元的票房分紅全額支付。

就這樣,一段曆經十餘年的深厚友誼,就因為華誼兄弟公司的自私行為而毀于一旦。

随後,就連曾經的"搖錢樹"馮小剛先生也選擇了背叛。為了追求個人的自由,馮小剛先生毅然決定割舍手中的華誼股份,另立門戶。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為了吸引投資,他甚至與華誼兄弟公司簽訂了一份苛刻的對賭協定。

最終,勝負已分,馮小剛先生輸得一敗塗地,兩億元的巨資化為烏有。

就連曾為華誼兄弟公司引進衆多明星的王京花女士,也在某一日悄然離去。一衆精英人士紛紛離隊,從此與華誼兄弟公司斷絕了一切聯系。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所有這些決裂和恩怨,皆因華誼兄弟公司過分追求眼前利益,不惜犧牲友情和緣分所緻。

第五部分:失德招禍終遭報應,疫情曝光陰陽合同

正當華誼兄弟公司深陷困境之際,更多的災難卻接踵而來,使得這個昔日的影視帝國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201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球,整個娛樂産業遭受沉重打擊。電影院紛紛關門歇業,影視制作陷入停滞狀态,華誼兄弟公司自然也未能幸免,生存環境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就在這充滿着無盡絕望和未曾預料的困境之中,一段塵封已久的曆史瞬間破土而出,如同陽光穿透雲層照亮大地,于無形中揭示了華誼兄弟猖獗不法背後的罪狀。

曾幾何時,馮小剛的新作《手機2》上映之際,竟遭遇了知名媒體人崔永元的猛烈抨擊崔永元憤然發聲,毫不留情地撕裂了馮小剛偷稅漏稅的陳年舊事,并深入挖掘,最終揭露出華誼兄弟那令人瞠目結舌的"陰陽合同"醜聞。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多年以來,為了逃避應繳的稅務,這家影視巨頭竟然暗中采用"陰陽合同"這種非法手段,明面上看似合法,實則漏洞百出。如此卑劣的行徑,早已成為整個娛樂圈衆所周知的秘密,然而卻始終無人敢于揭露。

這無疑是壓垮華誼兄弟生存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原本握有一手好牌,卻硬生生地将其打得支離破碎,落得如此凄慘的下場,實在是自作孽不可活,咎由自取。

如今的華誼兄弟,背負着高達數十億元的債務,甚至連掌舵者王中軍也不得不忍痛割愛,拍賣自己珍愛的藝術藏品以維持生計。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曾經輝煌一時的影視巨頭,就這樣自食惡果,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回顧往昔,我們不難發現,華誼兄弟今日的悲劇早已在其腐朽不堪的核心中埋下伏筆,注定了這個令人惋惜的結局。

一切的根源皆在于他們對于權力和金錢的極度渴望。為了追求那些微不足道的利益,他們不惜采取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大肆逃稅漏稅,甚至訴諸"陰陽合同"這類違法勾當。

更為可悲的是,為了滿足個人私欲,他們背叛了無數昔日的合作夥伴,辜負了彼此之間的深厚情誼。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面對周星馳、馮小剛等昔日的知心好友,他們同樣冷酷無情,鐵石心腸,唯利是圖。合約無情,橫征暴斂,最終導緻這些曾經患難與共的老夥計們紛紛與其決裂。

就連當年的"明星經紀人"王京花,也因無法忍受他們的自私自利而選擇離去。

如此霸道專橫、道德淪喪的行為,無疑是華誼兄弟走向滅亡的罪魁禍首。然而,究其根本,還是他們對金錢和權力的癡迷使他們逐漸喪失了内心的善良和職業操守。

事實證明,華誼兄弟的“倒台”,并不是偶然,結局早已注定

昔日那片壯麗秀美的江山,竟然在他們手中輕而易舉地毀于一旦!現在聲名狼藉、一貧如洗,豈非咎由自取?那些曾經耗費無數心血才換來的輝煌成就,竟然如此輕易地灰飛煙滅,注定走向滅亡,實在讓人感慨萬分、惋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