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醫院醫療樣本混雜,至女子子宮誤被切除

作者:折夜非良人

“醫院将我的子宮誤切了,還讓它自行脫落,我接下來該怎麼辦?”

11月27日,一條網帖引發關注。發帖者稱自己因尿血就醫,在香港一公立醫院做檢查,結果卻意外發現,自己子宮的位置異常——醫生将它切下後自行脫落!目前,該院已就事件緻歉,并表示将配合調查。

視訊加載中...

涉事醫院為香港東華醫院,其官網顯示,東華醫院成立于1938年,是一所綜合性醫院,現時為香港八間公立醫院之一。

有媒體采訪了曾參與手術的一名醫生,對方确認了事件屬實。他還透露,由于患者之前做過宮頸癌篩查,是以醫生直接采用了宮頸活檢的方式,即取一小塊移除組織進行檢查。“如果知道患者沒患癌的話,我們不會切的。”

不過,對于患者目前的狀況,該醫生也表示不清楚。他稱,術後會将相關資料提供給院方,再由院方與患者溝通。

“誤切”事件并非個例。近年來,類似的悲劇屢見不鮮。

香港醫院醫療樣本混雜,至女子子宮誤被切除

2016年9月,山東濰坊的王女士在當地一家三甲醫院做子宮肌瘤手術,術前被告知隻需切除肌瘤,保留子宮。但手術時,醫生卻将子宮整個切除。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主刀醫生竟在病人毫無知覺的情況下,擅自将子宮切下扔進垃圾桶。而當時坐在台下的主治醫師和護士卻視而不見。經調查,這一系列操作竟然全憑主刀醫生個人判斷。事後,該醫生隻受到了黨内嚴重警告處分。

今年7月,河南商丘的張女士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住院做人流手術。原本,醫生答應她隻需要做宮腔鏡清宮手術即可,但當張女士醒來後,卻發現自己的子宮已經被切除。對此,醫院方面的解釋是,在對患者進行手術中出現了意外情況,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先行将子宮切除。不過,對于張女士來說,未來她該如何生活,仍然是一個問題。

香港醫院醫療樣本混雜,至女子子宮誤被切除
香港醫院醫療樣本混雜,至女子子宮誤被切除

有專家表示,醫療機構應按照《醫療品質管理辦法》規定,建立醫療安全風險評價管理機制、醫療品質評價管理和資訊管理制度;要定期開展醫療品質安全自查工作;不得隐瞞、謊報、漏報、錯報有關醫療品質安全的資訊。

要明确醫療過錯責任的認定原則、程式及其後果等細節問題。也就是說,一旦發生醫療事故,醫院須先确定是否存在醫療過錯并認責。此外,還要厘清責任主體、承擔相應責任。

香港醫院醫療樣本混雜,至女子子宮誤被切除
香港醫院醫療樣本混雜,至女子子宮誤被切除
香港醫院醫療樣本混雜,至女子子宮誤被切除

現實中不少醫院往往重視不夠、處理不當。有業内人士表示,目前對醫院的處罰大多停留在經濟層面,沒有形成有效的震懾機制。而對一些民營醫院來說,違規成本相對較低。這也讓部分醫院抱有了“亂做事也能賺到錢”的心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