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歌硬剛OpenAI,矽谷大戰繼續更新

谷歌硬剛OpenAI,矽谷大戰繼續更新

中國企業家

2024-05-15 12:04釋出于北京《中國企業家》雜志官方賬号

谷歌硬剛OpenAI,矽谷大戰繼續更新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闫俊文

編輯|李薇

一場科技競賽正在美國矽谷上演。

5月15日,谷歌舉辦了2024年I/O開發者大會,AI是全場的主題,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和他的同僚們釋出了Gemini 1.5 Pro的新版本,在100萬Tokens的視窗能力上,進一步擴大至200萬Tokens,它們的最終目标是無限上下文。

谷歌還展示了新的搜尋産品,比如從本周開始,谷歌搜尋引擎将在美國推出“AI概覽”(AI Overviews)的功能,搜尋引擎會直接歸納總結搜尋結果。此外,谷歌還推出了新的TPU,第六代TPU晶片Trillium,較上一代晶片的算力表現翻4.7倍。

就在這場釋出會前一天,OpenAI舉行了春季釋出會,釋出最新GPT-4o多模态大模型,相較于GPT-4 Trubo速度更快、價格也更便宜。接下來的一個月裡,矽谷還将迎來兩家科技巨頭的重磅大會——5月21日左右,微軟将舉行Build年度開發者大會;6月10日左右,蘋果将舉辦全球開發者大會。一場有關AI的大比拼在大洋彼岸開賽。

伴随着OpenAI的崛起,以及谷歌在AR眼鏡等失利,外界一度評價谷歌已經成為一家為“賺錢”打造的機器,失去了創新激情。

不過,谷歌仍然擁有谷歌搜尋、YouTube、雲服務、Gmail、Android以及自動駕駛Waymo等業務,僅YouTube就有20億月活使用者,Android也擁有20億月活使用者,可以說,谷歌掌握着全球最多的使用者場景、資料以及裝置接口。

谷歌釋出更新産品後,谷歌-C股價微漲0.6%,收盤價為171.93美元,市值2.12萬億美元,股價較2024年開年上漲了23%。

在剛剛過去的财季,谷歌展現出強有力的競争力。2024年第一季度,谷歌實作營收805.39億美元,同比增長15%,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為236.62億美元,同比增長57%。

谷歌艱難守陣地

大會一開場,皮查伊就介紹說,現在已經有超過150萬開發者正在使用谷歌的原生多模态大模型Gemini。Gemini在2023年12月上線,它被認為超過了GPT-4。

谷歌硬剛OpenAI,矽谷大戰繼續更新

皮查伊宣布,Gemini 1.5 Pro向全球所有開發者開放,并支援200萬Tokens的Gemini 1.5 Pro模型的預覽,他們的目标是“無限上下文”。

此次開發者大會,谷歌着墨最多的是搜尋,這是谷歌的起家業務,現在谷歌要重新定義搜尋,它要把搜尋做成多輪對話的推理,使用者隻需要問就可以了。

皮查伊以“重新定義搜尋”的架勢,連續上線多款基于Gemini的産品,比如總結谷歌搜尋引擎結果的“AI概覽”功能,支援使用者存儲圖檔的AI搜尋Ask Photos。

以練瑜伽為例,谷歌會幫使用者找到排名更靠前的工作室,并介紹他們的服務,可以看到每個門店的距離。谷歌搜尋會把更大的問題分解成各個部分的問題,比如排名、評論、營業時間以及其他更多的研究。

但“重新定義搜尋”的最大主動權可能不在谷歌手裡,而在OpenAI這邊。今年年初有傳言說,OpenAI計劃上線AI搜尋業務,不過在5月14日OpenAI的釋出會上,并沒有展現該業務,這可能與算力成本有關系。

成熟大公司對待創新公司的崛起仍然毫無辦法。對标OpenAI,谷歌仍在努力顯示自己的存在。

在此次釋出會上,谷歌還展示了一個名為Astra的項目,這是谷歌開發的通用人工助理,在示範視訊中,Astra通過手機攝像頭能識别真實環境中的物體,實作了能看、能說、能聽。這與前一天OpenAI上線的GPT-4o功能類似,都實作了人機互動的新形式。但谷歌似乎不滿足于此,Astra更強調指向人、機器與現實世界的三重互動。

大模型最大的挑戰是解決響應時間的問題。谷歌介紹說,它們在Gemini模型的基礎上,開發了通過連續編碼視訊幀,更快地處理資訊的代理,同時,将視訊和語音輸入組合到事件的時間線中,捕捉并有效記憶。這些代理可以更好地了解使用者所處的環境,并在對話中快速響應,使互動的速度和品質更加自然。

Gemini也将支援語音實時互動,同時今年晚些時候還将上線實時視訊互動功能。未來幾個月内,谷歌也将推出類似于GPTs的自定義AI助手Gems。它将能與“谷歌全家桶”進行互動。

“Gems易于建立,它們可以充當你的瑜伽閨蜜、你的私人副主廚、聰明的微積分導師、代碼的同行評審員。”谷歌的相關負責人說。

谷歌釋出會上還宣布了安卓生态的AI新進展,今年晚些時候,能夠在本地運作的多模态Gemini Nano模型将登陸Pixel手機,它更智能,更注重隐私保護,比如,如果使用者接到詐騙電話,将會提醒使用者。

如果沒有OpenAI,上述谷歌的創新技術可以稱得上可圈可點,但奈何“既生瑜,何生亮”。

矽谷科技競賽更新

在釋出會上,谷歌隻提到一家科技大公司,那就是英偉達。皮查伊釋出了第六代TPU(張量處理器,谷歌為機器學習定制的專用晶片)晶片Trillium,較上一代晶片的算力表現翻4.7倍,TPU是谷歌自己研發的GPU晶片。

同時,皮查伊說,谷歌雲将在2025年初,用上英偉達的最新Blackwell架構GPU。在過去數年,谷歌投資了200萬英裡的地面和海底光纖。

今年3月,英偉達釋出了基于“Blackwell”架構的B100晶片與B200 GPU加速器,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說,這是迄今為止,英偉達最強大的GPU晶片,在生産出首批伺服器之後,黃仁勳将一台伺服器送給了OpenAI。

GPU在過去一年多時間成為堪比黃金的硬通貨,各大科技公司不得不排隊數月來等貨,這讓黃仁勳成為矽谷最受歡迎的CEO,人們争相排隊和他見面,英偉達也是所有科技公司的合作夥伴。

而在GPU大熱的背後,矽谷正在進入新一輪的科技競賽。

2022年底,OpenAI釋出ChatGPT開始,整個矽谷進入亢奮狀态,這裡甚至誕生了AI一條街,五六個人就可以組建一個公司,依靠一個想法獲得融資,比如斯坦福博士生郭文景和同學創辦的Pika,短短數月間就完成5500萬美元融資,并推出了視訊生成器Pika1.0。

科技巨頭之間的關系變得異常緊張,主要是AI重構了邊界,大公司重新變得野心勃勃:

微軟重新盯上了搜尋,扶持Bing發展;Meta向第三方硬體制造商開放VR頭顯作業系統Meta Horizon OS,進一步蠶食蘋果生态;為應對OpenAI的崛起,蘋果不得不放棄數十年的造車計劃,集中資源搞AI。

進化以群體聚集的形式在矽谷上演,大公司你追我趕,它們之間的合縱連橫也讓AI競賽變得複雜。

蘋果公司計劃和OpenAI合作,将OpenAI的技術引入iPhone之中,但微軟是OpenAI的最大出資方;谷歌正和OpenAI酣戰,支援其開源系統Android的AI進化,以展開和蘋果iOS系統之間的競争。

席卷全球的這次科技競賽浪潮頗有點20世紀七八十年代矽谷的意味。那時,原生技術層出不窮,1968年,英特爾成立;1969年,AMD成立;1976年,喬布斯創辦蘋果電腦;1977年,甲骨文成立;1984年,思科公司成立。

隻不過,50年前,是晶片等硬體造就了創業潮,創造了财富;現在,AI以及産品化則是最新的動力。

在AI時代,中國網際網路同樣也迎來了新發展機會,但正如大部分中國AI創業者所說,雖然一家又一家公司會在這次浪潮中轉型甚至退場,但是千萬不要低估中國創業者的生命力。

檢視原圖 580K

  • 谷歌硬剛OpenAI,矽谷大戰繼續更新
  • 谷歌硬剛OpenAI,矽谷大戰繼續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