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訊/編劇張永祥病逝美國家中!享壽92歲 曾獲金馬獎終身貢獻獎

作者:ETtoday星光雲

記者 劉義庭/美聯社

資深編劇張永祥在美國的家中去世,享年92歲。他是金馬獎曆史上獲獎最多的編劇之一,也是第一位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的編劇。

快訊/編劇張永祥病逝美國家中!享壽92歲 曾獲金馬獎終身貢獻獎

張永祥今天因病去世,享年92歲。(圖/資料攝影/攝影中心)

編劇泰鬥張永祥是第一位獲得終身成就金馬獎的編劇,2016年登上舞台領獎時,堅持要上台發表自己的演講,盡管步伐有些顫抖,但堅定的外表和電影精神令人欽佩。出乎意料的是,現在消息傳了出來,據美聯社報道,他在美國的家中去世,享年92歲。

快訊/編劇張永祥病逝美國家中!享壽92歲 曾獲金馬獎終身貢獻獎

張永祥是第一位獲得終身成就金馬獎的編劇。(圖/Instagram/金馬執行委員會)

張永祥早在1964年就憑借《健康現實主義》經典《養鴨人》一事驚豔,著名作品有李星導演的《秋終》(1972年)、《海中之船》(1978年)、《小鎮故事》(1977年)9部)、《原創》(1980年);《台北之家》(1970年)、《再見阿朗》(1970年)、《母親30》(1973年),宋雙壽執導;李漢祥執導的《揚子江風雲》(1969);陳耀軒的《源頭》(1980);王彤的《如果我是真的》(1981)。這些着名的傑作,都以其時代而聞名,是編舞的例子。他的筆可以形成不同風格的視訊和視訊,突出不同導演的特點,不僅寫作方式多變,創作真誠更加一緻,始終深刻雕琢人性,表達人情。

張永祥也是金馬獎曆史上獲獎最多的編劇之一,曾有《雙淚明珠》(1971年)、《我的子民》(1975年)、《海中之舟》(1978年)、《小鎮的故事》(1978年)。1979年),《如果我是真的》(1981年)獲得第10、12、15、16、18屆金馬獎最佳編劇獎,與吳念珍并列最佳編劇(5)。他還憑借《鴨子家族》(1964年)、《台北之家》(1970年)、《香花毒草》(1975年)和《源頭》(1980年)獲得第12屆、第16屆、第22屆和第26屆亞洲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輝煌的成就,甚至讓外界對"職業赢家"的職位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