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性時刻,中芯國際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曆史性時刻,中芯國際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萬大叔

2024-05-15 20:30釋出于黑龍江科技領域創作者

中芯國際迎來曆史性的一刻。

根據2024年一季度的财報,中芯國際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7.5億美元,環比增長4.3%,同比增長19.7%,毛利率為13.7%,均超出指引,表現搶眼。

除此之外,這樣的業績表現,已讓中芯國際的季度營收首次超越聯電與格芯,這兩家國際大廠一季度的營收分别為17.1億美元和15.49億美元。這就意味着,中芯國際正式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僅次于台積電,真的是可喜可賀!

其實超過聯電和格芯,是遲早的事兒。例如,根據市場研調機構TrendForce的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台積電以61.2%的份額遙遙領先,三星是11.3%排名第二,然後是聯電5.8%、格芯5.4%和中芯國際5.2%。

也就是說,中芯與聯電格芯的差距不大。

曆史性時刻,中芯國際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通過财報來看,在營收方面,中國區是81.6%,占比最高,公司業務仍以國内客戶為主。其中,手機方面的業務占比最高,達到了31.2%,消費電子排名第二,為30.9%,其次是電腦和平闆以及網際網路和穿戴,第五是工業和汽車,都是時下熱門的領域。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國産汽車晶片将會不斷問世,這方面的業務也會随之攀升。

曆史性時刻,中芯國際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從實際出貨量方面來看,2024年一季度,中芯國際出貨了179萬片8吋當量晶圓,環比增長7%。産能使用率為80.8%,環比提升了4%。雖然仍在低位,但已經有所回升,勢頭不錯。

在晶圓尺寸方面,12英寸晶圓營收占比為75.6%,8英寸為24.4%,12英寸占比極高。其實在今年一季度,中芯國際收到了一些急單,主要是手機等消費電子類,但是12英寸産線已經接近滿載,經過與客戶協調,推遲了電腦、平闆等産品的傳遞時間。

其實一般來說,對于晶圓代工企業來說,每年的第一個季度是傳統淡季,這段時間還涉及到年度維修等因素的影響,但中芯國際的表現還是很亮眼的。

當然,雖然從營收方面看,業績得到了增長,但是在利潤方面,中芯國際卻出現了下滑的情況,具體為利潤7179萬美元,環比下滑58.9%,同比下滑68.9%。毛利率13.7%,與去年同期的20.8%相比,下降7.1個百分點,環比上一季度的16.4%,環比下降2.7個百分點。

對于毛利率的下滑,中芯國際表示,主要是由于産品組合變動、折舊增加及投資收益減少所緻。

曆史性時刻,中芯國際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是以,雖然中芯國際在今年一季度,成為僅次于台積電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但是在毛利率、淨利潤等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才行。

但是也别忘了,在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背景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已實屬不易。好的光刻機拿不到,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受限,想要擴大産線和産能也非常困難。總之,中芯國際目前處于一種束手束腳的狀态,需要等待一個時機突破。

近日,台灣省某晶片專家表示,梁孟松是全球做晶片最厲害的高手,是第一名,中芯國際能夠在限制的情況下,做出3nm等效的晶片來。也就是說,中芯國際在技術上是絕對沒有問題,隻是手裡可能沒有合适的工具。

曆史性時刻,中芯國際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可以與搭建,一旦中芯國際能夠實作徹底放開手腳,相信它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上,必定能夠掀起一番波瀾。

而這就需要依靠産半導體産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了,尤其是等到國産光刻機能夠商業化傳遞的時候,我相信中芯國際的業績将會進一步提升。因為我們自己就是全球最大的晶片需求市場,目前也正在進行晶片的國産化替代工程,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實作自産自銷。

并且,随着5.5G、物聯網的普及,萬物互聯時代的發展,國産晶片的需求量還會大幅增加,國内各家晶圓廠也會持續獲得發展良機。其實作在我們就可以預言,屬于中國晶片的時代,會很快到來。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記得點個關注,明天再見。

檢視原圖 217K

  • 曆史性時刻,中芯國際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 曆史性時刻,中芯國際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 曆史性時刻,中芯國際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 曆史性時刻,中芯國際超越聯電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