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村50歲70後的城市打勞工,老家再也回不去了,你能回老家嗎?

作者:老農談三農

現在農村絕大多數人,都在城市裡打工和生活,農村的人逐漸少了,農村出現了“空心化”現象,已經成為農村不可争辯的客觀現實。

特别是農村50歲以上的70後的人,目前都在城市裡打工和生活,這些人在一般情況下,老家農村再也回不去了,即使回到農村,也非常渺茫,農村再也不是自己的理想的家園了。

下面本人談三種個人體會,從這三種農村現象中,看農村是不是你想回的家,是不是你過去朝思暮想的非常留戀的家園了。

①,父母在家就在,父母走了老家再也回不去了。現在50歲以上的農村人,目前正在城市的建築工地上搬磚、紮鋼筋、打混凝土,或者在城市綠化帶上種草栽花,或在大街上清掃馬路。

農村50歲70後的城市打勞工,老家再也回不去了,你能回老家嗎?

他們每天忙碌地上班,隻為那“碎銀幾兩”而努力工作,為還清孩子欠下的房貸車貸和結婚送出去的彩禮錢,很少回農村老家,回到父母身邊,陪父母住上幾天。

父母在的時候,每年過年和想家的時候,回到農村老家,回到父母居住的老家,才能陪父母住上幾天,幫幫父母做做他們不能做的事情。

一旦過完年,便收拾行李,帶着大一包小一包,父母為自己準備的土特産,回城市裡上班去了。

父母不在,父母離世了,家裡的兄弟姐妹,分家了,父母的房子要麼被瓜分了,要麼廢棄了,再沒有人居住了,父母的家也就不存在了。

父母留給自己的房子,因長年累月在城市裡打工,沒有時間回家,要是土坯房,沒有人居住,沒有人修繕,過上三五年就自然倒塌了,成為廢墟,若是磚瓦房,因長時間沒人打理維修保護,現在也成為危房了,破爛得不像樣子了。

農村50歲70後的城市打勞工,老家再也回不去了,你能回老家嗎?

是以,父母在,農村的家還在,父母不在,農村的家也回不去了,大家會怎樣認為?

②,親友都進城去了,走散了,人情味就變淡了。現在農村人越來越少了,兄弟姐妹們分家後,各奔東西,都到不同的城市打工去了。

一個家族的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大多數人都已經離世了,健在的要麼随子女進城去了,要麼孤單寂寞地留守在家裡,因年老體衰,有的多病,“泥巴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更無心情照顧其他的人。

村子裡熟悉的人,親戚朋友,絕大多數都去城市打工去了,家裡絕大多數基本沒人留守在家裡,村子裡平常寂寞空虛,每天基本看不到人影,留守的都是一些老人,都需要人來照顧他們。

農村50歲70後的城市打勞工,老家再也回不去了,你能回老家嗎?

是以,老家的人,基本上都走散了,人情味兒變淡了,回農村老家,又有什麼意義呢?還不如在城市裡,找點适合自己幹的活兒幹幹,養活自己就足夠了,農村再不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理想家園了,農村再也不想回去了,也回不去了。

③,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記憶也模糊了。現在,農村空心化現象非常嚴重,農戶的承包田,大多都沒有人來耕種了,都撂荒了。

農村剩下的都是一些七老八十歲的老人,有些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勉強地種田耕地,國家為了改變農村這種面貌,振興鄉村,大搞農田建設,想吸引更多的人返鄉種田。

是以,農村的小田變大田,田野上都是高标準農田,過去的田園景象蕩然無存,再也回想不起來過去的樣子。

農村50歲70後的城市打勞工,老家再也回不去了,你能回老家嗎?

村莊倒塌的房子,要麼恢複成耕地,要麼建成漂亮的小洋房,道路都修成硬化馬路,改變了過去的舊模樣,老家村子煥然一新,起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全改變了過去的舊模樣。

農村老家發生了變化,似乎變成他人的家鄉,再沒有自己老家的樣子和味道,老家離他們越來越遠了,農村再不是過去的老家農村了。

農村老家即使回來了,因長年累月在城市裡打工,農村的農業生産再不是得心應手了,農活幹不好,也不會幹了,回農村就連家裡的菜園子都種不好,回家又有什麼意義呢?

農村50歲70後的城市打勞工,老家再也回不去了,你能回老家嗎?

大家對農村50歲以上的70後的城市打勞工,老家農村再也回不去了,即使回去了也沒有什麼意義,大家有什麼看法,請在留言區裡交流讨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