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路是味“長壽藥”?醫生勸告:到了60歲後,走路牢記“4不要”

作者:星火生活

老張是一名退休的廚師,退休後他喜歡在附近的河堤上散步,感受着清風拂面的舒适。

某日,老張在河堤上漫步時,突然感到頭暈眼花,于是停了下來。

“老張,您怎麼啦?看起來不太對勁。”一位經常與他一起散步的老鄰居發現了異常,關切地詢問道。

老張搖了搖頭,苦笑着說:“可能是剛才走得太急了,感覺有點頭暈。”

“您知道嗎?之前一篇文章中寫,醫生建議60歲以後的人要注意‘4不要’,尤其是在散步時。”老鄰居解釋道。

走路是味“長壽藥”?醫生勸告:到了60歲後,走路牢記“4不要”

老張好奇地問:“‘4不要’具體是什麼?”

老鄰居笑着回答:“不要空腹、不要過度勞累、不要穿不合腳的鞋、不要在污染嚴重的環境中長時間散步。”

聽了老鄰居的建議,老張心裡有了數,決定今後注意遵循這“4不要”,以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

接下來的日子裡,老張每天都保持着适度的步行鍛煉,他發現自己的頭暈症狀得到了改善,精神狀态也更加飽滿。

01走路是味“長壽藥”?

降低慢性疾病風險:

定期的步行鍛煉有助于降低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包括心髒病、中風和2型糖尿病。

據可靠資料顯示,每天堅持30分鐘的步行鍛煉,能夠降低心髒病發作的風險達到15%,降低中風的風險達到20%。

此外,走路還能有效控制體重,減少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

走路是味“長壽藥”?醫生勸告:到了60歲後,走路牢記“4不要”

促進大腦神經元活動:

走路有助于刺激大腦的神經元活動,提高認知功能和記憶力。

這對預防老年癡呆症等認知障礙疾病具有一定的幫助。

提升心理健康:

定期的步行鍛煉有助于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減輕精神壓力。

步行時,身體釋放出的内啡肽等神經遞質能夠讓人感到愉悅和放松,有助于提升心情。

改善睡眠品質:

适度的步行鍛煉有助于調節生物鐘,改善睡眠品質。

晚間散步還可以促進身體放松,緩解白天的緊張情緒,有利于入眠。

走路是味“長壽藥”?醫生勸告:到了60歲後,走路牢記“4不要”

增強身體素質:

走路是一種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步行還能促進氣血流通,改善身體的新陳代謝和免疫功能。

02醫生勸告:到了60歲後,走路牢記“4不要”

不要空腹:空腹時進行步行鍛煉容易導緻血糖偏低,可能會引發頭暈、眩暈等不适症狀。是以,盡量在吃過早餐或其他輕食後再進行步行活動,以保證身體有足夠的能量支援。

不要過度勞累:随着年齡的增長,身體的耐力和恢複能力逐漸減弱,過度的運動可能會導緻身體疲勞和不适。是以,在進行步行鍛煉時,要注意适度,避免過于劇烈或過長時間的運動。

走路是味“長壽藥”?醫生勸告:到了60歲後,走路牢記“4不要”

不要穿不合腳的鞋:選擇合适的鞋子對于步行鍛煉至關重要。不合腳的鞋子可能導緻足部疼痛、鞋印、甚至足部受傷。是以,選擇舒适、支撐性好的鞋子,以保護足部關節和骨骼健康。

不要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長時間散步: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不言而喻,長時間在污染嚴重的環境中進行步行鍛煉可能會加重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以,在選擇鍛煉場所時,盡量選擇空氣清新的室外環境,避免長時間在污染嚴重的地區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