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内有血栓,身體會通風報信,這4類症狀出現,建議抓緊時間治療

作者:泌尿外科王玮

血液是生命之河,源源不斷地輸送營養與氧氣,支援我們的生存。然而,當血栓形成這道隐形的障礙時,它不僅威脅着血流的暢通,更直接沖擊心髒、大腦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引發一系列潛在的緻命風險。了解血栓的信号,把握治療的先機,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自我保護知識。

體内有血栓,身體會通風報信,這4類症狀出現,建議抓緊時間治療

血栓的常見症狀及其解讀:解碼血栓的“預警信号”

肢體疼痛與腫脹:不容忽視的警報

肢體疼痛和腫脹是血栓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尤其是出現在腿部。當血液流動受阻,你可能會感覺到腿部特别是小腿區域出現持續性的鈍痛或抽痛。腫脹通常是由于血液積聚造成的壓力增加。如果你發現其中一條腿突然腫脹,并伴有疼痛,這可能是深靜脈血栓(DVT)的标志。

呼吸困難:血栓走向肺部的明顯标志

如果血栓從腿部或其他部位脫落并流向肺部,可導緻肺栓塞。這種情況下,呼吸困難通常突然出現,并可能伴有劇烈的胸痛和咳嗽(可能咳出帶血的痰)。這是一個醫療緊急情況,需要立即處理。

胸痛與心悸:心髒血栓的直接信号

血栓影響到心髒,可能引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胸痛可能感覺像是壓迫、滿脹或燒灼感,常常在胸骨後方感覺最強烈。這種胸痛可能會向左肩、手臂、頸部或下颚放射。伴随的心悸或心跳不規則則是心髒在告警,血液供應已受到嚴重影響。

突發的視覺問題或言語困難:大腦血栓的警告

血栓若阻塞腦部血管,可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中風。突然出現的視力模糊、雙視或完全視力喪失,或者是言語不清、了解或表達困難,都是大腦血供不足的迹象。這些症狀需要立即醫療介入,以減少可能的永久損害。

體内有血栓,身體會通風報信,這4類症狀出現,建議抓緊時間治療

診斷血栓的醫學方法:精準檢測關鍵信号

在醫學領域,血栓的診斷是一個綜合性過程,涉及多種檢測方法以確定準确性和及時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診斷手段:

血液檢測:

D-二聚體測試:血栓形成後,體内會釋放D-二聚體,其水準的升高通常提示有血栓形成的風險。

凝血功能測試:評估患者的凝血和抗凝系統是否正常運作,以識别出血栓形成的傾向。

影像學檢查:

超音波檢測(多普勒超聲):通過聲波檢測血流動态,可以發現血管中是否有血栓阻塞。

CT血管造影:通過注射造影劑并使用CT掃描,可以清晰顯示血管内的血栓和血流狀态。

磁共振靜脈成像(MRV):特别适用于腦部和頸部血管的血栓檢測,能提供詳細的血管圖像。

實體檢查:

觸診和視診:醫生會檢查肢體的腫脹、變色或溫度異常,這些都可能是血栓存在的迹象。

這些檢測方法不僅幫助醫生确認血栓的存在,還能評估血栓的位置和嚴重程度,進而制定出最适合的治療方案。

體内有血栓,身體會通風報信,這4類症狀出現,建議抓緊時間治療

預防措施與早期幹預:生活中的自我保護

防範血栓的形成不僅依賴于醫學幹預,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也起到關鍵作用。以下是幾種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早期幹預方法:

改善生活方式:

增加體力活動:定期進行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如步行、遊泳或騎自行車,以改善血液循環。

均衡飲食:增加富含歐米茄-3脂肪酸、纖維和維生素的食物攝入,減少高脂、高鹽食品。

藥物預防:

抗凝藥物的應用:在醫生的指導下,适當使用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

定期醫學檢查:對于高風險人群,定期進行血液凝固狀态的檢查,及時調整用藥。

教育與自我監測:

認識血栓的早期症狀:如不明原因的腫脹、持續的局部疼痛或皮膚變色,應立即就醫。

學習自我檢查的技巧:定期自我檢查腿部腫脹或疼痛情況,尤其是長時間旅行或久坐後。

通過結合這些檢測方法和預防措施,可以大大減少血栓帶來的健康風險,提高生活品質。對于中老年人群來說,特别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和定期體檢,以確定及早發現并有效預防血栓相關的疾病。同時,教育自己和家人了解血栓的症狀和危險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