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有人喝酒容易上臉?是酒量好的表現嗎?不!是身體給的警示

作者:韓醫師

在一個寬敞明亮的餐廳内,幾位中老年朋友圍坐一桌,氣氛熱烈。随着酒杯的碰撞,一場關于“酒量”的讨論悄然展開。李先生,一個經常參加社交活動的人,自豪地宣稱自己的酒量在朋友圈裡是出了名的。然而,他也提到,每次飲酒後,臉頰總是第一時間泛紅,這成了他的一大困擾。相比之下,王阿姨雖然飲酒不多,卻幾乎不會出現面部潮紅的情況。這樣的對比引發了一連串的疑問:為什麼同樣是飲酒,人們的反應卻大不相同?喝酒容易上臉,真的是酒量好的表現嗎?

為什麼有人喝酒容易上臉?是酒量好的表現嗎?不!是身體給的警示

為什麼有人喝酒後容易上臉?

探索背後的科學

喝酒後面部泛紅,俗稱“上臉”,是許多人共有的體驗,尤其在亞洲人群中更為常見。這一現象背後,其實隐藏着身體對酒精的複雜反應機制。簡而言之,酒精進入體内後,需要經過一系列的代謝過程才能被身體吸收和清除。在這個過程中,酒精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ALDH)兩種酶發揮了關鍵作用。

首先,ADH将酒精(乙醇)轉化為乙醛,一個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随後,ALDH将乙醛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最終通過呼吸、尿液等方式排出體外。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這兩種酶的活性都一樣。部分人群中,由于遺傳因素,其ALDH酶的活性較低,導緻乙醛在體内積累,進而引發面部潮紅、心跳加速等反應。

遺傳因素的影響

研究表明,特定的遺傳變異影響着個體對酒精的敏感度。亞洲人中,有一種較為常見的ALDH2基因變異,這種變異降低了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導緻喝酒後乙醛難以有效代謝,進而使得人們更容易出現面部潮紅的現象。這一基因變異,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個體酗酒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增加了喝酒後出現不适症狀的風險。

除了遺傳因素,年齡、性别、飲食習慣和身體狀況也會影響個體對酒精的代謝。年輕人通常代謝酒精的能力較強,而随着年齡增長,這一能力會逐漸下降。性别方面,由于生理構造的差異,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上臉。

為什麼有人喝酒容易上臉?是酒量好的表現嗎?不!是身體給的警示

上臉:不是酒量強的象征,而是身體的自然回報

在許多文化中,能夠飲酒而不顯著反應被誤認為是體質強壯和社交能力的标志。然而,這種觀念忽視了一個重要事實:飲酒導緻的面部潮紅,即所謂的“上臉”,實際上并不是酒量好的表現,而是我們身體對酒精的直接反應,是身體試圖與我們溝通的方式。

當酒精進入人體後,首先需要被肝髒中的酒精脫氫酶(ADH)代謝,轉化為乙醛,一個比酒精更有毒的物質。随後,乙醛需要被另一種酶——乙醛脫氫酶(ALDH)進一步代謝成無害的醋酸。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因基因變異而使得ALDH活性較低的人,乙醛的積累會導緻面部潮紅、心跳加速等反應。這不是酒量好的标志,而是一個警示,表明身體正在努力處理酒精,并且可能在承受壓力。

為什麼有人喝酒容易上臉?是酒量好的表現嗎?不!是身體給的警示

身體的警示信号:重視上臉背後的健康風險

面部潮紅不僅僅是一個短暫的生理反應。它是身體發出的警示信号,表明我們對酒精有着不同尋常的反應,可能預示着對酒精相關健康問題的更高風險。研究表明,頻繁的、強烈的飲酒反應,如面部潮紅,與高血壓和增加的某些類型癌症風險有關。這些風險并非短期内明顯,但長期飲酒習慣和身體的這種反應模式,能夠對我們的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重視這一信号,意味着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酒習慣。對于那些容易上臉的人來說,即使是小量的酒精攝入,也應被視為身體對酒精的不良反應的證據,建議減少酒精消費,以降低長期健康風險。此外,面部潮紅可以作為一個早期的健康評估工具,提示個人在飲酒習慣上做出明智的調整。

對于中老年人群,這個資訊尤為重要。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代謝能力下降,對酒精的敏感性可能會增加。是以,即便過去飲酒未曾引起不适,也可能在年紀更大時出現變化。在社交場合中,選擇低度酒或非酒精飲料,確定飲酒量處于安全範圍内,是一種既能享受社交樂趣又能維護健康的理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