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紀錄

作者:立馬觀花

眼下,普京正式組建了新政府,開啟了其第五個任期。雖然普京這次高票當選,但這個任期對普京而言并不輕松。一方面是俄烏沖突的外溢影響,給俄羅斯帶來了很多不穩定因素,威脅着普京的執政。另一方面,面對西方更多地的潛在制裁,普京将如何繼續帶領俄羅斯實作經濟增長也是一大考驗。

而尋找能源替代市場的緊迫性,遠比普京想象中的要更加嚴重。就在普京就任的幾天時間以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俄氣)出台了一份報告,顯示俄羅斯内部消耗的以及出口到中國的天然氣數量,距離彌補歐洲市場造成的損失差得很遠。

要知道,在俄烏沖突爆發以前,俄氣一直是俄羅斯經濟的頂梁柱,是最賺錢的公司。但在俄羅斯能源與西方切割開以後,該公司的去年的年度淨虧損達到了70億美元,這也是自1999年以來俄氣公司首次出現虧損。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紀錄

【西伯利亞天然氣管道壓縮站】

而導緻這一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北溪二号管道被炸以後,導緻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銳減。二是俄方雖然實施了向東轉政策,試圖用亞洲市場來彌補歐洲方向的損失,但礙于管道建設跟不上,俄羅斯去年給中方輸送的天然氣僅有220億立方米左右,距離彌補歐洲市場的損失還差得很遠。

而對于俄羅斯來說,這個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因為作為俄羅斯最大的納稅企業之一,俄氣公司的利潤直接關聯到俄羅斯的财政收入。虧損意味着政府将從該公司獲得的稅收大幅減少,影響公共支出和國家預算平衡。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之一,天然氣出口是其外彙收入的重要來源,而俄氣的虧損可能将進一步導緻俄羅斯外彙收入減少,影響國家經濟穩定和貨币價值。

面對這一難題,俄羅斯還是決定到中國找解藥。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紀錄

【西方制裁之下,俄羅斯天然氣業務收入銳減】

在俄氣報告出爐不久以後,俄方随即宣布,将繼續為中國超額供氣。事實上,從今年以來,俄氣對中國天然氣的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7.4%。就拿4月份來說,今年與去年4月相比增長57.1%。也就是說,俄氣公司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已經遠遠超出了合同中規定的範圍,而且還要繼續增加。

而俄氣之是以對中國如此慷慨,原因也很簡單。

在面臨虧損的情況下,俄氣最好的選擇就是與中國繼續合作,達成更多合作項目,擴大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而通過對中國履行合同義務并追求超額履約,俄羅斯不僅能在經濟上獲益,更能政治和戰略層面加強與中國的關系,向中國釋放合作的誠意,為建新輸氣管道鋪平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時間以來,俄方一直積極推動“西伯利亞管道2号”項目,先後派了好幾波人來華商議。而據俄方所說,現在整個項目架構已經基本敲定,唯一還存在争議的就是價格問題。但對于這個說法,中方卻不認同,主動透露是在項目的整體規劃上出現了分歧。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紀錄

【中俄尚未就西伯利亞管道2号建設達成一緻】

中方的計劃是,要把從開采到提取再到運輸的所有流程整合到一起,也就是中方要參與到項目的全過程,而不是隻限于被動地接受天然氣。畢竟對于中國來說,我們從俄羅斯接收的天然氣隻是很小一部分,尤其是從收益的角度考慮,如果合作僅限于天然氣輸送的話,可能很難回本,再加上這條線路還要過境蒙古國,中方必須控制從上遊到下遊整個鍊條,才能獲得更大的議價權,避免被卡脖子。

為此,俄羅斯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通過哈薩克斯坦再建一條新的輸氣管道,來向中國輸送天然氣。雖然相較于蒙古國來說,過境哈國會更為穩妥,但對于中國來說,哈國與蒙古國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一樣的角色,即都有變卦的風險,給中國投資帶來不确定因素。

總的來說,對于俄方目面臨的困境,中國當然不會坐視不管,但所謂在商言商,俄羅斯不管是對中國超額輸氣也好,還是要建立天然氣管道也罷,但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即中國并不是故意不讓項目落地,也不是擔心管道能不能建好,而是希望俄方能拿出更加穩妥的合作方案,來保證中國的投資不會打水漂。

比如,俄方可以建立一套公正地問題解決機制,來保證雙方在面臨分歧時,能夠基于事實和法律解決問題。或者建立與項目配套的開發方案,讓中國除了天然氣以外,還有更多的獲利途徑等等。如果俄方隻是一味地想着輸氣,而不是從中國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于解決眼下的談判僵局而言毫無幫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