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作者:曉婷醫生吖

“新的一天,新的開始。”這是62歲的大媽每天早晨對着鏡子自言自語的一句話。風雨來臨前的生活總是充滿陽光,面對生活的困難她從不會退縮。

但就在兩個月前,生活給了她一個重擊,腸癌的診斷讓她的生活徹底改變。

為了減輕身體的負擔,她決定隻喝稀飯,可她并不知道,這種看似“溫和”的飲食方式,其實對她的身體更為無情。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一、腸癌患者的誤區:稀飯為主食

每天清晨,大媽會起床做一大鍋稀飯,蒸騰的鍋裡充滿了稀飯的味道。

她會将稀飯裝進餐桌上的小碗裡,然後坐在旁邊,一口一口的慢慢吃。她認為稀飯既易消化,又不會對腸胃帶來過大負擔,這是對自己身體最大的照顧。

然而她沒有意識到的是,雖然稀飯這種流質食物可以減輕腸道負擔,但其實它并不能給腸癌患者提供足夠的營養。

腸癌,是一種對患者身體影響極大的疾病,治療周期長,治療手段多樣,對患者的身體狀況有極高的要求。而作為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食物對于腸癌患者來說尤為重要。

腸癌患者需要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才能保持身體的正常機能,并有足夠的力量來應對治療。然而營養單一的稀飯并不能滿足這些需要,反而會适得其反,使患者的身體狀況持續惡化。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二、醫生的發現:營養不良的危害

二月後的一次複診,突顯了這一問題。醫生看到大媽的檢查報告,隻覺得很震驚。

“你這是何苦呢?”他皺緊眉頭,遞給大媽一份營養報告,“看這裡,你的蛋白質攝入量遠低于正常需要,鐵、鋅、鈣這些微量元素也嚴重不足,你的身體怎麼承受得了治療?”

在他看來,大媽的“稀飯主食”政策不但沒能減輕身體負擔,反而讓她更加虛弱。

看着大媽愧疚的神情,醫生感到十分遺憾。“你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患者,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他安慰大媽,“腸癌患者的飲食需要更加合理,更加科學,非專業人士可能難以掌握其中的要點。我們需要更合理,更系統的方式來面對你的疾病……”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三、科學的解釋:喝稀飯對腸癌患者的影響

稀飯本質上是由大米和水煮成,雖然易消化,但營養成分較為單一,且熱量較低。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老年人每天應攝取2100-2300卡路裡的熱量,而100克稀飯大約隻能提供44卡路裡,即使全日喝稀飯,熱量攝入量仍然難以達标。

蛋白質是人體組成和修複細胞的基本物質,久吃稀飯減少了蛋白質的攝取,反而影響腸道細胞的修複與再生。

腸道内的細菌在食物消化吸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飲食單一可能導緻腸道内的菌群不均衡,使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

對腸癌患者來說,健康的腸道環境尤為關鍵。單一食物的提供,也可能削弱腸道對其他食物的适應性,進而增加腸道的敏感性。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四、健康的建議: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營養就像一個生命的火種,失去了它,我們的生命力就會逐漸減弱。《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至少需要攝取5種以上的谷物,25克的植物油,300克的蔬菜,200克的水果,生食奶或奶制品300克及魚蝦肉蛋豆類适量。

由于腸癌患者可能存在咀嚼、吞咽困難、胃腸道功能減退等問題,同樣需要考慮食物的物性與口感。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宜使用瘦肉、蛋、奶、豆腐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并注意攝取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也可以适量的攝取谷物、豆類和蔬菜來提供足夠的膳食纖維,幫助腸道的蠕動,并改善腸道内的菌群結構。

對于有特殊營養需要的腸癌患者,可通過增加每日飲食次數或适宜的營養補充品來滿足身體需求。

在保持腸道健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通過飲食調整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态,增強抵抗力,進而更好地支援其治療。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五、醫生推薦的飲食調整:為腸癌患者量身定做

為了確定腸癌患者獲得充足的營養支援,醫生和營養師通常會建議進行細緻的飲食調整。

腸癌患者的飲食需求與健康人有所不同,他們需要的是能夠支援身體恢複和應對激烈治療的食物。

例如,高蛋白食品如瘦肉、魚、蛋和豆制品不僅提供必需的氨基酸,還助于維持肌肉品質和修複組織。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此外,全谷類、堅果和種子等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能夠幫助維持神經系統的健康,而且對抗抑郁和疲勞有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高纖維食物雖然通常推薦給健康人,但對于腸癌患者在某些治療階段可能不适宜,因為當腸道較為敏感時,過多的纖維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适。

是以,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調整纖維的攝入量。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例如,在化療期間,可能推薦低纖維飲食以減少腸道刺激,而在非治療期間,則可能逐漸增加纖維攝入,以幫助腸道恢複正常功能。

此外,充足的液體攝入也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化療期間,足夠的水分可以幫助減輕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如惡心和便秘。

腸癌患者應盡量避免含糖飲料和咖啡因,改為喝更多的水和非咖啡因飲料,以支援整體的水分平衡。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六、食物安全與處理:避免感染風險

腸癌患者由于治療的影響,免疫系統可能受到抑制,是以食品安全尤其重要。這包括選擇新鮮且未受污染的食材,以及確定食物在準備過程中徹底烹饪。

生食或半熟食物,如生魚片、生牛肉、未洗淨的生蔬果等,應盡量避免,因為這些食物更容易帶有病原體。

在家庭烹饪時,需要特别注意廚房的衛生,避免交叉污染,如使用同一砧闆處理生肉和蔬菜。

此外,熟食和生食應分開存放,避免熟食與生食接觸。所有的食物都應該在食用前徹底加熱,特别是肉類和海鮮,以確定所有潛在的病原體都被殺死。

62歲大媽确診腸癌,從此主食隻喝稀飯,2個月後去複診,醫生震驚

結語

在腸癌患者的飲食管理中,專業醫療團隊的作用不可或缺。他們不僅提供針對個體化需求的飲食建議,還能幫助患者應病情的變化做出及時的飲食調整。

治療過程中的很多問題,比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口腔發炎等,都可以通過飲食政策來緩解。

而後期恢複和康複階段,優質的飲食營養是提高生活品質、預防複發、延長生存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