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作者:南柯歸洵

#頭條創作挑戰賽#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相關信源述于文章結尾,請理性閱讀。

【前言】

現在的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壓力實在太大,輕易根本不敢生病,不僅要耽誤工作和學業,光是醫藥費就不是一筆小數目,即使隻是感冒發燒這樣的小病。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而一些癌症和惡性良性腫瘤,不管處于病情的前期還是後期,治療費對于普通人來說也基本上都是天文數字。

而這些費用和重症監護室的花銷相比,簡直九牛一毛,進了重症監護室,才知道什麼叫花錢如流水。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重症監護室每天的花銷動辄上萬,有病人在ICU待了10天醫藥費高達上百萬,更有甚至看病14天花掉了234萬,每一天都是十幾萬的支出。

重症監護室到底是為了治病救人,還是斂财的工具?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花銷?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吞金地ICU

深圳一名高中生小浩,在學校的時候出現了眼睛紅腫和手不自覺顫動的情況,入院檢查結果被确診了頸内靜脈閉塞、硬腦膜動靜脈瘘。

2019年小浩就已經在深圳和北京分别進行了手術,手術之後,小浩的情況還算是比較穩定的。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這種疾病一般都是先天性造成的,當時一家人都感慨幸虧及時治療,才讓小浩脫離了危險,然而僅僅兩年之後,小浩卻突然之間陷入了昏迷。

最開始做手術的時候,家裡人就有心理準備,因為醫生說過,這種疾病沒有辦法一次性治好。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不過因為小浩還年輕,是以希望他們考慮第一次手術之後,等小浩長大一些再進行後續手術。

2019年小浩進行了兩次手術,再加上定期的複查病情基本穩定,沒想到2021年8月份,小浩突然昏迷不醒。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送到醫院之後,立馬就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并且在入院之後第二天就進行了一場手術,月底的時候又做了一場手術,這兩場手術加起來的時間超過了30個小時。

早在2019年的時候,小浩看病做手術就已經花了幾十萬,本身小浩家裡也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家,可為了孩子,父母付出一切也要救他。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但小浩2021年這次住院,手術費和後期高額的治療費,都将父母壓得喘不過氣。

這次的手術與兩年前不同,光是進口材料,手術中的花銷就超過百萬,更讓他們崩潰的是重症監護室的費用,零零總總加起來,14天的時間裡,總花銷高達234萬元。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即使醫保覆寫60%,小浩家裡仍然要承擔近百萬的治療費,後來小浩的事情被媒體報道,社會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小浩承擔了一部分費用。

14天的時間,234萬的天價醫療費,平均每天的花銷都在十六七萬,這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巨額費用。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因為生病住進重症監護室,家底被掏空甚至債台高築的例子并不少,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18天的治療花費118萬的孝子,将自己和妻子買婚房的錢都拿出來了仍然不夠。

之前有人因為感冒發燒住進了重症監護室,複雜的醫學用語家屬根本聽不懂,丈夫劉軍隻能聽懂,妻子許梅華因為生病,肺部已經像石頭一樣硬了。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妻子被送進重症監護室之後,醫生告訴劉軍想保命就要用ECMO,也就是體外肺膜氧合,能夠代替心肺維持生命。

這樣的儀器隻要打開每天都是在燒錢,而且不是有錢就能用的,當時的上海很多醫院的ECMO都空不出來,最後還是聯系了杭州一家醫院,對方有救命的ECMO,才将許梅華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而這場看似不起眼的發燒,差點要了許梅華的命,在重症監護室的13天時間裡,他們花了40萬。

重症監護室隻要進去,就像是打開了金錢支出的水龍頭,錢會像流水一樣嘩嘩流走,無數普通家庭是以家破人亡。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這就不禁讓人懷疑,重症監護室的存在,到底是為了什麼,治病救人,為什麼需要這麼多錢,什麼樣的人要住重症監護室,什麼人不用呢?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什麼人要住ICU

一般進入重症監護室的病人,基本上都符合三個指征,首先就是高危病人。

一些進行了重大手術,術後昏迷不醒甚至發生了器官衰竭現象的病人,因為存在諸多危及生命的高危因素,是以需要在重症監護室接受嚴密的監護和治療。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第二種是短期内能夠得到康複,急性可逆性疾病的患者,有各種原因而休克的,也有意外創傷或者急性重症病人。

第三種是原本患有慢性疾病,但後來急性發作或者加重,這樣的病人有一部分因為原本的慢性疾病,器官功能不全,是以急性發作或加重可能危及生命,也需要進重症監護室。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但并不是所有看起來比較危急的情況,都需要進重症監護室,比如一些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

确實有一小部分這樣的病人需要住進重症監護室,但很多情況下,慢性疾病發作之後,沒有是以休克、器官衰竭的,在普通病房也能得到有效處理。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還有一些手術,不是所有的手術後患者都要進重症監護室,對于不涉及主要器官、術後恢複良好,并且沒有危及生命的重大并發症風險的患者,也可以住普通病房。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醫生也隻知道重症監護室意味着什麼,在做出決定的時候,也會考慮到患者的病情、潛在風險以及治療方案,盡量確定患者能夠在适宜的環境中得到治療。

畢竟能夠在普通病房得到好的治療,沒有誰願意住進重症監護室,被24小時監護,更何況重症監護室的花費實在太高了。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為何花費如此高昂

對于病人來說,醫院是健康的保障,而重症監護室,對于瀕死之人來說,就是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用醫學手段挽回病人的生命,重症監護室就是與疾病和傷痛的最後一道關卡。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而相對應的,重症監護室價格高昂,而收費這麼貴,對于病人和家屬來說,可能難以接受,而對于醫院來說,這些收費其實是都在合理範疇之内,并不是什麼斂财手段。

重症監護室的收費昂貴,第一個原因就是藥品,需要住進重症監護室的病人,都是處于危險期的。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生命垂危的病人,不僅僅是因為疾病導緻的臨床反應,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嚴重的感染。

不論是經曆過重大手術的病人,還是因為意外事故搶救之後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對他們來說,最能威脅生命的因素之一就是感染。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想要在這種情況下穩住病人的情況,就需要用到抗感染的藥物或則激素,很多藥品都是進口的,沒有被納入醫保,病人隻能自費。

第二個是護理人員的費用,重症監護室的患者,基本上都需要長時間的監管和照顧。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而重症監護室,每天的家屬探望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但這裡的病人病情緊急,變化也非常快,是以就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幾乎24小時不間斷的陪護。

這種職業的工作量與工作難度,不是一般的臨床科室能夠相提并論的,是以每個重症監護室病房,都需要配備比一般病房更多的醫生和護士随時待命。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而護理人員也比一般病房的護工工作更繁瑣更艱難,是以護理人員的費用,也是一項比較大的支出。

第三項是檢查費用,重症監護室的患者,通常病情非常複雜,否則也不會到需要24小時監護的程度。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這樣的病人,想要随時跟進他們的病情變化,就需要做各種檢查,并且很多檢查并不是做一次就夠的。

現在的不少檢查,譬如血液、生化、影像等檢查,費用都不便宜,重症監護室的病人又做得多,費用自然比較貴。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最後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裝置的使用費,重症監護室與一般病房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各種能夠維持生命的儀器。

監測生命指征的監護儀、呼吸機、血透機以及上述提到過的ECMO,這些裝置雖說并不一定都能用到,但每一個的使用費都不便宜。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其中經常被提及的昂貴裝置就是ECMO,體外膜肺氧合,這種裝置能夠代替心肺功能進行體外循環,是以也被稱為人工心肺機。

然而ECMO雖然能夠維持患者的生命,但由于涉及到了昂貴的一次性耗材,光是開機運轉就要花費幾萬元。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不同品牌的ECMO開機運轉費用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都在2.5萬元到7萬元之間,這還僅僅隻是打開這部裝置所需要的費用。

之後的運轉,雖然不會像開機一樣這麼貴,但每天的花費也基本上都上萬元,因為ECMO不僅造價高昂,持續使用的成本也相當驚人。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對于重症監護室收費讓普通老百姓難以負擔的情況,其實國家也一直都在盡力解決。

國家衛健委最新發表的意見,就是明确要将重症醫學醫療價格納入動态調整機制。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5月6日消息,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印發《關于加強重症醫學醫療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合理調整重症醫學醫療服務價格。

将重症醫學醫療服務價格納入動态調整機制中統籌考慮,符合啟動條件的,将技術難度大、風險程度高、資源消耗多等展現重症醫學技術勞務特點和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優先納入調價範圍,合理制定調整價格。

做好價格調整、醫保支付和醫療控費等政策銜接,保證患者基本醫療費用負擔總體不增加。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結尾

對于不符合指征的患者,醫生當然不會為了創收就讓他們住進每時每刻都在燒錢的重症監護室。

重症監護室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在危急情況下挽救病人的生命,當然,治療也會尊重病人和家屬的意見,也希望未來,重症監護室的治療費用能夠有效降低,不要讓患者家屬忍受選擇高額治療費與親人生命的煎熬。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如果你喜歡我的寫的文章,麻煩請點個“關注”,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一同探讨,願世界和平。

END

參考資料

光明網在2024年5月7日《重症醫學醫療服務價格納入動态調整機制 保證患者基本醫療費用負擔總體不增加》的報道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澎湃新聞在2019年12月19日《13天ICU花掉40萬,挂牌兩套房,為何感冒也能要人命?》的報道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北青網在2021年9月14日《深圳17歲少年突然昏迷!治病花費上百萬,醒來第一句話讓人流淚》的報道

14天花掉234萬!ICU到底是治病救人,還是“撈錢工具”?看看解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