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鼻血時要仰頭擡手?”這些錯誤操作需要規避!

作者:銳眼天下

小明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十歲男孩,剛剛從院子裡的足球遊戲中歸來,臉頰泛紅滿頭大汗。正突然一股溫熱的液體從他的鼻孔湧出,驚得他猛地用手捂住鼻子,眼眸中閃過一絲恐慌。

老李,小明的父親看到這一幕立刻想起了小時候長輩們的教導:“流鼻血了?快擡頭,手舉起來!”他焦急地指揮着小明,仿佛這是解決所有鼻血問題的萬能鑰匙。

“流鼻血時要仰頭擡手?”這些錯誤操作需要規避!

小明雖然半信半疑,但在父親的堅持下,還是乖乖照做了。幾分鐘後,鼻血似乎真的止住了,但小明的臉色顯得異常蒼白,呼吸也變得有些急促,整個人顯得虛弱無力。

正當老李松了一口氣時,小明的母親王阿姨匆匆進門,手裡拿着剛從社群健康講座帶回的宣傳冊。她面色嚴肅,打斷了老李:“這方法不對!剛才講座上的醫生說了,流鼻血時擡頭反而可能引起危險。

“流鼻血時要仰頭擡手?”這些錯誤操作需要規避!

01.鼻出血的原因

局部因素:

創傷性鼻出血:無論是運動碰撞、摔倒撞擊,或是不經意間的輕微刮擦,都可能損傷鼻腔内的嬌嫩黏膜,導緻血管破裂出血。

鼻腔異物:小孩好奇心驅使下塞入鼻孔的小物件,或是灰塵、污染物等刺激物,也可能損傷鼻腔黏膜,引發出血。

不當清潔習慣:頻繁或用力挖鼻,使用過硬的物品清理鼻腔,都會加重鼻黏膜的磨損,增加出血風險。

“流鼻血時要仰頭擡手?”這些錯誤操作需要規避!

幹燥性鼻出血:幹燥的氣候,特别是冬季供暖時的室内空氣,會使得鼻腔黏膜失去水分,變得幹燥脆弱,易于破裂。長時間處于空調房間、飛機艙内等幹燥環境中,鼻腔黏膜更容易受損。

過敏性鼻出血:過敏性鼻炎導緻的鼻腔黏膜發炎,不僅會引起打噴嚏、鼻塞等症狀,也會使鼻腔内的血管更加敏感,易于出血。

感染性鼻出血:鼻炎、鼻窦炎這些疾病造成的鼻腔發炎會直接損害鼻腔黏膜,導緻血管破裂出血。

“流鼻血時要仰頭擡手?”這些錯誤操作需要規避!

全身因素:

高血壓:高血壓患者鼻腔血管壁承受的壓力增大,血管更為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血液系統疾病: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等,這些疾病影響血液凝固能力,使出血不易停止。

急性發熱性傳染病:高熱狀态如傷寒、瘧疾等疾病引起的高熱,可導緻血管擴張,增加出血風險。

“流鼻血時要仰頭擡手?”這些錯誤操作需要規避!

其他全身性疾病:慢性肝腎疾病、内分泌失調、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藥物副作用等,均可能成為鼻出血的幕後推手。

02.鼻出血的正确處理方法

頭部前傾:讓出血者保持鎮靜,頭部略微向前傾斜,避免血液流入喉嚨或被吞咽。切忌仰頭,以免血液倒流引發不适或危險。

“流鼻血時要仰頭擡手?”這些錯誤操作需要規避!

指壓止血法: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鼻子的柔軟部分,向臉部方向施壓,持續10到15分鐘。這有助于直接壓迫出血的血管,促進血栓形成,實作初步止血。期間要讓患者通過嘴巴呼吸。

冷敷輔助:在鼻梁或面頰上敷上冷敷包,冷敷可以幫助血管收縮,減緩血流,輔助止血過程。

保持環境濕潤:如果是在幹燥環境下鼻出血,開啟加濕器或将患者轉移到濕潤的環境中,有助于減少鼻腔幹燥,防止再次出血。

“流鼻血時要仰頭擡手?”這些錯誤操作需要規避!

避免用力:在止血過程中及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避免用力擤鼻子、咳嗽、劇烈運動,以防再次撕裂已經形成的血栓。

注意事項:不要在鼻腔内塞入紙巾、棉球等物品,以免損傷鼻腔黏膜或造成感染。在處理鼻出血時,保持呼吸暢通,避免緊張情緒,因為緊張可能會加劇血壓升高,不利止血。

止血後,避免挖鼻、揉鼻等行為,保持鼻腔清潔,可适當使用生理鹽水噴鼻,保持鼻腔濕潤。

03.鼻出血的預防

調節溫濕度:室内溫度維持在18-20℃,濕度不低于60%,使用加濕器在幹燥季節尤為重要,有助于保持鼻腔濕潤。

“流鼻血時要仰頭擡手?”這些錯誤操作需要規避!

空氣流通:定時開窗通風,保證空氣新鮮,減少有害物質滞留。

飲食調理: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E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水果(蘋果、芒果、桃)、豆類、蛋奶,增強血管彈性。

避免刺激:減少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攝入,避免煙酒,以防鼻腔幹燥和刺激。

規律排便:保持大便通暢,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必要時可适量使用緩瀉劑,以防因用力排便引起的鼻出血。

“流鼻血時要仰頭擡手?”這些錯誤操作需要規避!

避免挖鼻:教育兒童不要挖鼻、揉鼻,改掉不良習慣,減少鼻腔黏膜損傷。

鼻部護理:鼻幹時可使用生理鹽水噴霧等保護鼻腔黏膜,減少幹燥引起的出血。

溫和清潔:使用溫和的方式清潔鼻腔,避免使用硬物或強力擤鼻。

鼻出血這一看似不起眼卻牽動無數人心的小插曲,通過科學的認知與合理的預防措施,完全可以被有效管理和控制。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細心呵護,還是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從容應對,都是我們為自身健康構築安全屏障的重要一環。

注:文中内容 僅供參考 部分圖檔來源網絡 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