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這個大學生,發表5篇SCI論文,直接保研清華讀博!

作者:微言校園
強!這個大學生,發表5篇SCI論文,直接保研清華讀博!

郭瀚遙,生命科學學院2020級生物科學專業(真知實驗班)學生,中共預備黨員。曾獲專業獎學金、創新創業獎學金、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全國一等獎、“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三等獎。在校期間共發表5篇sci論文(其中3篇為一作或共同一作,2篇為第二作者),累計影響因子46.75。現已被保送至清華大學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談及生命科學,你會想到什麼?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細胞繁衍的無限奧秘,微觀世界中的奇妙生命,還是實驗室的精确資料?

“都有。探索這些未知的東西是一種無比奇妙的樂趣。”從兒時觀看電視劇裡醫生救死扶傷的情節開始,郭瀚遙便對“人體”“生命”這些關鍵詞産生了極大的好奇。初學生物,他就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生物課代表一當就是幾年,直到現在,他都一直保持着對生物的熱愛,并将這份熱愛化作學習的動力。

在比賽中積累經驗

大學四年,郭瀚遙所有課程學分權重平均分90.7分,位列專業第一名,共五次獲得專業獎學金、創新創業獎學金。課餘時間,郭瀚遙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他作為主力隊員斬獲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創新創業類)全國一等獎和“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三等獎。他還參加了中科院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計劃,并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一區,影響因子14.22)上連續發表兩篇研究論文,建立了高精度的玉米籽粒镉積累性狀的全基因組選擇模型。

強!這個大學生,發表5篇SCI論文,直接保研清華讀博!

▲論文《基于機器學習和線性統計方法的GWAS輔助玉米籽粒镉積累基因組預測》(郭瀚遙為第二作者)

郭瀚遙回憶,在衆多比賽中,“挑戰杯”競賽是他第一次以主講人的身份去參賽,是以令他印象最深。備賽期間,雖然老師提供了理論和基礎知識方面的幫助,但在實際應用中,他們還需要自行花費大量的時間将知識消化,最終完成關于項目研究意義、核心成果和其創新性的路演和彙報答辯。

強大的自學能力以及團隊的配合無間是郭瀚遙和隊友在此次比賽中獲獎的主要原因。備賽期間,他時常熬夜到淩晨;團隊中出現意見不合時,大家也都會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斷地去優化,精益求精;他還和隊友進行反複地模拟試講,不斷打磨,以把握更多細節,單是彙報的PPT就修改了十幾稿。

強!這個大學生,發表5篇SCI論文,直接保研清華讀博!

▲郭瀚遙(右)參加“挑戰杯”競賽

初心不渝 興趣為航

郭瀚遙目前的5篇sci論文大緻分為兩個研究方向。據郭瀚遙介紹,其中兩篇論文的選題來自此前科創項目的指導老師,是植物基因組方向。在項目結束後,他又選擇了自身最感興趣的人體科學相關的惡性良性腫瘤方向進行研究。大陸肝癌患者數量龐大,但是目前針對不同肝癌種類仍缺少有效的分型和個性化治療政策,是以他的選題方向集中在肝癌和急性腎損傷的診斷模型和個性化治療政策上。在探索學術科研的道路上,他不止于自己的興趣領域,而是更希望能掌握新興生命科學技術知識,通過科研實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進步和國家醫療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談到學習與科研的技巧時,郭瀚遙說:“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總是盯着别人在做什麼,而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大學生活是一個充滿多元和變化的世界,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步伐和奮鬥目标,有的人側重于學術研究,希望能在專業領域裡深挖細研;有的人偏向于實踐,通過各種一線經曆鍛煉自己的專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初心,不為外界所動才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門。”

強!這個大學生,發表5篇SCI論文,直接保研清華讀博!

▲論文《基于未折疊蛋白應答(UPR)相關分子亞型的肝細胞癌免疫原性景觀和風險評分預測》(郭瀚遙為共同第一作者)

跨越荊棘 保送逐夢

這樣一個典型“學霸”的保送之路,也并非想象中一帆風順。在各大高校的夏令營剛剛開啟報名時,他第一時間就投遞出30+份申請。為了收到更多、更高品質的offer,他常常熬通宵按不同院校要求修改履歷,也曾被好幾所心儀院校拒絕。經曆了熱情滿滿到陷入低谷的過程,他最終收到了來自清華大學生物學專業預推免錄取的通知。

保送成功後,郭瀚遙也沒有停止學習的步伐。目前他已與清華的導師取得聯系,提前一年開始了工作。郭瀚遙還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了他課題組的一些工作近況,“課題組前期通過高通量篩選發現了一些影響癌細胞對化療藥物耐藥的基因,我們目前正在進行一些基因功能的探究,發現在惡性良性腫瘤細胞耐藥性産生中的關鍵蛋白或因子,并嘗試靶向這些蛋白或其他小分子,實作對耐藥性的逆轉,封鎖癌細胞逃逸的最後一條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一聊起專業上的事,惜字如金的他變得侃侃而談,眼睛裡充滿着對專業的興趣與熱愛。

強!這個大學生,發表5篇SCI論文,直接保研清華讀博!

▲郭瀚遙接受清華大學的待錄取通知

強!這個大學生,發表5篇SCI論文,直接保研清華讀博!

在采訪時,郭瀚遙還向我們展示了科研工作的“另一面”,他表示,科研室的生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一樣枯燥,團隊小夥伴的溫暖讓他所在的科研室充滿着輕松愉快的氛圍。在空閑時間,他們時常聚在一起喝奶茶、看電影、打遊戲,也會和不同項目、不同科研室的同學進行溝通交流。有時候,思維的碰撞勝過一個人的苦思冥想,志同道合的陪伴勝過一個人的單打獨鬥。

談及個人生活,郭瀚遙表示也并非隻有繁忙的課業,他堅持學習了八年的國标舞,并取得了全國青少年國際标準舞錦标賽業餘組銅牌等獎項,業餘時間,他也時常堅持着這些愛好。

強!這個大學生,發表5篇SCI論文,直接保研清華讀博!

▲國标舞比賽現場(左二為郭瀚遙)

強!這個大學生,發表5篇SCI論文,直接保研清華讀博!

當談到如何度過大學生活時,郭瀚遙還是表示:“一定要保持自己獨立的想法和見解,切忌随波逐流,如果有自己的熱愛的方向,請果斷地邁出第一步,勇敢地走下去。”

心懷熱愛存少年意氣,肆意青春顯純粹赤誠,有了熱愛的加持,屬于郭瀚遙的科研路一定會越走越遠,助他開啟下一段的精彩人生。

身邊榜樣可學可做,精神力量可追可及。融媒體中心特設定專欄“閃閃發光的TA”,精選更多“一日一星”專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講述身邊榜樣的故事,歡迎師生、校友、家長及社會各界朋友關注。願同學們在送出掌聲的同時,也能向優秀榜樣看齊,尋覓到适合自己的成長之路。

來源:河北師範大學 策劃/融媒體中心

采訪 撰文/郭慧茹 潘寶茗

圖檔/受訪者供圖

排版/郭慧茹

主編/馬倩茹

稽核/王平 馬倩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