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殡葬習俗:摔盆子的說法!

作者:趣說曆史

喪葬摔盆:一種深厚的傳統習俗

在古老的中國傳統中,喪葬儀式是一個極為莊重且複雜的過程,其中“摔盆”這一環節尤為引人注目。這一習俗不僅展現了對逝者的深切哀悼,也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義。

殡葬習俗:摔盆子的說法!

說法一:漏掉迷魂湯,護佑逝者安甯

在民間傳說中,陰間有一位王媽媽,她會在逝者前往陰間的路上,強迫他們喝下迷魂湯,使其昏迷,進而無法超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喪家會準備一個帶有眼兒的瓦盆。這個瓦盆的特殊之處在于其眼兒可以漏掉迷魂湯,確定逝者在前往陰間的路上保持清醒。在起杠時,這個瓦盆由長子摔碎,寓意着逝者已經成功避開了迷魂湯的侵害,得以安甯地前往另一個世界。摔盆時,若父親去世,則長子用左手摔;若母親去世,則用右手。若瓦盆沒有摔碎,忌諱再次摔,通常由擡杠者踩碎。

殡葬習俗:摔盆子的說法!

說法二:歲歲平安,寄托哀思與祈願

另一種說法認為,摔盆是一種寓意“歲歲(碎碎)平安”的喪葬習俗。在逝者即将被安葬之際,這個瓦盆的摔碎象征着逝者已經擺脫了塵世的束縛,得到了永恒的安甯。同時,也寄托了生者對逝者的哀思與祈願,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能夠平安、幸福。

殡葬習俗:摔盆子的說法!

在摔盆的過程中,摔盆者的身份也有着嚴格的規定。通常情況下,由家中的長子來摔盆,這象征着他是家族中的傳承者,有責任為逝者送行。如果長子不在或無法履行這一職責,則依次由長子長孫、次子等其他直系親屬來摔盆。若家中無直系親屬,則可由同姓親族中血緣最近的未婚堂侄子來摔盆。這一規定展現了家族傳承的重要性和對逝者的尊重。

摔盆這一環節在喪葬儀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情感的寄托。通過摔盆這一行為,生者向逝者表達了深深的哀思和不舍之情,同時也祈願逝者在另一個世界能夠得到安甯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