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協委員話發展丨張晉:探索紅河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密碼”

作者:綠春融媒

近年來,紅河州政協在中共紅河州委的上司下,凝心聚力強信心、協商議政建诤言、發揮優勢促招商、助推經營主體添活力、民主監督促落實,為助推全州經濟轉型更新貢獻了政協力量。近期,“雲南紅河釋出”系列平台開設了“政協委員話發展”欄目,講述紅河政協故事,展現政協作為和委員擔當,請大家持續關注。

“我們要生存發展,必須向自然索取資源,也必須保護生态環境。”多年來,州政協委員、州政協人資環委主任張晉持續關注綠色礦山、高原湖泊、污染治理等領域,對如何守好綠水青山,不斷探索紅河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密碼”給出了答卷。

政協委員話發展丨張晉:探索紅河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密碼”

州政協委員張晉

建設綠色礦山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我州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産資源豐富,但長期高強度、大規模的礦産開采遺留下來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亟待解決,綠色發展道路任重道遠。”張晉說。

作為人資環委界别委員,張晉常年奔走于各類礦山礦企。初夏時節,紅河大地綠意盎然。一大早,張晉便馬不停蹄趕到蒙自工業園區,群山環抱之中,一輛輛運送車輛不時穿梭而過。在開采現場,張晉望向遠處披上“綠衣”的邊坡,不禁感慨道:“去年我來的時候,這裡還是遍地碎石,一片荒蕪。如今,這裡的樹比我還高了。”

政協委員話發展丨張晉:探索紅河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密碼”

在雲錫大屯選礦廠調研

既要複綠,更要“富”綠。朝着石場生産加工廠走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幸福是靠奮鬥出來的”的智語,一根根锃亮的管線透着濃厚的工業化氣息,現代化封閉廠房有效控制了噪聲污染和粉塵外溢。“以前隻是開礦山賣荒料,現在建設加工廠通過技改擴能後,不論是經濟價值還是生态價值,都比以前提升好幾倍。”張晉欣慰石材産業轉型更新後帶來的明顯效益。他說,綠色是礦業高品質發展的底色,如今,越來越多的礦業企業持續推動礦産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态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真正做到了“邊開采、邊治理、邊恢複”,持續守護礦山“綠”底色。

政協委員話發展丨張晉:探索紅河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密碼”

在雲錫大屯選礦廠調研

針對目前我州礦業經濟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張晉經過長時間多方調查,撰寫了《建設綠色礦山,促進全州礦業資源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關于加大探礦權出讓力度及監管,釋放資源經濟潛能的建議》等文章,其中多項建議被有關部門采納。“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實地調研、座談、征詢,形成高品質的提案,為綠色礦山建設履職盡責。”張晉目标堅定。

加大“三海”治理

  擦亮紅河生态底色

在長久的一線走訪中,抓好大屯海、長橋海、三角海“三海”流域生态環境保護治理始終是張晉關注的重點。

政協委員話發展丨張晉:探索紅河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密碼”

在滇南中心城市大屯海污水處理廠調研

為深度了解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情況,他再次來到滇南中心城市大屯海污水處理廠。該污水處理廠是紅河州首個采用A2O處理工藝的污水處理廠。“這樣重要的民生工程,改善大屯海水環境,實作了生态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赢,項目建設是很有必要的。”張晉表示。

政協委員話發展丨張晉:探索紅河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密碼”

在滇南中心城市大屯海污水處理廠調研

“‘三海’治理,要系統規劃、控源和修複相結合。”張晉提出加大以“三海”公園理念引領保護修複“三海”生态系統,突出重點快速控源,加快城鄉污水管網工程建設,全面實施污水處理廠高标準建立和提标改造工程,采取“活水保質”方式快速解決“三海”水質水量問題等措施。

一項項專題調研、一次次專項視察,一遍遍民主監督。隻有真實反映群衆願望、真情關心群衆冷暖,協商結果才能開花結果、落地生根,紅河的山才能更綠、水才會更藍。提及下一步打算,張晉說,他将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争做“綠美紅河”的推動者、實踐者、參與者,為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紅河實踐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實作與時代共振,與群衆同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