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南闖北廣河人》系列報道五十二——馬小華:“普通人”也可逆襲成“王”

作者:廣河縣融媒體中心

電影《阿甘正傳》裡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作為從廣河土生土長走進高校任教的知識分子,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執着,完成了從農村娃到博士生的轉變,也實作了從小地方到大城市的逆襲,他就是甘肅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馬小華。本期《走南闖北廣河人》欄目,我們一起了解馬小華的求學奮鬥之路。

《走南闖北廣河人》系列報道五十二——馬小華:“普通人”也可逆襲成“王”

馬小華是三甲集鎮白莊頭村人,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父母就讓他就近入學,他們的願望簡單而又樸素,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學習知識,将來不要吃沒文化的虧。上學之後的馬小華在學習方面并沒有表現出異于常人的天賦,國小、國中階段的成績一直處于班裡的中上等水準。

《走南闖北廣河人》系列報道五十二——馬小華:“普通人”也可逆襲成“王”

甘肅政法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馬小華

我一直是覺得,國小就糊裡糊塗的上了,到了國中的時候,每次考試的就能夠排到全班的前六七這樣的一個位置。那個時候回家,從來不知道做作業或者再複習。

《走南闖北廣河人》系列報道五十二——馬小華:“普通人”也可逆襲成“王”

因為目标不明确,學習上也沒太用功,馬小華在中考的時候沒有如願考上中專。但這次大考之後,看着考上中專的同學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也意味着這些人未來可能會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時的馬小華才真正有了危機感。進入高中後,他不再是之前的狀态,學習上也有了目标和方向。

甘肅政法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馬小華

中學階段我有個習慣,對于喜歡的科目好好學習,對于不喜歡的科目不好好學,可能僅僅把學習當任務,沒有覺醒。然後進入高中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一下子覺醒了,就開始好好學習。特别是高一階段突然感覺自己能排到前幾名,對自己的鼓勵很大。聯考前出現了強迫症,聯考沒有發揮好,沒有考到理想的西北師大,考到了西北民大。

《走南闖北廣河人》系列報道五十二——馬小華:“普通人”也可逆襲成“王”

2001年進入西北民大後,馬小華并沒有因為考上大學而沾沾自喜,他發現同班同學中,他的聯考成績是排到後幾位的,這也讓他又有了危機感。從那之後,他便将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學習上。在過英語四級考試的時候,即便是考了四次才得以通過,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進入大四後,在家人的支援下,他計劃報考研究所學生,起早貪黑、廢寝忘食,全力以赴準備考試。

甘肅政法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馬小華

上大學是将知識内化的過程,很多學生認為大學學的用不上,是因為大學生學的知識是表面化的,研究所學生才是系統去學習。是以大四看到别人報考研究所學生,我就沒有告訴任何人,每天學習,堅持了三個月就考試了,成績出來後跑去西北師大看成績,考了374,得到了公費(讀研究所學生)的機會,基本是免費上的研究所學生。

《走南闖北廣河人》系列報道五十二——馬小華:“普通人”也可逆襲成“王”

讀研的幾年,馬小華依然勤奮努力,不但啃下了英語六級考試這塊硬骨頭,還連續發表了4篇科研論文,專業知識和理論水準也上了一個大台階。學習中他結識了一批非常優秀的同窗好友,這些人在學習中既讓他有了壓力,也給了他動力。更讓他慶幸的是遇到了許多學識淵博、品格高尚的老師。也正是受這些老師的影響,讓他讀完碩士研究所學生後又一鼓作氣,繼續考取了蘭州大學的博士研究所學生。

甘肅政法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馬小華

到了博士階段,真的是開了一個眼界。你會發現這裡面有去牛津做過通路學者的,或者是在某一個領域内享有盛譽的,或者是做出一些特殊貢獻的。同學也非常優秀。這種情況之下,我開始認認真真的學習。我在博士的第二年的時候就已經發表了4篇CSSCI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是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攻關項目)。快到博三的下半學期的時候,有些同學才開始準備他們的博士論文的時候,我的博士初稿已經出來了。

《走南闖北廣河人》系列報道五十二——馬小華:“普通人”也可逆襲成“王”

2011年博士畢業後,很多機構向馬小華抛來了橄榄枝,他可以進入公務員隊伍,也可以進入研究機構和外地知名高校任教,但他最終選擇了甘肅政法大學。

甘肅政法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馬小華

我最後還是想的去做高校老師,是以博士畢業之後就去了内蒙古大學,然後又去了甯夏醫科大學,也給廣東海洋大學這邊去投了履歷,最後又在蘭州這邊聯系了甘肅政法大學。這邊剛好建立了一個公共管理學院,當時剛成立一年,我說這個機會不錯。再覺得蘭州的話,離老家也比較近。

《走南闖北廣河人》系列報道五十二——馬小華:“普通人”也可逆襲成“王”

進入工作崗位的馬小華很敬業,剛入職的那幾年學院師資緊張,他就主動承擔教學任務。代課最多的一年,他作為副教授代了580多節課,同時也擔綱完成了許多不同級别的社科類科研任務。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即便是已經拿到了最高學曆,他也沒有放松學習,讓自己更加優秀一直是他的追求。

甘肅政法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馬小華

我覺得大學它本身就是一個知識分子聚集的地方,這樣的一個地方裡面,你可能接觸到優秀的人會比其它地方要更多一些。這種狀态之下,就想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接觸比你更優秀的人。

《走南闖北廣河人》系列報道五十二——馬小華:“普通人”也可逆襲成“王”

很多人生目标的實作,都是努力過後的“水到渠成”。馬小華看似“開挂”和“逆襲”的人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後凝結着自己無數的辛勞和汗水。正如他求學路上不斷深造,一路走高,一舉拿下最高學曆,難度可想而知。馬小華坦言,自己天資一般,大學之前的學習成績也不突出,自己最顯著的符号就是“普通”。但他身上天生有一股廣河人的質樸和勤勉,等到目标确定,奮起直追的時候,後發也能先至。

甘肅政法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馬小華

我給大家經常講的一個事兒就是“龜兔賽跑”,兔子就是跑得比烏龜快,烏龜永遠不可能跑得過兔子。但是從我自己的經曆來說,我覺得烏龜是可以跑赢兔子。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很多同學學習比你優秀,這些人就是兔子,我們比人家差很多,那我們就是烏龜。但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烏龜,并不會說一直是比别人慢,我們終有一天會把那些兔子一步一步的甩開,站到終點,跑赢這些兔子。是以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腳踏實地改變自己的同學來說,隻要你不停止,你就會有希望,隻要你永遠不要放棄堅持,勝利肯定是屬于你的。

《走南闖北廣河人》系列報道五十二——馬小華:“普通人”也可逆襲成“王”

從家鄉走出去二十餘年,馬小華感慨良多,勤學習、有魄力、能堅持,這幾個詞貫穿了他成功之路的始終。也正如他所說的那樣,過什麼樣的人生,都是自己決定的。隻要努力,任何時候都不算晚。看到别人的奮鬥故事很感動,那是因為他們的走過的路,我們正在經曆。

甘肅政法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馬小華

我一直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廣河人。我對青年要說的是,大家永遠不要畏手畏腳,勇敢的去闖,放手去搏,或者說背水一戰。永遠不要把失敗看作最大的敵人,失敗可能就是你成功的一個墊腳石,或者是推動你成功的一個契機。勇敢的面對失敗,然後克服這個失敗,然後闖出一片天地。

記者手記

馬小華一直在強調自己的“普通”,或許從他早期的成績和表現,很難想象他能取得現在的成就。“普通”其實是大多數人的狀态,但馬小華的經曆和成就告訴我們,隻要醒悟,隻要努力,普通人也能逆襲。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因素卻在于自己的選擇和努力,不是說“普通”了就必然“泯然衆人”,拼搏努力的“普通人”也有可能逆襲成“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