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效率為基石:一則「好貨推薦」的熱帖疊代史

作者:闌夕

文 | 闌夕

很多人對《基業長青》這本書的印象,還停留在聞名遐迩于商業領域的「造鐘師」概念上,作者吉姆·柯林斯認為古往今來的卓越公司所做的事,其本質都是成為行業裡獨一無二的「造鐘師」而非「報時者」。

「造鐘」固然是一個十分性感的修辭,但鐘樓想要拔地而起往往需要一個牢靠的基石,在吉姆·柯林斯看來,造鐘的先決條件——也是能使基業長青的基石——便是書裡花費大量筆墨所描述的「儲存核心,刺激進步」。

兩者的差別在于,「造鐘」是一種機制,是企業應該趨之若鹜的彼岸與目标,而「儲存核心,刺激進步」更像是一種驅動力,隻有後者變得可持續,前者才會成為可能。

《基業長青》出版于1994年,從時間刻度上看,日新月異的商業世界早已此時非彼時,也正是這三十年來那些卓越公司身上的特質都不太會出現例外,才使得吉姆·柯林斯的觀點随着時間推移愈顯珍貴。

也恰巧是在前幾天值得買科技集團的戰略釋出會上,我看到了這家稱不上大廠的公司,身上散發出了「儲存核心,刺激進步」的特質。

以效率為基石:一則「好貨推薦」的熱帖疊代史

· · ·

在公衆的視野裡,值得買科技本身的名氣,通常不太能比對得上它的曆史和産品:這家公司不僅創立于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初期的2010年,其主營産品「什麼值得買」擁有4000萬月活,是電商領域人氣頗高的應用。

至于「什麼值得買」的誕生初衷就更為樸素了,在BBS還風華正茂的時期,創始人隋國棟便基于自己對消費和對内容的興趣,建立了個人部落格,向網友推薦好品牌和好商品,同時也篩選出折扣優惠商品推送給使用者,這就形成了這款産品的前身。

隻是在各大電商平台之間的競争局勢尚且不算明朗的時候,導購類網站的能量注定有限,一方面行業前景存在着諸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導購這門生意在商業角度上天生不會給人留有太大的遐想空間。

但事實證明,能用來定義「什麼值得買」的關鍵詞,并非導購,更精确的,應當是内容。在衆多導購電商湧現的環境下,它獨樹一幟以好内容來進行推薦,而後,導購行業漸漸式微,什麼值得買卻異軍突起,甚至還在2019年IPO。所恃者,正是内容消費賽道崛起下,消費者對于内容的巨大需求。

從這時開始,「什麼值得買」在激烈的電商競争環境裡,充當着一個能使多方受益的出色中間人,這繩子的一端,連接配接的是不必再費盡心思考慮如何獲得曝光的商家,另一端則是苦于橫向對比平台、商家之間價格久矣的普通使用者。而這條繩子,正是平台精心打造标準的内容。

也就是說,值得買自始至終所建構的交易鍊條都是高度理想化的,因為理論上講,隻要商品擁有足夠高的成本效益與購買體驗,自然會有人分享購買連結和理由,形成商品上的集聚效應。

但想要實作這一模型并非易事,出身于數位論壇的「什麼值得買」,其實影響力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依靠口口相傳,行業裡的跟進者接踵而至,電商的業務形态也開始趨向多元,上到行業下至平台的諸多變化,讓環境開始變得嘈雜起來。

創始人隋國棟在前兩天的釋出會上說,值得買并非一家頻繁做戰略釋出的公司,因為如果一味追趕風口,而不能長期、持續地做一件事,它大概也不會是一個好的戰略。

誠然像他所說,公司上一次做出戰略調整的決策還是在2021年,電商産業整體格局都在不斷遭受内容的沖擊,而值得買選擇将深耕行業十餘年的經驗應用到更為寬泛的領域裡,以适應這番變局。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從公司到主營産品都确定了長期的追求,無論大小的更新疊代,歸根結底都指向了同一個目标,那就是「永無止境地提升B端和C端之間的連接配接效率」。

自始至終,值得買科技想講的都是關于效率的故事,原因也很簡單,當電商的連接配接場域被一再拓展,消費者身處眼花缭亂的商品、内容乃至平台裡,看上去像是有了更多選擇,但背後卻是篩選成本的急劇攀升。

于是便有了隋國棟口中「一切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效率問題」的觀點,說穿了,什麼值得買所瞄準的不是某個模式,而是消費市場過往對于比對效率最原始、卻也最難以實作的訴求。

至此,值得買科技也完成了「儲存核心,刺激進步」的前半部分。

· · ·

雖然值得買科技不會頻繁地做出戰略上的調整,但這并不代表它對風口沒有感覺,恰恰相反的是,公司包括隋國棟在内的相當一部分元老都是技術出身,即便規模自當初的數十人已經成長為數千人,但對技術卻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高度敏感。

值得買科技最新的戰略釋出會意圖很明顯,那就是讓AIGC成為未來解題公司業務乃至整個消費内容賽道的鑰匙。

以效率為基石:一則「好貨推薦」的熱帖疊代史

表面上看,在剛經曆了「百模大戰」的2023年選擇入局,難免會讓人覺得是在追逐風口。

隻是與其他領域不同的是,AIGC之于值得買不是附加屬性的催化劑,而是一份本應具備的「原生能力」。因為,AI在内容了解和内容創作中的助力,與堅持「好内容」的平台,高度契合。

未來AIGC不會是産品裡某個可有可無的入口,而是業務整體都應該建立在這項新興技術的架構之上。換句話說,值得買科技所押注的并不是網際網路産業的大熱風口,而是最能為「效率」解題的技術方案。

比如在戰略釋出會上首度亮相的AI産品矩陣,就很好地诠釋了值得買未來戰略版圖的拓展方向:以自研的值得買消費大模型為首;分别囊括了4.5億條商品資訊和70億條消費内容的資料庫;建立在大模型之上,分别負責内容了解、生成、排程的引擎架構;以及最終展現在産品終端,直接提升比對效率的四類應用。

以效率為基石:一則「好貨推薦」的熱帖疊代史

在關于AIGC的構想裡,值得買科技核心産品的疊代版本「什麼值得買GEN2」除了從根本上解決連接配接效率問題外,還将基于使用者的興趣,通過AIGC收集-了解-生成-分發的鍊條建立起高度個性化的内容生态。

也就是說,AI之于值得買科技的意義絕不隻在降本增效,而是從根本上颠覆消費内容的營運邏輯,利用技術的驅動,抹平消費内容過剩帶來的篩選成本。

更重要的是,這一切做法都未曾偏離企業的核心目标,無論是AIGC的應用還是産品層面的變革,它們都是為了要把比對效率的企業核心講穿、講透。

這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值得買科技的構思,一方面依托于它深耕産業多年在資料和經驗層面的積累,另一方面,則建立在戰略目标上的始終如一,在電商領域發展的各個階段,行業風向産生過很多變化,當局内人都在焦急地尋求增長上限時,隻有值得買願意耐住性子将提升連接配接效率這件事做下來。

商業世界就是這樣,愈是看上去定局已成,就愈發容易滋生出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巨大需求,而事實證明,講求效率這些人類經濟文明裡最基本的訴求,永遠都不會過時。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 · ·

這家公司對于效率的追求,在一段時間裡,都可能是行業裡一個特殊例子。但特殊性不在别處,隻在于專注。

因為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裡,即便知道世界上的道路有幾多,即便知道通用方法論是做加法,也還是決定輕裝上陣,目标明确,步履堅定。也正是在這份專注裡,那些自我疊代的要求,才愈發彰顯出了意義。

就像如今網際網路公司都在提倡「做難而正确的事」,很多時候事情本身不難,難的是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