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淞滬會戰之四行倉庫保衛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為

作者:史鑒人心

“七七事變”後,日本陸相杉山元向裕仁保證:隻要全面戰争一打響,三個月内就能滅掉中國。然而,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一個營的戰士,與日寇激戰四日四夜,将他們死死抵擋在倉庫之外。他們用生命和鮮血給狂妄的小鬼子們上了生動一課:中國人,是絕不會屈服的,也絕不會滅亡的!

淞滬會戰之四行倉庫保衛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為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全面爆發。至同年10月末,短短數月内,中國方面已動員了多達78個師的力量奔赴上海戰場,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在這場激烈的交鋒中,日軍在上海方向的傷亡人數高達4萬人,而中國軍隊的傷亡數字更是觸目驚心,達到了20萬人之衆。

由于大片陣地相繼失守,為了避免被敵人圍殲、全軍覆滅的悲慘命運,中國軍隊不得不采取“易地”決戰的政策,以尋求新的戰機。

此時,九國公約會議即将召開,這對中國是一個機會。為了在這個關鍵時刻争取到西方盟國的支援和援助,蔣介石深知上海陣地的堅守至關重要。是以,在會議開始前,他必須確定上海不會落入敵人之手,以此來展示中國的堅定立場和頑強抵抗的決心。

淞滬會戰之四行倉庫保衛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為

在蔣介石下達了堅守上海的嚴令後,524團的副團長謝晉元與營長楊瑞符,奉孫元良将軍之命,迅速趕赴第88師的指揮中心——四行倉庫。在這裡,他們接過了守衛上海最後一道防線的艱巨任務,被委以“死守上海”的重任。

為了迷惑和震懾日軍,同時確定我軍士氣高昂,這個實際上隻有423人的營隊,在楊瑞符營長的帶領下,毅然對外宣稱自己擁有“八百壯士”。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是中國人,要有中國人的志氣。現在我們四面被日軍包圍,這個倉庫就是我們的根據地,也可能是我們的墳墓,隻要我們還有一個人,就要同敵人拼到底。”

在副團長謝晉元的堅定帶領下,四行倉庫的守軍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與決心,連續成功地擊退了敵人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勢。盡管守備力量在數量上處于劣勢,但是,當面對日軍的坦克沖鋒時,這些英勇的守軍戰士卻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勇氣和犧牲精神。他們毫不猶豫地腰捆手榴彈,從高樓視窗一躍而下,選擇與敵方坦克同歸于盡。每一次爆炸的巨響,都意味着一個勇敢生命的消逝,這種無畏的犧牲讓隔岸的百姓深感震撼,無不為之動容。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為啊。

淞滬會戰之四行倉庫保衛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為

經過四日夜的激烈戰鬥,一營孤軍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堅守到了最後,他們奮力擊退了日軍的六次圍攻,共擊斃日軍200餘人,傷者難以計數,并成功摧毀了日軍兩輛戰車。在這場艱苦的戰鬥中,一營孤軍僅有37人傷亡,而營長楊瑞符少校不幸被彈穿左胸,身負重傷。

四行倉庫保衛戰不僅在客觀上暫時阻擋了日軍全面占領上海的步伐,而且因為上海租界的存在,這場戰鬥的影響被進一步擴大。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軍隊堅定不移的抗戰決心,赢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同情與認可。

在此,我們向那些英勇無畏、流血犧牲的英雄們緻以最崇高的敬意!他們的英勇事迹将永載史冊,激勵後人不斷前行。

參考資料:

跟随“八百壯士”的腳步,追溯當年的熱血沸騰(二)

“八百壯士”孤軍奮戰守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