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歌手李娜:19歲出名34歲時出家,老母親心痛流淚,現在老人怎樣了

作者:波雪文學社

面對獨生女兒李娜毅然出家為尼的艱難決定,她的母親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淚流滿面。身為一位獨立承擔養育兩位女兒重任的單身母親,她始終期待子女能夠享有平凡家庭裡的安逸生活,而非選擇那條普通人難以了解的修行之路。

回望過去的處境,母親心中的酸楚仿佛曆曆在目,那些曾經的點滴過往猶如電影畫面般在心頭湧動。丈夫的早逝,使得她不得不勇敢地挑起重擔,獨自撫養兩位女兒。那段艱辛的歲月,生活困頓不堪,承受外人們的白眼與嘲笑,似乎已是家常便飯。

歌手李娜:19歲出名34歲時出家,老母親心痛流淚,現在老人怎樣了

然而,她從未放棄,始終咬牙堅持,用勤勞的雙手換來女兒們的溫飽,堅決不讓自己的脆弱影響到孩子們的成長。

李娜自幼天賦異禀,13歲那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戲曲學校表演班,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豫劇生涯。

母親未曾預料到,盡管李娜的嗓音條件并非出類拔萃,但憑借着超乎常人的專注力和鑽研精神,曆經多年的辛勤付出,她終于在同齡人中嶄露頭角,赢得了“金嗓子”的美譽。

母親為女兒感到驕傲,同時也真心期盼她能就此安定下來,過上平凡人的生活。

然而,命運卻開了一個玩笑。19歲的李娜在大型豫劇《百歲挂帥》中的出色表現一舉成名,此後更是在個人演唱會、影視劇插曲等領域取得了無數榮譽,事業蒸蒸日上。

母親原本以為女兒終于可以憑借音樂事業安享晚年,卻未曾料到她竟然會做出如此令人震驚的決定。

歌手李娜:19歲出名34歲時出家,老母親心痛流淚,現在老人怎樣了

1997年,34歲的李娜毅然決定皈依佛門,出家為尼,法号“昌聖”。當她親自向母親宣布這個重大決定時,母親猶如遭受晴天霹靂,淚如雨下。

看着女兒事業有成、家庭富裕,為何還要舍棄這一切,踏上那充滿艱辛的修行之路呢?母親心痛難忍,千言萬語隻能化作心頭的一聲無奈歎息。

在母親的眼中,女兒李娜已經站到了人生的頂峰。1997年,34歲的她以“昌聖”法号剃度出家,這個消息無疑如同一記重錘,讓母親無法接受。

實際上,即使在職業生涯的巅峰時期,李娜那顆充滿挑戰的内心依然難以平靜。這位著名的音樂巨星為超過160部電影和電視劇配唱主題曲,演繹了無數深入人心的經典歌曲,影響力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她一度處于超負荷的工作壓力與巨大的身心負擔之下。

歌手李娜:19歲出名34歲時出家,老母親心痛流淚,現在老人怎樣了

李娜常常被長時間的情緒低迷和失眠所困擾,由于頻繁出現的身體不适,她不得不在醫院之間奔波。令人驚訝的是,她輝煌的事業成就竟然反過來束縛了她那顆敏感而脆弱的心。曾經賦予她生命力量的音樂,如今卻變成了一把無形的枷鎖,使她深陷于無盡的工作漩渦之中。

更為不幸的是,盡管李娜在公衆面前享有盛譽,但她的私人生活卻鮮為人知。為了追求更高的歌唱技藝,她甚至可以一個星期足不出戶,朋友寥寥無幾。她經常獨自一人蜷縮在家中的角落裡,對着鏡子反複練習發聲,有時也會忍不住流下眼淚。這一切都源于她對事業的極度投入,以及為此付出的巨大犧牲。

更加令人痛心的是,李娜的情感生活同樣陷入了困境。一段持續了整整兩年的戀情,最終因雙方的沖突沖突而宣告結束。回想起母親當初對她期望盡快成家立業的殷切期盼,如今看來,她似乎注定要錯過普通人家庭的那種簡單而溫馨的幸福。

李娜對工作的執着追求,已經遠遠超越了母親的想象範圍。當她的事業如日中天,名聲大噪之時,她卻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出家修行,去尋找内心深處的甯靜與安甯。

歌手李娜:19歲出名34歲時出家,老母親心痛流淚,現在老人怎樣了

她首先來到了湖南省張家界市的天門山,在那裡的一座古老寺廟——天門寺開始了她的修行之旅。那裡的淳樸民風和壯觀的自然景觀,幫助她漸漸放下了心中的重擔,平息了内心的焦慮與不安。在天門山的這段日子裡,李娜親手搭建了一間名為“李娜小屋”的住所,與外界完全隔離,過上了與世無争的甯靜生活。

然而,單純的修身養性顯然無法滿足李娜對更高禅境的追求!她毅然告别了魂牽夢繞的天門山,揮别了傾注無限心血的"李娜小屋",毫無保留地捐贈給了當地景區管理處。随後,她披荊斬棘,來到了曆史悠久的山西省五台山,下定決心在此千年古刹剃度出家,正式踏上修行之旅。

此番決定一經媒體披露,立即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無數李娜的忠實粉絲紛紛湧向五台山,有的高聲呼喚她的名字,有的為她的出家之舉淚如雨下,還有的隻是渴望能夠與她留下珍貴的合影。然而,這一切都使得李娜原本期待的甯靜生活再度陷入混亂。

為了徹底擺脫塵世喧嚣,李娜不得不再度背井離鄉,遠赴美國洛杉矶的一座佛門道觀,最終在那裡安頓下來,開始了她的修行生活。當母親得知女兒出家修行的消息時,内心痛苦不堪。她曾試圖飛往美國,勸說李娜放棄這個決定,但面對女兒堅定的信仰,她隻能無奈地接受現實。

歌手李娜:19歲出名34歲時出家,老母親心痛流淚,現在老人怎樣了

母親悲痛欲絕,淚水漣漣,深感女兒正值事業巅峰之際,放棄一切實在令人惋惜不已。實際上,自幼喪父的李娜,對音樂似乎有着與生俱來的親近和熱愛。正是由于家庭貧困,音樂才成為了照亮她灰暗生活的一束光芒,賦予她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母親是一位堅強勇敢的女性,盡管生活的重負讓她喘不過氣來,但她始終全心全意地支援女兒追尋音樂夢想。1976年,年僅13歲的李娜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河南戲曲學校表演班,從此開啟了她的藝術人生。

起初,母親心中充滿擔憂,但看到女兒勤奮努力的模樣,她也感到無比欣慰。果然不出所料,盡管嗓音并不出色,但憑借着近乎執行者般的專注精神,李娜迅速嶄露頭角,赢得了"金嗓子"的美譽。

畢業之後,李娜選擇留在學校的實驗劇團,并在衆多經典作品中一鳴驚人,更榮獲"河南省第一屆青年演員調演一等獎"的殊榮。

歌手李娜:19歲出名34歲時出家,老母親心痛流淚,現在老人怎樣了

這對于一位出身貧寒的女孩而言,無疑是至高無上的榮譽與激勵!母親既為女兒的驕人成績感到無比驕傲,同時也不禁為她未來的前途與發展深感憂慮。畢竟,靠表演藝術謀生的路途充滿艱辛與不穩定性,很難支撐起全家的安居樂業。她殷切期盼女兒能夠過上平穩安定的生活,過上普通人家那樣的幸福時光。

然而,李娜絕非安于平凡之人。她熱切地渴望在更廣闊的天地展示自己的才華,最終實作自己癡迷音樂的夢想。母親内心湧動着種種沖突,一邊希望女兒能安享甯靜,一邊又擔心她會是以停滞不前,錯失人生的寶貴機遇。

1986年,李娜被調入河南省歌舞團,從此正式踏上了追求音樂夢想的征程。盡管當時的月薪僅有微薄的幾十元,但她依然堅守勤儉節約的生活原則,将大部分收入寄回故鄉,以供養母親和妹妹的日常開銷。

對于一個出身貧寒的家庭來說,李娜如今所取得的成就實屬來之不易。然而,她并未是以而滿足,反而在20世紀80年代百花争豔的音樂浪潮中,更加堅定了自己在這片嶄新領域大顯身手的決心,期待在這片浩渺的海洋中自由翺翔。

歌手李娜:19歲出名34歲時出家,老母親心痛流淚,現在老人怎樣了

1988年,李娜毅然決定離開河南,投奔享有“音樂之都”盛名的深圳,希望在那裡汲取更為豐富的音樂滋養。在藝術學校專心緻志地研習聲樂技巧,同時通過勤工儉學維持基本生活,李娜開始了一段漫長且艱辛的追夢之旅。

初到深圳時,這位來自家鄉小鎮的女孩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音樂造詣也并不突出。李娜曾遭遇無數冷嘲熱諷和打擊,但她從未喪失信心,始終懷揣着夢想,勤奮努力地學習,耐心等待屬于自己的機會來臨。

終于,在1988年全國“如意杯”歌手大賽上,李娜曆經數輪激烈角逐,成功摘得通俗組桂冠。随後,導演組也慧眼獨具,邀請她為熱播電視劇《籬笆·女人·狗》演唱插曲《苦籬笆》。

李娜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和深入人心的表現力,完美地诠釋了中國農村婦女的悲慘命運,赢得了廣大觀衆的熱烈掌聲和高度評價。

歌手李娜:19歲出名34歲時出家,老母親心痛流淚,現在老人怎樣了

在1990年的輝煌時刻,李娜以其非凡的音樂才華,成功榮獲"第二屆全國影視十佳歌手"的至高無上殊榮!同年,央視大型電視劇《渴望》更是向她發出邀請,委托她演唱該劇的片頭曲——《好人一生平安》,這首歌與著名歌手毛阿敏的代表作《渴望》一同,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經典之作,傳頌至今。

自此以後,李娜的名字如雷貫耳,聲名大噪。在随後的數年間,她為無數影視劇傾情獻唱,其音樂風格涵蓋廣泛,作品深受廣大聽衆喜愛。她已然成為家喻戶曉的一線巨星,個人演唱會場場爆滿,各類榮譽和豐厚收入亦是源源不斷地湧入。

然而,在事業達到巅峰之際,李娜卻開始面臨全新的人生挑戰。身心狀況每況愈下,感情生活遭遇重大挫折,對于娛樂圈的生活方式也産生了深深的厭倦。

她開始質疑,自己是否一直在追逐那些錯誤的東西?當夢想終于實作時,她卻依然無法找到内心深處的那份平靜與安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