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當“反面教材”的孩子送父親一輛車,成長的道路離不開了解與尊重

被當“反面教材”的孩子送父親一輛車,成長的道路離不開了解與尊重

極目新聞

2024-05-14 13:52釋出于湖北楚天都市報官方賬号

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近日,江蘇連雲港05年男孩李潇用視訊記錄了自己為父親買車的過程,引發網友點贊。李潇介紹,多年前,因發現自己在電子競技上極具天賦,中考成績不如意的他畢業後成為一名遊戲代練員,2022年轉型做起了電商。近日,他用自己的積蓄,花8萬元為父親買了一輛二手的小轎車。(據5月13日極目新聞)

據報道,李潇從小就對電子競技有着極強的天賦,并利用課餘時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0年6月,李潇國中畢業,那時他已經可以靠代練養活自己,“我中考成績并不理想,我當時想,與其在不熱愛的事情上渾渾噩噩,不如在自己擅長的方向上努力,于是我和父親提出想做一名全職電競行業選手。”

李潇在電子競技領域取得了成功,2021年,他在一項手遊比賽中取得了全國第一的好成績,吸引了30多萬粉絲,同時也讓他的代練客戶量迅速增加。回過頭來一看,在他成長的道路上,父親給了他了解與支援,是以他心存感激,送給父親一輛車表示心意。

被當“反面教材”的孩子送父親一輛車,成長的道路離不開了解與尊重

男孩送給父親一輛車(圖源:潇湘晨報)

一般人對電子競技不會了解,如果發現孩子玩遊戲,家長通常都會幹涉。李潇的父親同樣不了解遊戲,但他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僅沒有說孩子叛逆,也沒有去試圖改變孩子,認為孩子有自己的追求是好事,還給孩子送了一部當時配置最高的手機。在外人的眼裡,孩子因為打遊戲成了“反面教材”,支援孩子打遊戲的父親也同樣被視作“反面教材”,讓父子倆都面臨着很多壓力。

熱愛電競究竟好不好,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估計難有統一的答案。對電競的不同看法,也說明人生的道路沒有固定答案,不是隻有哪條路可以走。生活原本是豐富多彩的,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電競行業同樣如此。如果有人喜歡這行,還能在這個行業裡表現優秀,以此服務于社會,投身這個行業也不能說就是沒有前途。

被當“反面教材”的孩子送父親一輛車,成長的道路離不開了解與尊重

孩子父親的舊車被換下來了(圖源:潇湘晨報)

被當反面教材的男孩送父親一輛車,這是他在電競上取得了成功,以此感謝父親的支援。但這也隻是他的成功,并不表明其他孩子也可以選擇電競并複制同樣的成功。這是兩碼事,每個孩子的情況是不同的,教育也講一個因材施教。這個例子隻是表明,人生是有很多可能性的,一些看起來不同尋常的選擇未必就是錯的,既然人生是不被定義的,适合孩子的,孩子自己喜歡的,也許同樣是可以的,未必非要按家長或周圍人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未來。

李潇說,父親從小教育他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我的姐姐很熱愛學習,一定要在學業上取得成就,而我熱愛電競,一定要在遊戲賽事裡争取名次,我們都很努力,隻是在不同方向而已。”這個道理應該是沒錯的,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學霸,成績不理想的也不等于就是“學渣”,總會有其他喜歡并能表現優秀的項目,在各自的領域去力争上遊,并且樂在其中,能讓自己過得快樂,也能讓其他過得快樂,就無可厚非。

人生的賽道也有多條,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就是這個意思。對孩子而言,成長的道路離不開了解與包容。學會欣賞孩子,了解孩子,懂得孩子,尊重孩子,這個總是有必要的。

(來源:極目新聞)

檢視原圖 131K

  • 被當“反面教材”的孩子送父親一輛車,成長的道路離不開了解與尊重
  • 被當“反面教材”的孩子送父親一輛車,成長的道路離不開了解與尊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