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飛往比鄰星要7200年,探索銀河系要1.7億年,星際旅行無法實作?

作者:心

導語

當地球上的人們逐漸習慣火箭起飛的天文現象之後,星際旅行也随之成為人們最大膽的想象。

科幻作家們也将這種想象力變成影視作品,蟲洞、超光速、星際艦隊都成為影視世界裡的常見元素。

而在《三體》中則将這種夢想變成了真實的現實,人類穿越蟲洞與異星文明展開交流,人類也因為生存環境的惡化而尋找新的家園,而在這種背境下以蟲洞為載體的星際旅行也成為現實。

一、蟲洞。

在《三體》中,蟲洞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将人類帶到距離地球40光年的比鄰星附近,進而尋找新的家園。

但在現實中,如果要實作這種星際穿越,找到一個蟲洞就實作了星際旅行的未來,無需每次出行用幾光年的時間。

但目前,蟲洞仍然沒有被發現,甚至隻是一個理論的提法。

蟲洞被人們說成是在時空中形成的一個裂縫,将兩個不同的區域直接連接配接在了一起,進而實作了瞬間穿越,是一種天文奇觀。

蟲洞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通過數學計算得到的結果,但這種結果是在兩個假設的前提下所得出的:

一是蟲洞的一端随着時間流逝,另一端會随之向前或向後移動,即蟲洞是可以移動的;

還有就是蟲洞的兩端之間可以形成超光速的通信。

飛往比鄰星要7200年,探索銀河系要1.7億年,星際旅行無法實作?

但這兩種假設都是現在不可能實作的,是以蟲洞現在也就是一個理論上的存在,人們并沒有實際發現過。

但蟲洞無疑是人類最希望找到的宇宙現象之一,隻是蟲洞在星際旅行中隻有作為載體的作用,人類進入蟲洞才能走向星際旅行。

是以即使找到比鄰星蟲洞,也隻是開始了星際旅行的第一步。

飛往比鄰星要7200年,探索銀河系要1.7億年,星際旅行無法實作?

二、目前最快的宇航速度。

那麼目前人類的最快宇航速度能到達蟲洞嗎?

人類到目前為止能夠達到最快的宇航速度是由化學動力和引力彈弓提供的。

其中化學動力是火箭和許多航天器使用的推進方式,在目前太陽系内最快的航天器為美國的帕克号。

帕克号是為了深入探測太陽的特性,最後經過人們長時間的研究設計,改造完成第一飛,是目前太陽系内的最快航天器。

它是在2018年8月12日發射升空的,當時它就處于超出地球軌道的位置,要進行35次行星引力加速,才能到達離太陽最近的地點。

飛往比鄰星要7200年,探索銀河系要1.7億年,星際旅行無法實作?

然後它将繞太陽邊緣飛行,以期在環繞太陽的軌道上不斷飛行,進而能夠将它的速度增長為超過600公裡每秒。

帕克号飛行速度的最終目标是來到距離太陽表面不到4萬公裡的位置,進而能夠更為詳細地觀測太陽的環境和實體特性,以期更加了解太陽。

飛往比鄰星要7200年,探索銀河系要1.7億年,星際旅行無法實作?

那麼帕克号的飛行速度又相當多快?

它相當于光速的2萬分之一,從地球到月球用一秒的時間,而帕克号用1分鐘就能到達。

當然,帕克号是美國研制的,而其他國家同樣也有着自己的飛船,雖然速度和帕克号相比,有些弱勢,但是也能夠在太陽系中穿梭。

飛往比鄰星要7200年,探索銀河系要1.7億年,星際旅行無法實作?

然後除了化學動力推進,還有一種被提出來的推進方式叫做引力彈弓。

其實引力彈弓一直以來都在人們視野中,也是人們探索太陽系的重要手段之一,人類目前發射的多艘宇航器都是經曆過引力彈弓加速的。

飛往比鄰星要7200年,探索銀河系要1.7億年,星際旅行無法實作?

引力彈弓的原理很簡單:就是讓宇航器在飛掠行星或者行星環的過程中,受到引力的作用,使它加速。

如果是被一個行星引力彈弓,那麼它能夠減慢行進速度,如果是被一個行星環引力彈弓,那麼它則能夠加快行進速度。

是以引力彈弓也在受到研究,人們希望它能夠成為太空探索和星際旅行中的重要推進方式。

但即使是化學動力和引力彈弓達到最快的速度,帕克号的飛行速度,也需要數百代人接力才能到達比鄰星。

飛往比鄰星要7200年,探索銀河系要1.7億年,星際旅行無法實作?

三、星際旅行。

人類在離開地球進入太空之後,真正的星際旅行對于目前的人類來說,幾乎就是不可想象的。

人類到目前為止能夠抵達的最遠的地方就是月球,這是人類進入太空以來第一次踏上的星球。

之後也有人類飛出太陽系,直接飛向宇宙中的深處,但都是通過長時間的引力彈弓等方式,人類艦船才能飛向未知的深處。

而比鄰星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距離地球實際有4.24光年。

這實際意味着,如果宇航員搭乘目前的艦船飛向比鄰星,隻能在15萬年後到達這顆恒星,這與宇宙的形成也不是一個量級的。

是以想要實作星際穿越,需要更快的宇航速度和推進技術。

四、探索銀河系。

銀河系是人類所屬的星系,也是人類生長的空間。

比鄰星是銀河系中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人類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比鄰星下有适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是以更無法确定其它的星系是否有着适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銀河系有着4000億顆恒星,如果每個恒星下都有着行星系統,那麼在這4000億顆恒星就會有着一些允許人類居住的星球。

人類尋找新的家園,就意味着要尋找自然界中完全适合地球生命的星球,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就算找到了那顆星球,人類又如何能夠飛到它的面前,在目前的宇航速度下,人類要探索整個銀河系,需要1.7億年,這個時間遠超人類的曆史。

并且銀河系直徑有10萬光年,這其中有着無數的星球和太陽,人類是沒有辦法将它們都一個個探索完的。

是以人類才會想到一種名為馮·諾伊曼探測器的星際探索機器,這是一種為了不讓人類艦船飛向未知遠處而被制造出來的探測器。

飛往比鄰星要7200年,探索銀河系要1.7億年,星際旅行無法實作?

馮·諾伊曼探測器是一種自我複制的航天器,它可以在到達目的地後,不斷地複制自己,然後繼續飛向更遠的地方。

這樣隻需要數十萬年的時間,馮·諾伊曼探測器就能将整個銀河系探索完成。

人類可以通過它探索更深處的未知,而馮·諾伊曼探測器也是人類在目前智慧水準極限下,能夠制造出來的最先進的探測技術。

但是即使探測器仍然無法解決一方面的問題,那就是費米悖論,它認為宇宙中至今還沒有出現智慧文明的原因是什麼。

一是宇宙中的智慧文明太過于遠了,人類根本無法找見它們,二是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智慧生命。

飛往比鄰星要7200年,探索銀河系要1.7億年,星際旅行無法實作?

人類對于宇宙中是否存在智慧生命,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定論,人們也從來沒有發現過宇宙中的智慧文明活動。

但是有的假說認為,智慧生命活動可能會伴随着星際沖突的出現,星際沖突将造成宇宙中智慧生命的毀滅。

這也是費米悖論中第一個解釋,那就是智慧命的距離太遠,因為星際沖突或其它的原因,智慧生命會消失在宇宙中。

如果有這樣的理論存在,那麼人類到處尋找智慧生命的蹤迹,最終會落到人類頭上,給人類造成巨大傷害。

五、星際旅行的存在。

人類對星際旅行的渴望是永恒的,它将激勵人們不斷的前行,尋找新的推進技術,然後将這些技術完善,最終使它變得更适合人類的使用。

當人們在焦灼于現實中的困境時,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安慰,那就是雖然星際旅行目前看來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這并不意味着人類的探索就到此為止。

隻要是人類還在前行,那麼在人類智慧的助力下,一定會找到方法,突破現有的限制。

結語

星際旅行,我們真的能到達那遙遠的星辰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星辰又是如何構成的呢?

但是即使宇航速度再快,這一切也并非一蹴而就,是以星際旅行隻能是人類探索未知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