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作者:代号鏽西瓜

對于末代皇帝溥儀的親眷,世人向來懷有無比的好奇心。畢竟,從紫禁城的珠寶箫箍到街頭擺攤,這跌宕劇變的命運讓人啧啧稱奇。而在這些親眷中,溥儀的親妹妹韫穎無疑最為引人注目。作為載沣敦親王最寵愛的公主,她曾過着被奉若神明的生活,如今卻不得不靠擺地攤維生。傳聞當年馬未都手持一件極品官窯到她攤前,想讓她欣賞一番,豈料這位"末代格格"連正眼都沒瞧上一眼,高傲的神情讓人瞠目結舌。這位擺攤的公主到底經曆了怎樣的際遇,竟對往昔奢華如此了無留戀?她對那一件官窯的淡然又隐藏着怎樣的故事?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一、敦親王府中的嬌生慣養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清朝康熙年間,皇家權臣載沣出任直隸總督時,迎娶了多名美姿絕倫的妃嫔。這其中便包括韫穎的生母,一位出身寒門的美人兒。1907年,這位妃嫔為載沣誕下一女,取名韫穎。自出生之日起,這個寶貝格格便受盡了載沣的疼愛,備受寵眷。

敦親王府中佳麗無數,可韫穎仍是載沣獨摯寵愛的那一個。她自小便有無數的丫鬟婆子伺候,錦衣玉食,從未沾染過一絲勞苦。載沣更是屢次在女眷中撥冗,親自照料這位心愛的格格。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韫穎自小便嬌縱慣了,别的格格丫頭們還要識字讀書作詩,她卻從未被要求學過半點兒。她隻是載沣的寶貝女兒,日日被寵着傍着,從不勞心勞力。

直到溥儀被慈禧欽定為繼承人時,韫穎已是個小姑娘了。作為末代皇帝的親妹,她再次獲得了别人無法企及的特殊地位。紫禁城中上上下下,無不對她彬彬有禮,奉若雲宵。更有皇親國戚的美譽加身,可謂是萬人之上的寵娃。而她雖身居高位,仍是個未經世面的小公主,對這一聲名地位,了無半點兒領會。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二、滿洲國時期的風光無限

1931年9月18日,這一天将永遠銘刻在韫穎的記憶中。當時溥儀奉命在長春被日本扶持重新複辟,韫穎亦随同哥哥一同前往東北。随着溥儀在旗人擺雷臨時政府的支援下,在長春被日本人戴上了"執政"的帽子,身為溥儀唯一健在的親妹,韫穎地位驟然水漲船高。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東北已淪為日本的椎大mainland,溥儀雖名為執政,卻隻是日本人的一枚紙馬戲子。但在漢人和旗人眼中,作為"皇親國戚",韫穎仍是極少數享有特權的存在。在滿洲國新京皇宮内,她依然擁有一大批丫環禁衛侍從,日常吃穿用度、出行順從,全然無虞。

每當外出,韫穎總要乘坐鑲金雕漆大轎,伴有二十四名梆子手前呼後擁,不知多少平民百姓見者無不伛俗,感歎這皇家風範。蓄發高髻、層層疊罩,每出一次行,總要耗費萬餘兩銀錢的奢華從從。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韫穎初到長春時已及門而好合花季,不久便由日本人為她高薪聘請長白山人做夫。這位丈夫性格溫雅,亦屬望族,門當戶對,不愧"格格"的雄偉家世。婚後,韫穎更是被溥儀寵愛有加,任憑揮霍,上至衣食住行,下至飾奁騷盆,無一不量入為出。

就在韫穎榮華富貴之時,滿蒙地區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遊擊隊也日漸壯大。他們時常騷擾侵略者,不惜與日軍硬撼。1945年蘇聯參戰後,更是将日軍徹底肅清出東北。然而,當年日人寵愛的"皇親國戚"又将何去何從?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三、生活巨變,被迫擺地攤謀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對于韫穎來說,這一天也标志着她高高在上的生活徹底破碎。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東北重新光複後,溥儀被押解回京西,接受國民政府的審查。而韫穎及其丈夫作為溥儀的親信,命運也岌岌可危。丈夫很快被扣押,不知去向。作為"漢奸"餘孽,韫穎一家也遭到了殘酷的打擊報複。從昔日的寵臣,一夕之間淪為階下囚。

滿洲國土崩瓦解,宮廷大臣們四散奔逃。韫穎曾在新京皇宮中受盡榮寵,如今隻能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就連身上的衣衫首飾,也盡數被沒收充公。一度被人奉若神明的她,如今身無長物,隻剩下一口氣兒。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從滿洲國時期被簇擁着乘坐大轎,到如今隻能步行在陌生的街頭,這轉變實在太過駭人。沒了丈夫,沒了家産,韫穎一度目光呆滞,失魂落魄。若非有當年留在北京的一些舊部替她打點,隻怕就要流落街頭了。

就這樣,韫穎被安排暫且居住在北京一處偏僻的院落裡。起初,她還靠着來自舊部和慷慨親友們的資助渡日。但這些赒濟終歸是有限的,很快就将見底。一個人在陌生的北京城,靠什麼來養活自己?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大約在1948年的某一天,當她剛剛用剩餘銀錢換了些家底的時候,院子裡忽然傳來一陣吆喝聲。韫穎循聲望去,隻見街坊鄰舍們三五成群,正在擺地攤趕集子。頓時,她燃起了一線生機......

四、皇家風範揮之不去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自那之後,擺地攤便成了韫穎維生的主要手段。她将院落裡那些珍藏的古玩字畫一件件拿出來,陳列在攤位上出售。起初隻是想借此度日,卻沒想到生意竟然意外紅火。

街坊們起先隻是好奇心起,紛紛上前瞧一瞧這位曾經的"格格"如今居然也要靠擺攤維生。但當他們看到攤位上琳琅滿目的寶貝時,無不驚歎不已。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那些失去主人的陶瓷器皿,油然而生幾百年的歲月痕迹,每一件都透着一股沉郁貴氣。更有宮廷物件,如金沙玻璃杯、雕漆寶盒等,更是引人注目。不少人趨之若鹜,對這些"궩아문화遺産"富有濃厚興趣。

盡管穿着樸素,但韫穎仍是昂首挺胸,挺直腰杆,擺着王朝風範。即便攤主與客人寒暄,她亦像從前一樣報以高傲冷淡的神色。别人都叫她"格格",但她偏偏要自己的攤位牌匾改作"公主閣"三個大字,金漆閃閃生輝。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有時攤位旁觀者太多,甚至影響了别人的正常經營,她便橫眉冷對,冷着臉斥責要他們"别擋老娘的馬路"。富人買家有意讨價還價,她便直截了當回絕,硬是比别人開價高一二倍。向往自由生活固然是她的願望,但對金錢珍寶,她卻還是那般了無興趣。

有一回,著名藏家馬未都路過此地,無意中瞥見韫穎攤頭上一件青花官窯瓶,難掩心中興奮。這位鑒賞家一眼就看出,那是一件頂級的傳世之作。他上前請教其價,竟聽韫穎報了一個驚人的高價。馬未都誠懇地解釋這件瓷器的真實價值,更拿出另一件自家極品官窯與之比鄰,以期讓她認識到眼前的馀香。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然而,韫穎對這等"藝俗"之物視而不見,冷冷地擡眼瞥了馬未都一眼,便恢複了賣東西的吆喝。馬未都在一旁解釋半天,她置若罔聞,傲嬌依舊。從前被萬人侍奉,如今擺地攤,淡泊名利已成了她的信條。

五、歲月無情,誰曾記得她是公主?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就這樣,韫穎在北京城裡擺了十餘年的地攤,一直到1960年代初期。期間她的攤位也由胡同裡搬至街道兩側,生意雖不如最初那般紅火,卻也尚可維持基本生活。

不過,随着時光流逝,早年留存的那些珍品陪嫁之物也越來越少。而她因身體也日漸老邁,很多年輕時賣得脫手的寶貝,如今也常常被誤認為赝品,不再受人青睐。更有一些闊綽的買家,幹脆對她這個窮酸攤販視而不見。

馬未都:溥儀親妹妹擺地攤,我拿出一極品官窯,她正眼都沒瞧一下

日子一天比一天拮據,但韫穎從不曾顯露出絲毫的怨恨。臨老之年,她更是笑氣淡淡,漸漸恢複了當年的閑适随緣和傲氣。對攤頭上那些破陶罐兒,她也像對待宮中寶物一樣小心翼翼。

客人對那些陶瓷器皿百般詢問,她往往搖頭微笑,對它們除了瑣屑的來曆外,再也說不出什麼。在她看來,這些本該被藏于珍奇之所、供人愛玩的物什,如今竟淪落到這種地步着實有些可悲。

時光荏苒,除了偶爾有幾個年輕漂亮的姑娘上前向她請教買賣技巧,大部分時候,人們都很少還記得站在攤位後的這個老太婆,曾是那滿洲國時期最受寵眷、最尊貴的"格格"。

有時她也會歎一口氣,其中透露幾分淡淡自嘲,因為連她自己都快把當年的光景給忘卻了。後來的日子裡,她幹脆從不再提自己曾經的身份,仿佛那隻是一個遙遠而虛無缥缈的夢境。偶爾有人問起,她也隻是冷冷一笑,擺擺手不再多談。

就這樣,韫穎安然度過了之後的幾十年光陰。當她上了年紀,不再有力氣擺攤時,一些年輕人看着她可憐,也會給些零錢周濟。直到八九十年代,路人們再也看不到這位慈眉善目、高鼻闊口的攤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