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作者:花家地考古文博文摘

#頭條創作挑戰賽#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在人類文明的星空中,有幾處格外璀璨,标記了人類曆史上重大且獨特的輝煌片段。其中,深藏于曆史長卷中的青銅文明,宛如璀璨的星河,镌刻着“文明脈絡”,講述了“何以中國”。

在青銅時代漫長曆史時期的不同發展階段,社會政治制度的變革,人們思想觀念的發展與審美藝術的改變,使青銅文明中的銅器形制、裝飾花紋、器物組合與銘文嵌刻也相應呈現出不同的時代風貌,而這些階段性的變化則為我們清晰勾勒出古代中國青銅藝術之美的精彩曆程。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世界青銅文明程序

大約在公元前 3000 年末,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大約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中國邁入了青銅文明。中國青銅文明大緻分為北方、中原、南方三個地區。其中北方地區在青銅器類别及鑄造技術上與亞歐草原中西部沒有本質差別,是亞歐草原青銅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南方地區是受中原青銅文明影響之後才進入青銅時代,屬于中原青銅文明的次生類型。真正代表中國青銅文明發展的,是以容器為核心的中原青銅文明。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中國早期銅器發現地點分布圖(點選看大圖)

縱觀以中原青銅文明為代表的中國青銅文明 2000 年的發展曆程,可以發現,以容器為核心的特征始終未曾改變。夏代至西周早期,青銅容器以爵、斝、觚、尊、卣、罍、觥、壺等酒器為主,形成了辨別身份等級的爵觚制度,流行獸面紋、夔龍紋、鳳鳥紋等傳說類動物紋飾,罕見人物形象;西周中期至戰國時期,青銅容器以鼎、鬲、簋、簠、敦、豆等食器為主,形成了秩序分明的鼎簋制度和編鐘制度,流行竊曲紋、鱗紋、環帶紋、蟠螭紋、蟠虺紋等抽象紋飾,偶見人物形象。由夏商時期的饕餮紋、獸面紋的“獰厲的美”,充滿超脫塵世的神秘氣氛和力量,到西周早期周公制禮,開創“敬天法祖”的禮樂先河,形成宗教、政權、族權三位一體的表征。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器以藏禮,物以載道,大陸出土的青銅中有大宗的禮器,這是大陸青銅不同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一個重要特征。“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但祭祀比戰争還重要,因為打仗之前要占蔔。青銅禮器是帝王與天地、祖先溝通的重要媒介。每當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時,便會手持青銅禮器,虔誠地向天地、祖先敬獻,祈求國家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三星堆青銅大立人(祭司)線描圖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三星堆人的眼睛代表了什麼,至今是未解之謎

同時青銅器的組合形式還展現了禮制思想,商代盛行以一觚和一爵配對組合,套數越多就代表身份越高;西周盛行鼎和簋的組合,尤其盛行“列鼎”制度,天子是九鼎八簋,諸侯大夫逐次減少。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列鼎制度

青銅器逼真的展現了社會禮制與道德規範。何尊是第一個出現“中國”的青銅器,同時,也是第一個出現“德”字的器物。何尊之前的器物,無論青銅器還是甲骨文,“德”字都無心。在這之前,無論是表示得到還是表示道德,全部是無“心”,全是“得”。何尊之後的銘文,表示道德的有“心”,這意味着三千多年前德政的出現,對中國社會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何尊

《左傳·文公十八年》中季文子說:“先君周公制禮作樂曰:‘則以觀德,德以處事,事以度功,功以事民。’” 周公旦出生于商朝末期,他親身經曆了商朝的衰敗與覆滅。在他眼中,夏商服天命, 是以國祚曆年甚久,商後來喪失天命,主要原因是“不敬厥德”(《尚書·召诰》),歸根究底,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牢固的禮樂制度,整個王朝便會搖搖欲墜。“禮樂,德之則也。”(《左傳》),周公雲“則以觀德”,可見“則”是德的外化表現與觀評尺度,判斷是否敬德、明德,均在于其是否守則。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何尊銘文中的“德”字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文物是曆史的見證,青銅銘文更是文物中的“史記”。世界各地的古青銅器絕大部分都沒有鑄刻銘文,這與中國有大批鑄刻銘文的青銅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青銅銘文是古代人們記錄曆史的重要手段,它們包含了祭祀典禮、征伐紀功、賞賜錫命、誓約訓告、頌揚祖先等内容,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曆史資料。如“利簋”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這一重大曆史事件,為商周斷代提供重要曆史證據;“曾侯乙編鐘”銘文不僅标注了各鐘的發音律調階名,還清楚地表明了這些階名與楚、周、齊、申等各國律調的對應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文獻資料。深入研究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我們能夠揭開商周曆史那層神秘的面紗,窺見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曾侯乙編鐘圖

青銅器承載了大量先秦時代的禮儀與文化。在先秦典籍《詩經》中,青銅酒器見證過“兕觥其觩,旨酒思柔”的盛大宴飲,青銅兵器鼓舞過“王于興師,修我矛戟”的铮铮士氣,青銅樂器激起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的愛情漣漪……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春秋 王子于戈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銅戈結構示意圖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銅镞結構示意圖

青銅與禮還演繹出了一段故事,《韓非子·說林》中記載了作假青銅器的事。齊國攻打魯國,為索要一件名叫“讒鼎”的鼎。魯國不敵齊國,敗仗之後,将讒鼎送給齊國。但是,齊國使者看到鼎後說:“鼎是假的。”魯國人回答說:“鼎是真的。”齊國使者說:“把魯國的樂正子春找來, 請他鑒定,我們相信他的話。”魯國國君把樂正子春找來,他以為樂正子春會幫助魯國說話,可是樂正子春說:“為什麼不把真的讒鼎送給齊國?”魯君回答說:“我喜愛那件真讒鼎。”樂正子春說:“我也愛我的名譽和信用,我必須說真話。”

青銅器“複雜”的鑄造技術反映了古代高超的工藝水準。德國漢學家雷德侯指出,中國人發明了包括青銅器鑄造在内的“以标準化的零件組裝物品的生産體系”。中國青銅容器主要使用複合範鑄法(泥質的内模與外範相結合的方法)鑄造而成,鑄造難度更大,但也更具表現力,鑄造的青銅器也更為精美。

除複合範鑄法外,中國還掌握着失蠟法與焊接分鑄法技術,而錯金銀、嵌銅及綠松石等新工藝的發展,也使得銅器裝飾風格更加精細繁缛。青銅技術在中原地區的出現,恰好和廣域王權國家在中國的出現具有共時性,模件化生産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商周社會組織嚴密,分工細緻,青銅鑄造技藝的高度發達。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後母戊”重 832.84 千克,為目前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青銅方鼎,鑄造所需的金屬原料超過 1000 千克,其銅錫比例與《考工記》記載基本一緻,當時如何鑄造成功的,至今是未解之謎。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

如今,青銅文明雖已隕落,但青銅器仍以莊重沉穩的姿态,訴說着遠古的輝煌與榮耀。它們造型各異,有的大氣磅礴,有的精緻玲珑,但都充滿了力量與美感;它們的紋飾繁複而神秘,既有對自然的敬畏與模仿,又有人類智慧的獨特創造,展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和無盡想象;它們見證了古代社會的變遷,承載着古人的信仰與情感。每一件青銅器都是一部曆史的縮影,每一道紋路都記錄着一段文明的軌迹。通過它們,我們可以穿越時空,感受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力,領略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了解自己的文明(1):走入青銅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