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作者:報君知史
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前言

20世紀80年代,著名影星劉曉慶在一次會議上,偶遇前軍統“大魔王”沈醉,二人展開了交談。

沒想到沒聊幾句,沈醉就說出了驚人之語:

“當年我下手快點,如今恐怕就沒你了……”

劉曉慶聽了大吃一驚,連忙追問沈醉這是怎麼回事,沒想到竟由此牽扯出了一段傳奇往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劉曉慶一家又有着怎樣跌宕經曆?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一 、劉曉慶與母親

縱觀劉曉慶的報道,我們會發現鮮有涉及她母親的内容。

一來是劉曉慶牢記母親教誨,很少在外面提起母親的名字;二來是她的母親劉慧華非常低調,如非“必要”也不願走入公衆視野中。

她三次走到台前,都有原因。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第一次是在1981年,劉曉慶拍攝《潛網》之際。

當時她正要離婚,又有花邊新聞纏身,差點放棄了自己的“演員夢”,是母親給了她撐下去的力量。

1955年出生的劉曉慶,21歲就憑借《南海長城》一片火遍全國,她和小提琴演奏員王立“閃婚”了。

可是婚後沒多久,兩人的婚姻就名存實亡了,奈何王立不願同“女神”和平分手,硬拖着不肯離婚,耗費劉曉慶很多心力。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第二次是劉曉慶“邁向阿壩草原”之際。

當時劉曉慶等人“明星組劇組”引發不少争議,有人笑她不自量力,也有人笑她自讨苦吃。

母親就是在她最踟蹰的時候到來的,默默支援她,給了她堅持不懈的信心。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第三次是1986年,彼時的劉慧華已經退休了,特意來北京同女兒團聚。

此時的劉曉慶已經是國産影後,又主持了第一屆春晚,在事業上是成功的,可是在感情上卻風波不斷——

因為劉曉慶和第二任丈夫陳國軍苦熬多年才修成正果,誰曾想又鬧掰了。

陳國軍後來出了本《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裡邊個人感情色彩濃厚,許多描述較為誇張,可見兩人分手不大“體面”。

劉曉慶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陳國軍喜歡家暴”,一句話道盡苦楚不滿。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盡管兩人晚年“一笑泯恩仇”,相擁釋懷,可年輕時兩人可沒這麼灑脫。

在劉曉慶心境孤寂、倍感迷茫的時刻,又是母親将她“拯救”了出來,可見劉慧華在劉曉慶的成長道路上發揮了多大的作用。

可能有人會問,劉曉慶的“父親”呢?怎麼不見他“出場”?

劉曉慶的親生父親,在女兒還沒出生的時候就棄母女倆而去了。

劉慧華就當孩子沒這個父親,取名字的時候讓孩子跟了自己的姓,後來也堅決不讓劉曉慶去找他。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至于劉曉慶平日裡提到的父親,一般都是指繼父冉昌儒。

幸而,繼父對劉曉慶視如己出,這才彌補了他父愛上的缺失。

隻不過有一點讓劉曉慶很“迷糊”,母親從不提起自己的往事,也不讓劉曉慶在媒體面前提及自己的名字,這是怎麼回事呢?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二 、劉曉慶偶遇沈醉

上面這個問題,一直壓在劉曉慶的心底。

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劉曉慶在一個會上偶遇了從曆史中走來的人物,“大魔王”沈醉,才揭開謎底。

沈醉出生于1914年,早年間還是個熱血青年,因為鬧學潮被學校開除了。

後來去上海投奔姐夫餘樂醒,逐漸走入戴笠和蔣介石的視線,曆經複興社、軍統局以及保密局時代,策劃執行了不少起刺殺,是人們眼中的大魔王。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1949年盧漢起義時沈醉“被迫配合”,緊接着就被移交給了軍管會,接受改造。

1960年他作為第二批特赦人員之一,重獲自由,也迎來了新生,此後在政協中工作,還寫了不少書。

劉曉慶一開始沒認出沈醉,隻覺得這是個“很有精神的老大爺”,可是在看到沈醉的題字落款後,她當即驚訝地說道:

“您是沈醉?我看過您的書……”

此時的沈醉,身上早沒有了早年的冷厲與壓迫感,反而顯得很和藹可親。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他是認得劉曉慶的,不過卻不曉得她家裡人是誰。

兩人聊到這一塊,聽到劉曉慶舅舅和母親的名字後,沈醉竟短暫地愣住了,許久後他才感慨道:

“原來如此,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恐怕世界上就沒有你哩……”

劉曉慶聽到這話大吃一驚,不過也迅速意識到了,沈醉恐怕認識自己的舅舅和母親。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眼見壓在心底許久的問題有了解決的機會,她連忙追問起來,而沈醉則是娓娓道來:

“你看過《紅岩》嗎?裡面就有你舅舅和母親的故事……”

原來,當年沈醉負責搜捕重慶地下黨,劉國定的叛變,導緻沈醉得到了一份“地下黨員名單”。

上面除了有江姐等人名字外,劉曉慶的舅舅劉渝民赫然也在列,沈醉當即下令,讓特務和軍警們前去他的住所抓捕。

然而,等這些人抵達的時候,屋子裡已經空無一人了,而且任憑他們在周邊怎麼搜捕,都找不到劉渝民的蹤迹。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沈醉在聽完手下們的彙報後大怒:

“周邊早已嚴密封鎖,他能逃到哪裡去?況且他又不是一個人,拖家帶口你們都抓不住,真是一群廢物!”

其實,劉渝民也隻比特務們早一步得知消息,他那一大家子人之是以能逃出去,全賴在公路局工作的姐姐劉慧華的幫助。

劉慧華當時雖然不是共産黨員,可是已經從事一段時間的黨的地下工作了,利用職務幫了不少忙。

得知特務要抓弟弟,劉慧華當即給他套了件公路局制服,然後又取下了自己的公路局徽章,别到了弟弟身上,這下子弟弟就能大搖大擺地出城了。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至于劉渝民的家人和那些機密檔案,也是劉慧華幫忙轉移的。

在特務們忙着找“劉渝民”的時候,她裝作遛彎,幫助弟弟一家人度過了關卡,那些秘密檔案也轉移了出去。

不得不說,劉慧華心思缜密,事情幹得也很漂亮。

可是她沒想到,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沈醉後來竟然憑着些猜測就帶人找上了門,差點殺了她!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三 、劉慧華機智脫險

眼看着時間不斷流逝,抓捕劉渝民一家人的任務還沒有任何進度,特務們也擔心遭到沈醉責罰,于是苦苦想辦法。

最終讓他們打聽到劉渝民有個姐姐,瞎貓碰死耗子,就這麼彙報了上去,沈醉當即下令抓人。

可就在特務們氣勢洶洶找到劉慧華工作機關後,卻被公路局局長熊哲帆給攔了下來,他神色不睦地問道:

“你們有什麼證據,就跑到我這裡抓人?我倒是要看看今天誰敢亂來!”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特務聽到這話,面面相觑,一時間還真沒有人敢動手,倒不是畏懼熊哲帆,而是怕他大哥熊克武。

這位是辛亥革命時期的功勳人物,别說是他們,就連沈醉也不想得罪,可倘若不抓人,他們回去後又該如何交代呢?

最終,警備司令部出來打了個圓場。

不直接把劉慧華抓走審問,但是要軟禁、監視她,為防止她逃跑不許她出門,為洗清她的嫌疑,平時收發的信件也一律要拆開檢查。

此後,劉慧華就裝作一個普通群眾,除了日常生活工作什麼也不幹,特務把她叫去問話也是一問三不知。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時間長了,負責監視她的特務也就慢慢松懈了,劉慧華日常出門買個東西,有時候他們也懶得管。

誰曾想,某次劉慧華出去買東西,竟然許久沒回來。

特務們這下意識到麻煩了,他們恐怕是漏了條“大魚”,連忙向上彙報,并且展開追捕。

可不管怎麼找都找不到,誰又能想到,劉慧華此時就藏在一所學校裡呢?

俗話說“大隐隐于市”,莫過于此。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劉慧華就這麼成了一名普通的老師,一幹就幹到了重慶解放,她後來鮮少提起自己的事情,以至于哪怕是女兒劉曉慶也不知道。

沈醉隻知道當年劉慧華“跑了”,卻不知道她去了哪裡。

劉曉慶回去找母親詢問始末,才拼湊出了這個完整的故事,分别時沈醉還自嘲地說了句:

“幸虧當時下手慢了,要不然恐怕又要多一位烈士……”

這位早年有壯志,可惜誤入歧途、蹉跎半生的老人,此刻神色上也帶上了幾分蕭瑟之意。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劉曉慶為了不讓氣氛太過沉重,以開玩笑的語氣同他說:

“是啊,要不然真沒我了,不知道《垂簾聽政》會換成誰來演哩!”

沈醉聽到這句話,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他就是通過這部片子認識劉曉慶的,兩人之前也聊過這些,劉曉慶這是在勸慰他“要朝前看”。

事實上,“向前看”正是劉慧華教給劉曉慶的道理,也是劉曉慶不少次陷入低谷,最終走出來的力量源泉。

那麼她後來又怎麼樣了呢?還有我們上面提到的“舅舅”劉渝民,這一家人後來又如何了?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四 、結局與思考

當年,為了暫避風頭,劉渝民帶着家人回到了巴縣老家。

另一個大特務徐遠舉不知從哪裡得知的消息,竟然派人來巴縣抓他們。

幸好劉渝民保密工作做得好,其他人不知道他回來了,這為他赢得了再次轉移的時間。

先是帶着妻子和襁褓中的孩子躲進竹林,緊接着趁特務不備,劉渝民一家躲到了親戚的家裡。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後來轉道回涪陵,其間還發生了一段驚險的故事——

孩子太小,經不起長途颠簸,劉渝民一家人就找了個滑杆師傅,一路來到江邊,在即将行船的時候,劉渝民随口報了一個錯的行船方向,就是為了防止特務們從滑杆師傅這裡找到自己的去向。

後來特務果然順着蛛絲馬迹找了過來,迫使滑杆師傅說出消息,順着線索去找結果沒找到,回來還把滑杆師傅打了一頓……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劉渝民的妻子感慨:

“當時很危險,幸好他做事果斷麻利,才一直沒被抓到。”

後來,劉渝民在中科院成都分院工作,一幹就是許多年,直到2011年離世,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至于劉曉慶,她後來的經曆宛若之前經曆的複刻,事業上屢屢獲得成功,感情上卻一直不太順遂,不過好在也算是找到了心靈歸宿。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1991年,一個年輕人突然找到了劇組,說自己是“劉曉慶的弟弟”。

其他人不相信,可是看此人說得有闆有眼的,還是把這個消息告知了劉曉慶本人。

見面之後,劉曉慶慢慢确定了此人身份,也找到了自己的生父。

不過,幾十年未見,也實在很難說兩人有多麼深刻的感情。

再加上劉曉慶的母親劉慧華極力阻止,劉曉慶和親生父親那邊的接觸并不多,隻知道那是一位山西老人。

後來,生父突發腦出血,劉曉慶把他接到了北京住院,幾個月的時間花費了不少錢。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劉慧華是不願女兒對生父如此“關切”的,不過冉昌儒的勸說下,也就不管那麼多了。

冉昌儒性格溫和,說話也很有條理。

“孩子孝順,這也是她的一份心意,作為父母怎麼能阻止呢?”

其實,劉慧華和冉昌儒能走到一起不是沒有道理的,劉慧華早年就從事地下黨工作,冉昌儒同樣也是如此。

而且他還是赫赫有聲“雙槍老太婆”手下的得力幹将,解放後長期在高校工作,和劉慧華頗有共同語言。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兩人走到一起的時候,劉曉慶還很小,才三歲左右,是以她小時候一直不知道自己不是冉昌儒的親生孩子,還是學校裡的老師問她:

“你怎麼和妹妹不是一個姓呢?”

劉曉慶回家一問,才知道事情真相,然後大哭了一場,這時也是冉昌儒溫聲勸慰她,她才逐漸接受這個事實。

俗話說“生恩不如養恩大”,相對而言,冉昌儒在“父親”這一角色上做得更好。

往事已矣,幸好有一些當事人的回憶,以及一些文字記載,我們才能了解到那些跌宕起伏的紅色傳奇故事。

也希望大家多多了解、長久銘記,将這些紅色故事中蘊藏的寶貴精神傳承下去。

沈醉偶遇劉曉慶,說:當年我要是下手快一點,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參考資料

《劉曉慶年近六旬不知生父是誰,母親拒絕其認父》 青島新聞網

《護送許雲峰的老革命走了》 華西都市報

《我這三十年》 中國文史出版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