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作者:炎黃刺史

作為大陸重要的基礎設施工程,三峽大壩自建成以來,不僅發揮了重要的水利功能,還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它壯闊的風景。

然而,在1994年開工之前,這個備受關注的工程遭遇了一股來自權威專家們的強烈反對聲音。

這些專家來自地理、生态、文物等多個領域,他們在投票中拒絕簽字,警告稱建設三峽大壩将對國家的未來發展産生不利影響。

當時究竟産生了什麼樣的顧慮呢?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資訊源: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源,均在文内顯示,僅供參考,請理智閱讀!

權威專家反對聲音

這些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對三峽大壩建設提出了嚴重的憂慮和擔憂,他們不僅翻閱了大量相關資料,還對長江流域進行了多次實地考察。

最後一緻認為,如果大壩真的建成,将會給大陸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1. 巨大的移民問題

三峽大壩所在區域将成為最大的水庫淹沒區,意味着将有632平方公裡的陸地被淹沒,113萬居民不得不遷徙。

一場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對于當時的國力來說将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2. 文物古迹遭破壞

淹沒區内有800多處珍貴的名勝古迹将被拆除,這些曆史文化遺産一旦被淹沒就将永遠消失。

當時的文物保護工作本就有所疏忽,三峽工程的建設将加劇文物的流失。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3. 生态環境遭破壞

大壩的建設必将對原有的地質環境造成巨大影響和變動。

河道淤積、水利資源使用率下降、珍稀動物栖息地被破壞等,都可能給當地的生态系統帶來災難性打擊。

此外,專家們還對三峽大壩的安全性和抗災能力提出質疑,擔心一旦發生決堤或遭襲擊,下遊地區将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解決專家們的顧慮

盡管三峽工程備受争議,但在專家們提出諸多顧慮後,政府高度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努力解決了移民安置、文物保護、生态環境保護等重點問題。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随着充分的提前告知和合理賠償,群衆們自覺支援、主動配合,整個搬遷過程有條不紊。

大家心懷"舍小家、為大家,支援三峽建設為國家"的信念,紛紛離開家園,奔赴北上廣等地區安家落戶。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雖然不免有些許留戀舊土,但見證着一座座陳舊城市在拆除中重煥生機,他們對國家建設的決心倍增。

移民們在新的居住地漸漸安頓下來,政府及時為他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有力保障了收入來源。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和産業項目随之鋪開,不僅解決了移民的就業問題,更為當地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盡管這場跨越兩個世紀、耗資530多億元的移民大軍曾引發外界擔憂,但在18年的時間裡,政府的高超統籌和精心安排終使之圓滿收官。

整個三峽移民工作赢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充分展現了大陸解決重大挑戰的卓越能力和堅定決心。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文物保護方面,在大壞開工之前,政府組織了數萬名專業考古工作者對淹沒區進行了大規模搶救性挖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而對于那些無法遷移的不可移動文物,政府則在工程設計階段就考慮将它們保護在景區之中,供未來參觀遊覽。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生态環境保護方面,政府大力發展生态環保産業,在三峽庫區及周邊地區建立了一批自然保護區,保護了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栖息地。

此外,三峽水利樞紐還設立了一系列水生生态補償措施,確定下遊河道生态環境不受破壞。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除此之外,政府還從工程設計、施工和營運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全面提高了大壩的工程防災能力和安全防護水準,最大限度消除了決堤、垮壩的風險隐患。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和化解了當初專家們提出的各種顧慮。

雖然工程建設仍然存在一些争議,但政府的決心和誠意是明确的,就是不斷完善工程方案、最大限度降低風險隐患,切實保護好人民群衆的切身利益。

三峽大壩巨大效益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自三峽工程全面建成投運以來,這座世界水利建築的巨大效益已日益顯現,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

首先,三峽大壩極大提高了長江中下遊的防洪能力。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2020年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三峽水庫進行了多次調蓄,為下遊減災解危,避免了更大損失。

這一重大工程的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江幹支流易發生洪澇災害的曆史頑疾。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其次,三峽大壩兼具發電這一重要功能。

截至目前,三峽電站已安裝32台700萬千瓦水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223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占全國1/9。

為大陸清潔能源供給作出了重大貢獻,支撐着沿線地區工農業生産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再次,三峽工程蓄水區環繞數百公裡,遍布諸多自然風光秀麗的景點,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内知名的旅遊勝地。

隻在2022年,三峽景區就接待遊客超過7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近400億元,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随着三峽後續工程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這座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也将與日俱增。

它必将持續發揮防洪、發電、航運、供水、旅遊等多種功能,為促進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從保護生命财産安全、支撐能源電力供給,到帶動區域經濟繁榮,三峽工程已成為大陸發展進步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必将在未來發揮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

三峽工程波折始終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修建三峽工程的設想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時期。

曆史上不乏規劃開鑿三峽的倡議,但由于種種原因均告擱淺。直至上世紀80年代,這項夙願方才開始真正落地實施。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有人向朝廷建議在三峽地區修建工程以防洪禦水。

後金石學家李卓吾更明确提出築壩三峽、開鑿長江下遊航運的構思。不過在當時落後的生産力條件下,這樣宏大的工程自難實作。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進入民國時期,由于經費缺乏等問題,三峽工程仍無法動工。

1944年,國民政府水利委員會曾正式通過三峽工程勘察設計,拟分期分段實施,但最終僅完成了少部分地質勘測。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新中國成立後,三峽工程不斷被提上日程。1956年,國務院決定先行修建葛洲壩水利樞紐,作為三峽工程前期工程。

1958年至1960年,在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曾組織上百萬民工投入三峽地區工地,但因粗放經營而沒有取得實質進展。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直至20世紀80年代,随着改革開放和國力增強,三峽工程方能付諸實施。

1992年,七屆全國人大準許開工建設,标志三峽工程進入實質施工階段。經過13年持續建設,于2012年全面竣工投産。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由此可見,修建三峽工程曆經數百年的沉澱積累,經曆無數波折挫折,才最終在新中國奪取根本勝利後得以完工。

三峽工程建成投運後,其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日益凸顯。

26年前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其顧慮發生沒?

僅2020年,三峽水庫就為下遊減災解危,避免了更大損失。同時三峽大壩也成為著名旅遊景點,帶動沿線經濟繁榮。

可以說,三峽工程不僅解決了曆史遺留問題,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