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笑不活了,歌手2024選手海來阿木回應被說土,而我笑死在評論區裡

作者:聊了個球

最近,歌手2024的選手海來阿木因其獨特的民族風格歌曲而引發争議,有評論認為他的歌“土”,海來阿木也對此作出回應,兩方觀點的碰撞在評論區掀起了讨論風暴,讓人啼笑皆非。

笑不活了,歌手2024選手海來阿木回應被說土,而我笑死在評論區裡

事情起因是音樂評論人丁太升在視訊中批評海來阿木的歌太“土”,不夠高雅。這番評論一出,立刻在網上引發強烈反響。

海來阿木後來發表聲明,表示他尊重每一位聽衆,也欣然接受批評。

他提到自己是從普通平民走出來的藝術家,歌唱的是内心的真情實感,雖然在某些人眼裡不夠高雅,但許多人都能從簡樸的曲調中感受到共鳴。

笑不活了,歌手2024選手海來阿木回應被說土,而我笑死在評論區裡

他認為音樂本無高低之分,能打動人心最重要。

評論區裡則展開了精彩的讨論。有人表示丁太升這次評價确實點到了痛處,也有人覺得他代表不了所有聽衆的觀點。

還有網友将這個事件和當年受到“土”批評的鳳凰傳奇做比較。也有人認為“土”不能簡單等同于低俗,反而蘊含着民族文化的韻味。

笑不活了,歌手2024選手海來阿木回應被說土,而我笑死在評論區裡

争論核心在于高雅vs通俗的音樂價值觀。評論區的互動充分展現了言論空間的開放與包容。

支援海來阿木的一方認為音樂源自民間,不應受限于所謂的高低分類;而批評者則強調音樂要提升品味,不能沉溺于低俗。

其實,音樂領域一直存在着通俗音樂和高雅音樂的區分,這源于不同階層的審美需求。但僅從高低劃分并不全面。

笑不活了,歌手2024選手海來阿木回應被說土,而我笑死在評論區裡

民族音樂作為文化遺産,具有獨特的價值。重要的是音樂本身是否富有感染力和正面意義。

這場争論背後反映的還是中國音樂界的發展現狀。在商業化浪潮下,輕歌漫舞屢屢爆紅;但也有聲音呼籲回歸音樂的本真性和多樣性。

民族元素的運用尤其需要慎重,既表現特色,又要避免流于表面化。

笑不活了,歌手2024選手海來阿木回應被說土,而我笑死在評論區裡

海來阿木可圈可點之處在于他勇于創新、不盲從主流,堅持唱響自己的内心聲音。他的回應也展現出音樂人的開放胸襟。

面對失真批評,他沒有生氣,而是接納不同觀點,并繼續用歌聲傳遞正能量。

這也給我們提供反思。音樂争議背後是理念的差異,但我們應秉持理性、包容的心态,而不僅停留在口水戰。評論者也要負責任,不輕易貼标簽。充分了解多元文化,才能促進中國音樂的繁榮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