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營調查|讓人才“活水”奔流不息

作者:中國軍号

來源:解放軍生活

軍營調查|讓人才“活水”奔流不息

深夜,月色皎皎,機關樓裡依舊燈火通明。東部戰區海軍機關幹事李永鵬對照着戰區海軍修訂下發的《後備進階軍士選拔實施辦法》,翻看着今年部隊上報的推薦對象名單,仔細對照核實條件要求。

“‘兩跨兩嚴三公開’的标準執行越來越嚴格,但入選的人數卻年年看漲,今年相較于去年就增加了8個百分點。”晉升進階軍士的苗子有了,但是如何培育使用,還需要細緻考量。怎麼做到扶上馬再送一程,讓“軍士骨幹高供給率”轉換為“戰鬥力高貢獻率”,真正建強軍士骨幹隊伍,還需要認真籌劃。

加強縱向選拔

“恭喜,你制作的打繩結教學視訊,被收錄至全軍2022年度軍事職業教育精品微課。”對于剛結束軍事職業教育教育訓練的長春艦戰士湯新年來說,這是可預見的“意外”收獲。

之是以說可預見,是因為他在自己本職的帆纜專業上刻苦鑽研,出成績隻是時間問題;之是以說“意外”,則是因為他自己原本隻是去參加教育訓練,卻沒想到自己的一些想法竟變成了教育訓練教案。

這樣的事情不是個例。濟南艦戰士甯源娟,把工作中的經驗總結成文,獲評全軍電子對抗偵察成果三等獎。同艦戰士李富欣,邊學邊實踐邊總結,對某型艦炮武器系統檢查标準進行創新完善,讓裝備在實射過程中更加托底可靠。揚州艦戰士吳波深學細研,編寫出某型飛彈實操的專業說明,為更好發揮作戰系統效能提供了有力參考。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人才隊伍就像活水一樣,既要源頭不止,也要奔流鮮活。源頭不止保證的是數量,奔流鮮活保證的是品質。”為了實作年輕軍士骨幹隊伍“質與量”的并駕齊驅,東部戰區海軍每年評定“首席軍士”并開展定點挂鈎、輪回幫帶。他們建立軍士交流見學平台,暢通各類部隊互相借鑒學習管道;挖掘艦艇共建城市優質教育資源,支援在崗提升學曆等,着力将一切軍士管理培養工作的出發點,聚焦到人才成長需要上來,聚焦到部隊戰鬥力建設需要上來。

有着“1分鐘在衆多噪音中找到特定聲音,1分鐘内判定目标屬性”絕活兒的人大代表、太原艦女兵李樸,就是上述做法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在考取軍隊院校時,李樸順利從原先的通信專業轉行到聲呐技術,學習她更适合、更感興趣的專業。學成歸來後,機關第一時間安排支隊聲呐專業“首席軍士”進行挂鈎幫帶,并有計劃地安排李樸赴潛艇部隊、驅護艦支隊跟班見學、交流借鑒,使得她能夠更加全面、系統、深入地練好本領、融會貫通。同年9月,她以近乎滿分的成績,第一批通過聲呐專業崗位合格考核;12月,她在支隊群衆性專業比武中名列前茅。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軍士們像李樸一樣在各自戰位拔節成長、初露鋒芒。“我再努努力,争取明年也能加入後備進階軍士隊伍。”看着新政策,年輕的軍士骨幹們對未來有了更高的規劃和期許。

用好任務錘煉

2021年淘汰18人,2022年淘汰16人……好不容易選拔出來的後備進階軍士苗子,為什麼年年都要淘汰?

機關幹事徐宇鵬給出一沓厚厚的資料,在加粗、劃線的字裡行間,有着問題的答案——

淘汰是常态。在後備進階軍士培養過程中,明确規定“要落實培養鍛煉、定期調整、有進有出的工作機制,實行動态管理、留優汰劣”。

淘汰是責任。成為後備進階軍士後,會被優先選送院校廠家教育訓練,優先安排執行重大戰備和演習演練任務,優先安排參加裝備複雜故障排除。在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存優汰劣能更加保證資源傾斜的質效,提高對戰鬥力建設的貢獻率。

淘汰是蛻變。“進入後備進階軍士群體,不是進了保險箱,而是進入孵化器,幫助更多好苗子由内而外打破‘蛋殼’成為雄鷹。”許多進階軍士的軍旅曆程都證明了這一點。

有了積極的政策導向,鍛造備戰打仗後備軍士隊伍的方向更加清晰,各自成才、持續發力、奮鬥拔尖有了動力——

唐修建,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戰士。面對某機型無人能教、無資料可查的情況,他主動作為、攻堅克難、不懈探索,撰寫出聲呐專業領域多篇技戰術論文,為專業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實作從“無”到“有”的突破。

同為航空兵的楊浩,去年由于崗位調整,負責保障的機型發生變化。所在機關為他“量身定制”專屬業務帶教計劃,指定人員手把手幫帶、面對面解惑。同時,安排他在外場進行多輪次保障、參加不同機組輪訓,使他快速成長。

“就是要利用任務、訓練等機會鍛煉、檢驗後備進階軍士。”戰區海軍機關一名上司說,“雖然面臨着裝備更新換代、編制改革調整後人才需求‘井噴式增長’的壓力,但人才選拔絕不能‘摻水’,必須堅持摒棄一考定音,全程考察擇優的原則來選準優秀人才。”

有一組資料顯示:2022年确定後備進階軍士人數比2019年增加54人。

資料反映成效,實踐檢驗能力。急難險重任務不僅是後備進階軍士們的能力考場,也是組織搭建的進步舞台。

“接上級通知,命你立即帶隊前出某艦某型衛星通信艦載站故障現場。”台風“杜蘇芮”過後的那個周末,還在支援地方搶險救災的某保障大隊戰士張鵬,來不及休息便直奔艦艇停靠的碼頭。

抵達後,張鵬針對故障明确任務分工,對信号流程中各節點進行追蹤和分析,最終準确定位故障點,成功修複。正當張鵬準備帶隊傳回之際,又偶發兩處其他故障。憑借豐富的經驗和過硬的能力,他很快确認故障點,并在艦艇出航前一小時成功解決所有故障。

在一次泛水裝載訓練中,一輛裝甲車受風浪影響發生操縱失控,撞裂沂蒙山艦艉門液壓系統油管,導緻艉門無法關閉。進階軍士馬骁毅然挺身而出,冒着被海浪卷走的危險拽起鋼纜,在齊胸深的海水中固定鋼纜……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急關頭更需使命擔當。如今,在各種大項任務中随處可見後備進階軍士們忙碌的身影,全程使用、重點考察、擇優汰劣,讓軍士隊伍的作用發揮更加徹底,進階軍士人才的活水已奔湧起來。

以點帶面成長

進階軍士們雖然已經從後備“扶正”,但作為軍士隊伍的“領頭雁”、一線鬥争的“刀尖子”,更要責無旁貸身先士卒。

“新時代的水兵,哪能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進階才能跟着雷達一眼千裡。”被評為“海軍訓練标兵”的楊奎華,在其25年的軍旅生涯中,親曆多型艦載主戰雷達的發展變遷。面對某新型雷達,他提出“必須擺脫老式雷達及其思維慣性,要在思維理念和操作使用上實作新突破”的工作思路。

在他的帶動下,多條操作優化建議被廠家采納。他編寫的裝備操作要點及故障排除預案等成為年輕同志學習的“紅寶書”和新标杆。在某次實戰化訓練中,他更是用過硬的能力本領幫助兄弟艦成功抗擊來襲飛彈。

一枝獨放不是春。如何讓進階軍士在不同平台、崗位曆練的同時,既發揮其“領頭雁”作用,又能讓年輕軍士“百花齊放”?——答案就是搞好傳幫帶,傳經驗、幫解惑、帶隊伍。

某潛艇支隊班長李洪财帶着年輕的軍士們一起參加重大演訓任務超20次,排除故障100餘起,其所在的專業班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

“雖然我帶的兵都陸續離開了我,但他們大多都已成為其他艇員隊能夠獨當一面的骨幹了。”李洪财這份“遺憾的欣慰”不隻屬于他,也是很多進階軍士師傅們共同的感受。

張大勇,艦載航空兵某機務大隊戰士,将自己多年的經驗教訓、感受想法都寫進了随身攜帶的筆記本裡,日積月累就成了徒弟們解決疑難雜症時的寶典。但在飯桌上、宿舍裡,仍能聽到他對徒弟們苦口婆心的“唠叨”。

多年來,他帶教了50多人,其中不少人已經成長為獨立執行各項演訓任務的技術骨幹。他經常說:“在不斷更新換代的裝備面前,問題常新常有,解決問題的人也必須常新常有。”

如今,奮戰在東海之濱各自戰位上的進階軍士們,不僅扛着練兵備戰的使命責任,還擔着薪火傳承的人才責任。正如多次獲得“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的彭明洪所說:“隻要是咱們海軍走得遠、走得穩、走得強所需要的,就是我們進階軍士所要做到的。”

前不久的一場綜合訓練中,保障部隊率先登場,随後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海軍航空兵部隊按計劃展開行動。

在聲呐室,緊盯對手動向;在舵機艙,保證動力不減;在雷達室,偵捕來襲目标;在主炮控制室,随時準備對“敵”開炮;在戰機操控席,實時監控海天;在保障基地,全程待命搶修——軍士們忙碌而穩健的身影,是這場演訓最有力的保障。

“就是要在經風曆雨中辨識人才、錘煉隊伍、建設方陣、塑成體系。”李永鵬正整理着這次訓練中收集彙總到的各類型軍士們的表現與資料材料,而這些資料将成為“量身定制”教育訓練計劃和成長規劃的可靠參照,為軍士群體建功軍營點亮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