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尹錫悅嘗到苦果,韓外長降低身段,在中日韓峰會前,主動對華示好

作者:曹興教授

應王毅外長邀請,南韓外長趙兌烈展開訪華行程,此舉是否意味着中韓關系即将向好,南韓外長打破慣例前來中國,又有何事相求?

韓外長訪華,有兩件大事相求

趙兌烈的上一任樸振,在任南韓外長時,公開表示“按照順序,該輪到中國外長訪韓”。

不過,之後他因人事調動被換掉,趙兌烈上任後吸取了他的教訓。

今年2月份,王毅外長曾邀請趙兌烈訪華,但當時趙兌烈卻以“通過外交管道與中國進行協調”為理由,沒有在電話中立即答應中方邀請。

如今,趙兌烈主動打破“慣例”訪華,其示好的意味非常明顯。

同時,這也是南韓外長時隔6年半對北京進行正式通路。

尹錫悅嘗到苦果,韓外長降低身段,在中日韓峰會前,主動對華示好

【南韓外長趙兌烈】

說明,趙兌烈此次訪華,有大事相求。

鑒于中日韓外長峰會即将在5月26日南韓舉行,屆時中日韓上司人将在南韓會晤,時間隔得如此近,這可能是南韓為自己争取的最後機會。

訪華前,趙兌烈透露,此次訪華的重點是韓中關系的發展方向、供應鍊合作等議題。

專機起飛前,趙兌烈還會見了在華的南韓企業人士,讨論如何更好地支援韓企,并召集了駐華總領事會議,鼓勵各總領館積極促進與中國地方城市的交流合作,為增進韓中關系貢獻力量。

說白了,趙兌烈訪華,有兩件大事想求中國,一個就是緩和中韓關系,另一個就是和中國經貿方面的合作不能丢。

尹錫悅吃夠了與華交惡的苦

南韓有今天,可以說都是“咎由自取”。

本身中韓就是搬不走的鄰居,中韓之間也沒有不可調和的沖突,在尹錫悅擔任南韓總統前,中韓關系總體來說都是不錯的。

尹錫悅嘗到苦果,韓外長降低身段,在中日韓峰會前,主動對華示好

【南韓總統尹錫悅】

但自尹錫悅上任以來,“親美媚日”成了南韓對外政策,為追随美日,尹錫悅多次在涉南海、台海問題上,對中國内政指手畫腳。

此外,為了加強與美日的合作,南韓在經濟上不斷打壓中國。

尹錫悅的種種舉動,中韓關系出現前所未有的危機,中韓在外交、經濟上也越走越遠。

疏遠中國帶來的惡果,尹錫悅也在這兩年體會得淋漓盡緻。

就在上個月,南韓國會中期選舉,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以超過半數席位拿到了國會選舉的壓倒性勝利。南韓執政黨高層成員集體辭職,獲得慘敗。

尹錫悅的慘敗,與韓中交惡有着極大的關系。

中國原來是南韓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國,但現在中國的内陸市場上,南韓的産品面臨着主要競争來自中國本土和日本制造的産品。調研發現,在定價方面,南韓的産品不如中國有優勢,在品質上則遜于日本。

尹錫悅嘗到苦果,韓外長降低身段,在中日韓峰會前,主動對華示好

【中韓貿易港口】

由此可見,在中韓貿易合作方面,持續呈現下降趨勢,這無疑對南韓的經濟帶來了較大的打擊。去年,中國還變成了南韓1月份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

此外,南韓還在經濟領域叫嚣“擺脫中國依賴”,結果卻發現,南韓越在經濟上圍堵中國,南韓受到的損失就越大。

是以尹錫悅希望,能在中日韓三國元首峰會前,争取最後的機會,修複中韓關系。

中韓關系,停在紙面恐難有大改善

不過,與其說是尹錫悅希望,不如說南韓民意的呼聲更大。

尹錫悅政府将外交力量集中在「加強韓美同盟」和「韓美日三角合作」上,對中外交成果力量薄弱,這是無可争辯的事實。

前幾天,尹錫悅在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南韓的外交政策,依舊是韓美同盟關系牢固不變。這意味着未來三年,尹錫悅依舊奉行之前的外交政策。

尹錫悅嘗到苦果,韓外長降低身段,在中日韓峰會前,主動對華示好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

南韓各界輿論則不一樣,呼籲政府盡快處理好對中關系,韓媒還稱,與美日保持步調一緻,南韓得到的待遇并不理想,中國正在與歐洲國家、澳洲美國盟友關系改善,還望尹錫悅政府能找到外交上的平衡。

而對于南韓外長趙兌烈的訪華,隻能是挽救中韓關系的“寒冰”期,至于雙方能否展開更多合作,中韓關系走向升溫,則需要南韓拿出更多争議,在行動上調整其外交政策。

總之,對于中韓關系,中國早已言明,中方并不抗拒與南韓關系修複,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也沒有利益沖突。

然而,改善兩國關系,并非通過通路和動動嘴皮子就能達成,南韓想達成的“目的”,是建立在兩國友好關系的基礎上,地基沒有打好,就想找中國幫忙,顯然是行不通的。

是以,歸根結底,改善對華關系,還要看尹錫悅在未來幾年對華外交政策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