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爸媽為你花了20多萬” 法官一句話幫17歲少年迷途知返

作者:鞍山雲

17歲的少年小林(化名),父親常年在美國務工,母親帶着他和弟弟在鞍山生活。經濟條件的富足并沒有給小林帶來精神上的豐富,國中畢業的小林在社會上和一些“小哥們兒”為伍,最後因為聚衆鬥毆,接受法律的審判。鐵東區人民法院的法官不僅配合小林家人想方設法讓他重回校園,而且還讓他發生了從“滿不在乎”到“觸及靈魂”的轉變……

小林,犯罪時17周歲,家裡經濟條件較好,但經濟條件的富足并沒有給他帶來精神上的豐富,很快國中畢業的小林無學可上,終日在社會上和一些“小哥們兒”為伍,甚至還進入酒吧喝酒。父親不在身邊,母親照顧弟弟對小林疏于管教,小林活在自己心靈的栅欄裡,沉浸在所謂的“兄弟義氣”中,終于釀成大禍。2022年3月,小林參與了馮某組織的聚衆鬥毆;去年2月,小林等人在酒吧喝酒時又将他人毆打緻輕微傷。小林最終因聚衆鬥毆罪和尋釁滋事罪被采取強制措施,并移送至鐵東區人民法院接受審判。

案件審理期間,法官與小林母親談及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讓孩子回歸校園。在法官和檢察官的共同建議下,小林的母親選擇讓他重回校園,在某職業技術學院接受職業教育。4月3日的庭審中,法官、檢察官、人民陪審員、辯護律師等都從不同的角度教育小林,但審判長看着小林不以為然的神情陷入了沉思……

“你爸媽為你花了20多萬” 法官一句話幫17歲少年迷途知返

庭審結束後,審判長問及小林的母親,因為小林賠償了多少錢時,小林的母親一怔,反問法官問這個做什麼。審判長說,“剛才我們對他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教育,其實在他心裡最應該感受到的是對父母的虧欠,父親常年為了他們在外獨自打工,媽媽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父母這麼辛苦攢下的錢不是讓他打人賠償的。他已經十八歲了,我想我們有義務讓他知道這個行為,父母替他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小林的母親哽咽地說道,“賠了二十幾萬了。”

小林的神情聽完明顯發生了改變,他眼中不經意的“小打小鬧”居然需要家裡付出幾十萬的賠償,顯然他是沒有想到的。審判長捕捉到了小林眼神裡一閃而過的愧疚,趁熱打鐵說,“你不總講哥們兒義氣,是男子漢麼,男子漢就要一人做事一人當,你闖了禍讓你父母承擔後果,你覺得這是男子漢的行為嗎?”

小林不以為然的神情消失了,眼睛紅紅的,他向法庭和母親深深鞠躬,說道,“媽媽,對不起,我不知道家裡居然賠了這麼多錢,對不起你和我爸,法官對不起,我給你們添麻煩了”。

4月12日,法官和檢察官相約對小林開展家庭回訪。小林的媽媽欣喜地說,兒子像變了一個人,最近懂事了,還主動幫着做家務了。小林說希望法官和檢察官阿姨到他的學校看看,但又不想老師和同學知道他的事,他有些沖突。法官和檢察官們就說:“我們不開警車,不穿制服,也不找你的老師同學,我們願意去學校看看。”

“你爸媽為你花了20多萬” 法官一句話幫17歲少年迷途知返

來到小林的學校,他向阿姨們介紹了學習環境,并憧憬兩年後去實習的場景,還興奮地說将來要去美國看爸爸。小林和他的母親再次出具了保證書,懇請給自己一次機會。看着小林的轉變,法官們都發自内心的高興。懲罰不是目的,看着這樣曾經的失足少年擁有正常的生活,能夠回歸校園和社會才是少年審判的意義和目的。最終,法官選擇了給小林機會,判處了他緩刑,并對其母親開展了家庭教育指導。

5月8日,小林的判決生效,法官也按照時間對小林的母親開展家庭指導并封存了小林的犯罪記錄。5月9日,小林的母親為法官送來了一面錦旗,“厚德為民,崇法秉正”。是一位失足少年的母親對法官由衷的謝意,法官也感受到了這位母親對兒子能夠回歸校園的欣喜。

“你爸媽為你花了20多萬” 法官一句話幫17歲少年迷途知返

小林僅是鐵東區人民法院對失足未成年人開展幫教的一個例子。讓每一名失足的少年都能回歸社會,是法院每一名少年法庭幹警的追求。少年法庭願為每一名未成年人在成長的路上保駕護航,在“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下,為他們走出心靈的栅欄搭建一把梯子。

全媒體記者 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