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俨少:好畫的标準及其背後的山水畫傳統

作者:創意手工美術

#頭條創作挑戰賽#

何為好畫?這是一個常被提及卻難以一語道盡的問題。然而,當我們深入探究,可以發現,好畫的标準往往展現在其氣象、筆墨和韻味這三點上。一幅畫若能達到這三者的較高标準,便可稱之為佳作。

陸俨少:好畫的标準及其背後的山水畫傳統

談及中國山水畫,其傳統深厚且豐富,尤其在北宋時期,形成了三大流派:董巨、荊關、李郭。這三大流派各自獨樹一幟,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技法,描繪出不同地域的山水景緻。董巨善繪江南山水,巒頭圓渾,樹木叢生;荊關則擅長描繪太行山一帶的石山,危岩峭壁,堅實厚重;而李郭則專注于黃土高原的水土沖失之處,丘壑縱橫,樹多蟹爪。盡管他們外在風貌各異,但都在藝術上達到了高度境界。

陸俨少:好畫的标準及其背後的山水畫傳統
陸俨少:好畫的标準及其背後的山水畫傳統

這種風格的多樣性,不僅展現在不同流派之間,更展現在同一流派内的不同畫家身上。他們以各自獨特的皴法,如短筆披麻皴、長披麻皴、豆瓣皴、卷雲皴、斧劈皴等,創造出風格迥異的作品。這些皴法不僅是對自然山水的提煉和概括,更是畫家們情感和修養的表達。

陸俨少:好畫的标準及其背後的山水畫傳統

然而,學習傳統并非意味着死學古法。我們需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感情、修養和技術訓練,将傳統技法化為更接近于對象、更能表達自己感情的藝術形式。同時,我們還需要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各地的山川特點,從古法中乘除變化,以達到更為準确地反映對象的效果。

陸俨少:好畫的标準及其背後的山水畫傳統

在山水畫的發展過程中,流派之間的興衰更替也呈現出一定的規律。往往某一畫派成為主流後,便會逐漸走向衰落,而另一畫派則會應運而生,改革舊有的弊病,獲得新生。這種興衰更替的過程,不僅推動了山水畫技法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也為我們提供了學習和借鑒的寶貴資源。

陸俨少:好畫的标準及其背後的山水畫傳統

綜上所述,好畫的标準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随着時代和審美觀念的變化而不斷發展。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氣象、筆墨和韻味始終是衡量一幅畫好壞的重要标準。同時,我們也需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以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特色和個人風格的佳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