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年!從首批西部計劃志願者到校長,她照亮着山裡娃的求知路……

作者:濰坊高新融媒

五四青年節前夕,雲南省麗江市第二中學校長張莉娟受團麗江市委邀請,寫了一句“青春宣言”:“青春,是在最美的年華,遇見更好的自己。在教師崗位上,我們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這是她的肺腑之言。

20年前,作為全國首批西部計劃志願者,從華東師範大學畢業的張莉娟,來到麗江市甯蒗彜族自治縣永甯中學支教。之後,她留在了麗江。20年來,“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始終激勵着她為民族貧困山區的基層教育事業默默奉獻。

學生一個都沒有少

2003年8月的一天,當汽車經過泸沽湖時,已經長途跋涉5個多小時的張莉娟被眼前的美景震撼,“當時以為每天都可以看到泸沽湖”。

但是,汽車繼續前行,爬過了一道又一道山梁,走過了一村又一村,在一個小時後,才到達張莉娟要支教的永甯鄉中學。

學校剛剛竣工的新校舍是一棟有10多間教室的兩層小樓。幾名教師住在土房裡。包括張莉娟在内的3名支教的西部計劃志願者,被校長安排住進了條件比較好的磚房,兩人一間,中間拉一塊布,外面做飯,裡面睡覺。

“大學同學聽說我來麗江,都羨慕死了。但到了這裡,所有的喜悅都沒有了。”張莉娟說。

地處滇西北高原的甯蒗縣,俗稱“小涼山”,是一個從原始共耕制、奴隸制、封建領主制“一步跨千年”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直過區”。

這裡位于高寒山區,區位偏僻、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張莉娟看到,甯蒗的窮還在于教育的窮:50多名學生擠在狹小的教室裡;影印考試卷子,要把蠟紙固定在鋼闆上,用一支不出水的原子筆在上面一筆一筆地刻;教師嚴重缺乏,每名教師要上兩三門課,張莉娟擔任國文和政治教師,每周20多節課。

更讓她詫異的是,常常有學生突然不上學。一個學生走前,向她的宿舍門縫裡塞了張字條:“張老師,我要去山上放羊了,給家裡賺錢,謝謝你教我念書識字”。張莉娟心裡很痛,她叫上三四名會說彜語、摩梭語的同學,騎着剛學會的自行車,歪歪扭扭地到學生家中家訪,“他們的真實狀況,會給你帶來觸動”。

她記得,第一次到木頂箐村家訪時,先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客車,又走了兩個多小時山路,天黑時才到村裡,整個村的人都點起篝火歡迎她。這一隆重而質樸的儀式讓她明白,貧困讓學生辍學,但教師在他們的心裡分量很重。

當張莉娟等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後,一位黑龍江退休老人主動聯系張莉娟,彙來500元,資助兩名學生;此後,一些好心人也紛紛彙款,都表示不寫感謝信、不報告成績。張莉娟為這些善款建立了愛心檔案,“他們與我素昧平生,但如此信任我,我要對得起這份信任”。

張莉娟用這些錢資助了學校的貧困學生,讓那些每頓隻吃豆腐和米線的學生改善夥食;她還說服上海、重慶的同學和朋友,為學生捐贈衣物、文具等。在她的努力下,她所教的班級到學期末,學生一個都沒有少。

她的國文課教會學生成為有溫情的人

盡管剛來支教時,巨大的落差曾讓張莉娟想過“熬”和“混”,但在為期一年的支教快結束時,與同僚和同學建立起感情的張莉娟,卻希望“時間慢一點”。

就在猶豫是否傳回家鄉重慶時,她接受了當時團雲南省委的建議,到縣教育局延期一年西部計劃志願者。這一年,她去了甯蒗許多鄉鎮學校。期滿後,她決定留在甯蒗,“在這裡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她說。

如今已在麗江市一家銀行工作的曹燕說,張莉娟是對她影響最深的老師。她曾多次跟着張莉娟騎車去家訪,張莉娟那些急切、熱情的話語,深深感染着她。曹燕說,那時他們對上海沒什麼概念,以為麗江和昆明就是大城市。在張莉娟“走出去”的啟蒙下,她努力學習,考上了大學,去過上海等很多城市後才發現,原來甯蒗和上海的差距那麼大,這讓她更加敬佩張老師,“從上海到貧困地區支教并紮根這裡,她非常偉大”。

麗江市第二中學國中國文教師李聯淑,也曾是張莉娟在甯蒗縣第一中學教過的學生。李聯淑記得,2008年汶川地震後,張莉娟把地震救援報道列印出來,在課上讀給學生聽。“當時,我們沒有手機,教室裡也沒有電視、白闆,是張老師向我們傳遞了這些資訊。”李聯淑說,國文是溫情教育,要教會學生成為一個有溫情的人。

張莉娟的課堂有溫情,對學生更有溫情。李聯淑曾因成績下滑被調出尖子班,張莉娟給受挫的她寫了一句話:“孩子,你不要妄自菲薄,你已經很優秀了。”“瞬間,我感到陽光普照,老師如此信任我,我一定能行。”李聯淑調整心态,最終通過努力又回到了尖子班。從此她愛上了國文,長大後成為一名國文教師。

現在,李聯淑成了張莉娟的同僚,每次走過張莉娟的教室,仍會停下來聽一聽張莉娟講課,“她的課總能打動人”。

找到學生的閃光點給他們自信

2023年秋季,麗江市第二中學開學後,初一學生李銘栩見到張莉娟,興奮地叫她“張奶奶”。原來,李銘栩的爸爸毛廷權曾是張莉娟在金棉鄉中學的學生。女兒開學那天,毛廷權在學校宣傳欄裡看到張莉娟的照片。他說:“我遇到了這位老師,現在我女兒又遇到了她,交給這樣的老師,我心裡感到很踏實。”

此時的張莉娟已是麗江市第二中學的校長,在她看來,曆屆甯蒗縣委、縣政府為改變教育貧困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給了她成長的空間。

1988年,甯蒗縣委、縣政府作出了一項決定:甯蒗以優惠價格為江蘇省海安市提供木材,海安派出骨幹教師到甯蒗支教。這個“木材換人才”的決策,不僅改變了甯蒗一大批孩子的命運,也開啟了東西部教育協作模式。1990年後,甯蒗為保持水土禁伐森林,“木材換人才”的約定成為曆史,但甯蒗與海安的教育合作一直延續至今。30多年來,甯蒗縣在财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堅持“砸鍋賣鐵辦教育”,終于從一個教育弱縣成為教育強縣。

甯蒗對教育的重視,為張莉娟提供了廣闊的舞台。通過公開考試,她以優異的成績,先後從甯蒗縣金棉鄉中學的國文教師,成長為甯蒗縣民族中學副校長、甯蒗縣第一中學校長。

20年來,張莉娟看到很多農村家長的變化:他們越來越重視教育,進城務工後都把子女帶到縣城上學,希望他們的孩子獲得和城裡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

2021年,麗江市委、市政府為擴大城區教育資源供給,建立了寄宿制完全中學——麗江市第二中學,張莉娟被選拔擔任黨支部書記、校長。

在張莉娟看來,每年招生季,學校之間都在搶奪優質生源,那些被“挑剩”的學生也應該被關注。為此,麗江市第二中學明确了自身定位:為進城讀書的國中生和他們畢業後繼續留在城區就讀高中,提供機會和優質教學資源。“我們不是要培養多少名校學生,出多少高分,但這些學生未來将是地方建設的中堅力量,我們要找到他們的閃光點,給予他們自信。”她說。

和毛廷權一樣,把孩子送進麗江市第二中學後,許多家長感到踏實和安心。

麗江市第二中學有許多少數民族學生,他們能歌善舞,有文藝、體育特長,在參加省市相關比賽中屢次獲獎。作為全日制住宿學校,學校開設了國術、拳擊、足球、繪畫等35個興趣班,豐富學生的課後生活;針對偏遠地區學生人數較多、周末回不去、“沒人管”的問題,學校實行周末留校制度,每周約400名學生申請留校,有教師全天管理。

有好教師才有好教育

從鄉鎮中學一路走來的張莉娟深知,有好教師才有好教育。她曾就職的甯蒗縣民族中學有20多名海安教師,為給學校培養“永遠不走的海安教師”,張莉娟在全校推廣“青藍工程”,為青年教師成長提供平台,通過海安教師的“傳幫帶”,迅速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水準。

如今的麗江市第二中學是一所年輕的學校,教師也很年輕,平均年齡28歲。為彌補教學經驗的不足,張莉娟利用一切資源,為教師争取教育訓練機會。她為初一年級引入重慶巴蜀中學的優質教育資源,組建巴蜀雙師班,親自管理團隊。巴蜀雙師班每天都跟随巴蜀中學的直播,一起上課、考試等。為讓學生跟上進度,教師也要認真聽講,再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一些其他班級的教師也加入進來,教室裡的那塊大螢幕,讓師生同步受益。

20年前,為留在甯蒗,張莉娟的父母和她鬧翻,很長時間不聯系。後來,父母了解了她,到麗江來幫她照顧孩子,和她一起生活。成為母親後,張莉娟體會到了父母當年的無奈和焦慮。她對父母充滿歉意,但對西部計劃志願者的選擇,她從不後悔。

多年來,張莉娟先後榮獲“全國就業創業優秀個人”“全國優秀教育園丁”等榮譽稱号和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銀獎獎章。“我隻做了我應該做的,卻得到了那麼多榮譽。”張莉娟說,“從大學到社會,青年都有一個盲目期,西部計劃志願者給了我銜接過渡,也成就了我。無論何時何地,離崗不離志,我永遠是西部計劃志願者。”

  來源:共青團中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