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作者:影視獨舌

男頻劇的閱聽人往往更堅持“眼見為實”。不用自己的眼睛确認過,他們不會輕易去推薦,也不會僅僅因為IP有名氣或主演有流量就粉上某部劇。

近日在社媒上被很多人口口相傳着安利的,是5月8日在騰訊視訊、愛奇藝開播的《天行健》。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部劇的劇本由白一骢原創,導演是拍過《禦賜小仵作》(豆瓣8.0分)的樓健,和拍過《終極筆記》(豆瓣8.2分)的衛立洲。故事是聚焦特殊時代的武俠題材,有奇案、有奇俠,有亂世奪寶、有愛國情懷。

雖然豆瓣尚未開分,但口碑發酵又快又好。開播4集便被騰訊視訊的追劇使用者打出了9.2的高分。開播次日(5月9日)騰訊視訊的站内熱度突破20000。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無論是微網誌、豆瓣等社交媒體上,還是兩大播出平台的彈幕裡,關于劇中細節的讨論總是非常熱烈。比如最新劇情中林安靜(陳思澈 飾)真實身份的曝光,就早已被觀衆通過各種蛛絲馬迹給“猜”出來了。

在救國主題的高度統領下,《天行健》将武俠、傳奇、奪寶、破案等多種元素有機融合;通過視聽語言的巧妙運用,《天行健》不僅做到了故事跌宕起伏、人物立體鮮活,而且始終維持着三方視角内在邏輯的清晰。

在追劇的過程中,觀衆會經常性地在心中默默念誦片名的後半句——“君子以自強不息”。沉浸的燃爽體驗+強烈的愛國情緒,《天行健》是精益求精的類型佳作,更是獨樹一幟的原創佳作。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三個男人,三個視野

就像《長安三萬裡》加深了人們對唐詩的了解一樣,《天行健》也加深了人們對“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了解。

白一骢作為編劇和制片人,曾改編過很多有着多主角特征的小說,如金庸的《天龍八部》、南派三叔的《老九門》、劉慈欣的《三體》等。這讓他有了豐富的拆解群組建多主角、多故事線的經驗。

在這部原創劇本中,白一骢充分地發揮了自己拆解人物的能力,把同一個“君子以自強不息”主題,分給了三位不同的男性主角,從三個視野去呈現和深化主題。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王家洛(龐瀚辰 飾)是一名縣衙捕快,也稱“王地保”。憑借對周遭事物的細緻觀察,他有着一流的追蹤能力。再加上其對緝拿兇手歸案的執着,擔起一條千裡追兇故事線。

王地保有着原生态的“自強不息”品質,甚至顯得很軸。雖然他說自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但受限于個人視野,他其實是達不到“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

王地保更多地是對自己負責,隻為求一個心中無愧,即便正義凜然,視野上終歸太小。結合因科舉被廢而被迫棄筆從戎的經曆,他的自強多少有些用以遮掩自卑的味道。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卓不凡(劉宇甯 飾)的視野就要比王地保大一級。他最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便是“劍派的每一個人都在,才叫劍派。”由此可見,卓不凡的“自強不息”源于對融天劍派負責,視野擴大到了集體。

從不同人的口中,觀衆可以拼湊出融天劍派的窘境:前掌門已死,門派既無江湖威望又經濟拮據,位于棱西的總壇甚至被租出去換錢。在外人眼裡,他們就是一群居無定所的“難民”。

這使得卓不凡自己給自己壓的擔子非常之重,甚至重到他完全隐藏了自己的内心情感。成為天下第一劍客也好,為淇親王(劉佩琦 飾)賣命也罷,卓不凡一切的做事準則都是為了讓融天劍派更強。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他的視野看上去比王地保大,但他的局限性卻比之更大。王地保是被動受限,而卓不凡是主動設限。

綽号“門三刀”的伊爾根覺羅·穆青(秦俊傑 飾)就更為複雜了。他是曾經的禦前帶刀侍衛,如今又為内務府做事,查的案子還是“淇親王意圖謀反”這樣危害國家安全的大案。

他的視野最大,因為他要對整個國家負責;他的“自強不息”同樣是有局限的,因為他所效忠的腐朽皇權,并不值得。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門三刀被特赦後,讓人向他彙報近十二年所發生的事。中學曾考過的曆史知識點,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撲面而來。在講述曆史事件的過程中,主創還加入了黑白的資料片,更強化了這些割地賠款條約帶給角色和觀衆的沖擊。

這份沖擊,讓門三刀有了一個初步的覺醒。其後當他離京城越遠,就越能體會到天下已變。

在上海的法租界,門三刀徹底意識到了何為“自強不息”。之前他可以憑借内務府的身份暢通無阻,在這裡卻被人告知“租界不是我們自己的地盤”。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當他拿出慣用的威脅話術“放走朝廷要犯的責任,你擔得起嗎?”時,卻被無情地回怼:“我不用擔。”

在被勸“别因為這麼點兒小事得罪洋人,不值當”後,一直心高氣傲的門三刀也變得敢怒不敢言,隻是握緊了刀柄。

相信看到這些段落時,每個人都會在心中默念:“君子以自強不息”。

從字面上記住一句名言警句很容易,但是從多元度去深刻了解它,卻需要契機。白一骢為《天行健》所設計的三個男性主人公,都有自強不息的品質底色,卻因為社會地位的不同,存在着初始視野的不同局限。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使得他們都屬于成長型角色。随着一路上的所聽、所見、所遇,一件件事、一個個人不斷地警醒和敲打他們,最終讓他們突破初始局限,成長為更強大的自己。

正因如此,觀衆追劇時,不僅期望看到他們的高手過招,而且更期望看到他們成長後的聯手。隻有追到劇集的終章,觀衆才能打開最廣的視野,認識到最真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三方勢力,三種張力

《天行健》作為男頻劇,沒有把正邪對抗作為唯一的戲劇張力。通過設定三方勢力,劇集營造出的戲劇張力也達到了多元融合的新樣态。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内務府是劇中身份最公開的第一方勢力,是朝廷力量的延伸。他們追查淨壇密藏藏寶圖的失竊,名正言順。他們可以給任何其他人扣上“亂臣賊子”的帽子。他們看上去在做“扶大廈将傾”的偉業,實則是曆史車輪前最大的絆腳石。

融天劍派和背後的淇親王則是半遮半掩的第二方勢力。淇親王“為了大清而反大清”的舉動,正映射出時代已經到了變革之節點。他自己都覺得自己的方式有些“荒唐”,但他依然把立憲和民主拆分成了一個可為一個不可為。這就注定他隻能是舊勢力最後的掙紮。

融天劍派的心思最為純淨,很容易就被淇親王的允諾所拿捏。他們不去觀察時代浪潮的方向,隻追求最眼前的事——淨壇密藏裡的武功秘籍和媲美武當、少林的總壇。他們是可愛的,更是可憐的。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日本人是最遮遮掩掩的第三方勢力,也是本不該卷入的外來勢力。他們對淨壇密藏的觊觎,出自純粹的貪婪。他們不憚于使用卑劣的手段,更不懼于和任何其他勢力撕破臉。

三方勢力在劇中有着劇烈的拉扯和微妙的制衡,大幅提升了追劇爽感。

内務府和淇親王之間,是朝堂之争。淇親王口上說是為了救大清,但他個人的野心尚未袒露。内務府雖然是保大清,但保的其實是自己已得的榮華富貴。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融天劍派作為代淇親王出手的棋子,以江湖做派攪局朝堂之争。在他們口中,就連同盟會和革命,都能用江湖概念來解釋。他們把内務府拉入了江湖恩怨的泥濘之中,也就逼得門三刀不得不借用王地保這個底層“孤勇者”的力量。

日本人作為外來勢力,唯趁亂方可打劫。迄今為止,他們與其他勢力的正面交鋒,均未占到便宜,可是暗地裡的操作卻順風順水,可以說是最為危險,最有可能打破平衡的一方。

三方勢力的拉扯,首先是視覺上的好看。掌握着密藏線索的譚先(宗峰岩 飾)登場後,三方勢力多次同台,每次都能在場面上呈現出劍拔弩張的氛圍,甚至實作了頗為有趣的“Cosplay閉環”。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更深一層,這種三方勢力的建構,猶如晚清的浮世繪,将朝堂之争、江湖恩怨、救國之路三種觀衆喜聞樂見的戲劇張力融為一體,互為因果,同時推進,非常過瘾。

曆史浪潮中沒有布局者

不同于其它劇集,《天行健》開播後,彈幕裡很少有人去讨論正派、反派、布局者、攪局者這類過往常見的話題。這是因為本劇作為一部原創劇集,站位很高,摒棄了練功更新打boss的男頻套路,轉而重點講述曆史浪潮對人的塑造。

在當時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社會上的進步思潮很多,新舊勢力的碰撞也很激烈,是非對錯很難去一刀切。劇中的角色也就很難用正派和反派去劃分。面對曆史浪潮,單個人更是不足以成為布局者。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無論是沖在前線的人,還是身居幕後的人,他們都隻能盡自己的力去撥開眼前的迷霧,謹慎前行。曆史發展中存在着太多的偶然與必然,每個人都無法做到非黑即白。他們大多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堅守自己認為正确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事。

曆史的浪潮又總是能把它該去的方向隐晦地傳遞給衆生,劇中的大小角色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地與那些走對的人産生過交集,隻是交集閃現的火花,有一些很快便熄滅了,另一些則存留下來,成為火種。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亂世之下的小人物,便是融天劍派的唐雨(譚泉 飾)。他因為一些偶然間和進步思想的“接觸”,覺醒得比三大主人公都要早,卻因為被王地保視作殺人兇手而斬殺。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觀察唐雨被王地保斬殺前的鏡頭,發現唐雨在畫面左側,王地保在畫面右側。可以看出本劇在創作之初,就通過“視聽設計前置”,在劇本階段預埋了一些暗示手法,幫觀衆可以提前預感到人物的命運走向。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一個總體的設計是人物的站位關系。通常當下更為進步,或未來有望更為進步的角色,會在畫面構圖時更多地位居于左側。另一個總體設計是人物身上的光影比例。光亮區域更多的人物,往往命運走向更光明;陰影區域更多的人物,立場往往更為守舊。

《天行健》的魅力,在于讓人不斷默誦“君子以自強不息”

也許是白一骢既是編劇也是總監制的原因,這種超前的“視聽設計前置”被很好地執行到了制作之中。觀衆追劇追的不再是一個結果,而是品味每一段細膩的過程。

浮世蒼茫,漂泊無常,愛恨情仇,掙紮彷徨。在所有事物走向未知而唯有人性永恒的背景下,衆生的每一次奮鬥與每一個抉擇,都好看!

【文/滿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