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酒店漲價,景區擁堵,如何解決假期文旅城市病?

作者:钛媒體APP
文 | 空間秘探,作者 | 武爽

今年“五一 ”小長假,日均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 2.7 億次,超過 2023 年、2019 年同期水準,被評為“史上最忙五一”。伴随巨大的人流量随之而來的是酒店漲價、景區擁堵等各類城市問題,這類假期城市病每年都要上演幾次,如何真正治理改善也成了不少城市和文旅部門頭疼的問題……

小長假遇到了 哪些“城市病”

受酒店供給量增加及地方政府積極引導影響,今年“五一”酒店漲價亂象似乎有一些好轉,有些地方酒店價格不升反降。但據空間秘探觀察,酒店漲價“病症”依然存在。通過随機搜尋北京、西安、南京、大理、重慶、天水、淄博等一些熱門旅遊城市發現,五一假期的酒店民宿價格普遍相較平時上漲2~3倍,少數漲幅達3~4倍,其中最高價出現在5月1~3日。以北京為例,某知名中端品牌(北京前門地鐵站店)五一期間的價格從4月28日的514元起漲至了1101元起,而同屬一個酒店集團的某知名經濟型品牌(北京前門店)的房價也從337元漲至了1087元。上海、廣州、重慶等城市的情況也大緻相同,五一期間的房價普遍上漲至數倍于平日。

還有一個就是老生常談的“民宿毀約漲價”。五一前期,黑貓投訴平台上陸續有消費者發起多家民宿無故漲價、無故取消訂單投訴。在多條投訴中,不少商家利用延遲确認訂單、房間不足、強行取消等手段漲價後再次挂出房間,甚至出現一分鐘漲價1.5倍、數分鐘内價格6次變動的詭異情形。#民宿漲價1500後被退單平台隻賠230#、#訂民宿被強制退單全怪周傑倫#等相關新聞也相繼沖上了微網誌熱搜榜。熱搜當事人因工作需要提前三個月預定了福州某民宿的住宿服務。然而,在他即将出發之際,被民宿業主告知訂單需要取消,原因是民宿業主決定不再繼續從事該行業。随後,該房客經核查發現,其預訂的民宿依然存在,但房價已大幅度上漲至原價的兩倍。

相比于酒店民宿漲價,更讓遊客糟心的還是景區人擠人的不适體驗。原本選擇旅遊出門放松,結果似乎變成了出門“看人”。許多網友們調侃,現在在沙漠景區的旅遊,騎駱駝也要排起長龍,仿佛再現了大陸古代攻伐匈奴般的宏大場面。還有身在甘肅的網友釋出了來自敦煌鳴沙山的圖文筆記:“好消息:不堵駱駝;壞消息:堵人了……走兩步路等五分鐘。”5月2日統計資料顯示,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雅丹世界地質公園、玉門關、陽關、敦煌古城等六大景區共接待遊客6.2萬餘人次,同比增長51.7%。

不僅地上堵,水上和山上同樣“堵”。桂林漓江上演百舸争流“攻陷水泊梁山”,無數統一規格的小船密密麻麻浮在江面上,據遊客反映排隊一個多小時才上船。溫州雁蕩山攀岩懸崖邊出現“堵人”情況,一身攀岩行頭的遊客們拉着安全繩、緊貼崖壁,站在腳踏架上排起了長隊。據網友反映,由于攀岩區擁堵,部分遊客在半山腰停留時長甚至超過一小時。其中很多遊客早上三四點就開始在景區門口排隊。

熱門旅遊目的地遊客爆棚,也讓當地市民“叫苦不疊”。有蘇州網友釋出視訊稱,自己隻是出門健身,傳回時被堵在地鐵口,“回不了家”,還有網友哭訴“買不到回家的票”“下樓吃早飯發現店内擠滿了遊客”“物價随着遊客變多也跟着上漲”。大量遊客的湧入,讓居民活動、城市服務、遊客遊賞在時間和空間上高度重疊,對當地居民交通、住宿、餐飲等方面形成重重壓力。

有些地方為何“勸”遊客回家

兩個月前,大約100名奧地利哈爾施塔特的居民,聚集在通往哈爾施塔特的隧道裡,打出各種口号抗議“過度旅遊”;日本人稱外國遊客為“社會公害”,抱怨“外國遊客不要來了”,日本最著名的建築 “光之教堂”也永久對遊客關閉;因電影《冰雪奇緣》走紅的奧地利“世界最美小鎮”——哈爾施塔特(Hallstatt),每日約有1萬遊客通路這個僅有800人口的小鎮,當地環境承載不了,是以在景點處設定了木質的栅欄,阻擋攝影客的視野;北京的什刹海、鼓樓、雍和宮等網紅景點附近,有大量的胡同四合院,門口通常貼着自制告示:“私宅勿擾”“非請勿入”“謝絕參觀”等......

大量遊客的到來意味着将帶來大量的經濟,為什麼這些地方反而拒絕遊客,“勸”遊客回家?在年通路遊客達5000萬人次的京都,過度旅遊問題被認為已經較為嚴重地影響到本地居民生活。位于日本中部的合掌村,由于當地氣溫低,很多遊客使用暖寶寶取暖。部分人将用過的暖寶寶丢進馬桶,造成堵塞。還有不少人把用過的竹簽和飲料瓶,塞進積雪裡,也不管雪融後滿地垃圾。去年登山季,遊人排長隊登山,富士山變成“垃圾山”,夜裡也亮如白晝。京都祇園花見小路上,不少遊客見藝伎走過,就上前圍觀拍照,造成街巷阻塞。

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羅那,因過多遊客湧入,截至2020年的10年間,當地每月平均房租,上漲了200歐元(合1500人民币左右),升高的成本加劇了本地居民的負擔。意大利威尼斯老城區裡,本地人瀕臨“滅絕”,很多房東将住宅改造成民宿出租,自己搬到新城區。租不起房的年輕人隻能作别家鄉,另謀出路。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超過90%的威尼斯人搬離。這座水都淪為觀光專用的主題公園。

國内,修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重慶渝中區白象居成為網紅打卡地後,人滿為患,當地人想吃一頓簡單的早餐也要排隊1小時,買菜要去很遠的市場。有時每天高達幾千人,2023年“五一”期間更是達到3萬餘人高峰,導緻小區居民出行不便,也給小區環境衛生、治安穩定等帶來了隐患。突如其來的港大打卡熱潮,緻使校門口附近的道路都被旅遊大巴堵得水洩不通,并導緻學生無法正常在午飯時間去食堂用餐,學校學生和周圍居民不勝其擾。

旅遊業一方面為當地創造經濟收入,另一方面也影響着當地的環境和居民本來的生活。不堪其擾的當地居民不得不開始“勸”遊客回家,地方政府也相繼出台了有關政策。如威尼斯從2024年春季開始征收入城費,如果遊客不過夜,在高峰期進入這座城市的遊客,将需要支付5歐元(大約39元人民币)。日本廣島縣甘日市,從2023年10月1日起,開始征收“宮島通路稅”(當地有著名的嚴島神社),1人100日元(合4.6元人民币)。京都祇園花見小路街角貼滿“禁止拍照”的告示,違者最高罰款1萬日元(約合人民币487元)。在因《羅馬假日》而聲名大噪的西班牙台階,2019年起,任何學赫本那樣在台階逗留的遊客都會被罰款。2021年,兩名美國遊客因在羅馬法爾内塞廣場一個曆史悠久的噴泉中洗腳而遭罰款,每人被罰450歐元(大約3496元人民币)......

“收費”或“漲價”是否長遠之計?

綜合來看,為限制過度旅遊帶來的負面影響,國外國内地方政府大多是采取“收費”、“漲價”、“限人”等措施,但這些真的是長遠之計嗎?拿五一期間酒店漲價來說,成倍增長的酒店價格對部分遊客确實起到了一定勸退效果,但從結果來看,火爆旅遊地周邊的酒店預定量依舊達100%,限流效果沒達到最後高漲的酒店價格還引得罵聲一片,給酒店自身及當地帶來負面影響。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自4月25日開始,對一日遊遊客收取5歐元入城費,以便在旅遊高峰期控制客流量。截至5月5日,已有超過144000人支付了這筆費用,其中僅5月1日一天就有53000人支付。威尼斯市長Brugnaro表示,檢查點每五人中就有一人被檢查,但并未發現任何問題。僅用8天時間,意大利威尼斯就在新實施的城市進入費政策下創下了724000歐元的收入紀錄。本意用來限制遊客流量的政策,實際上并未阻止遊客的腳步。相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已經收到的金額已超過了2024年全年的預期收入。

福建漳州國家5A級旅遊景區——“雲水謠”,作為陳坤主演的電影《雲水謠》和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的拍攝地點,引發了大家觀看土樓的熱潮,來雲水謠看土樓的人不計其數。但由于土樓的曆史悠久,并非十分堅固,擁擠的遊客可能會破壞土樓結構,且一些土著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幹擾。為限制客流量,該景區大門口收費90元後,還對進入部分景區的遊客征收了二次費用,引來了大量遊客的不滿和差評。盡管如此,因為雲水謠的地理位置與廈門很近,是以它成了廈門一日遊的絕佳目的地,即便是收90元一張的門票,仍有大批遊客源源不斷地湧入。

同樣,“限流”手段對于景區擁堵情況也是見效甚微。五一前,各地景區與文旅部門紛紛在節前釋出各類提示,重點關注了景區門票預約、景區限流參觀、景區開放時間、景區出行攻略及景區消費提示等各個方面。華山景區設定每日最大接待人數限量30000人次,其中團隊預約每日不超過8000人次,達到上限停止售票;恒山景區實行“分時段預約、分時段入園、非預約不接待”的預約接待模式,景區視窗僅為國外遊客、學生、軍人、殘障人士等特殊人群預留部分門票;位于河南安陽的殷墟景區及殷墟博物館開啟限量預約參觀制。但就在部分景區提示限流的同時,一部分景區某時段的門票已經售罄,多景區進山線路也達到飽和。“五一”期間,在泰山、華山等景區的遊客稱“走不動道”,華山景區接待登山遊客122459人次。

可見,無論是“收費”、“漲價”還是“限流”,都不是解決旅遊地“病症”的終極方法。

好的旅遊體驗需要城市主政者做什麼

國外過度旅遊的案例已然是在給我們警醒,雖然我們國家國土面積大,環境承載力比較強,但假期巨大的人流量依舊對當地市民和環境造成了困擾,并帶給了遊客糟糕的旅遊體驗。是以,即使目前國内“過度旅遊”不是主要沖突,但依舊不容忽視,長期遭受“擁堵”旅遊的大衆也亟需真正能夠得到放松的旅遊體驗。而好的旅遊體驗,需要城市主政者做些什麼?

謹防馬太效應 盤活邊緣旅遊資源

當下,似乎各地的文旅都陷入了馬太效應,越是出圈的旅遊景點得到的旅遊資源越多,配套設施也更完善,當地為吸引更多遊客也會選擇加大對出圈旅遊景點的宣傳,以此為噱頭擴大自身影響力。而那些不受關注的旅遊景點因遊客少,配套設施也會相對落後于頂流景點,是以願意來的遊客也更少,同時一些遊客也可能會預設“人少應該是因為不好玩吧”。

如江西武功山“五一”首日接待遊客2.42萬人次,上演“人擠人”大戲,而同樣景色優美的江西宜春明月山相比之下卻略顯冷清,據網友反映山上的觀光車索道都不用排隊。實際上,明月山較之武功山并不遜色。作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明月山植物種類繁多,還有很多珍稀動物,素有“天然動物園”、“植物王國”之美稱。山上多處溫湯,含有20多種微量元素,含硫低,富含硒元素,對于人體有防癌抑癌作用,可飲可浴。有溫湯、潭下、塘佳山、太平山、玉京山、仰山六大景區,20多處景點。明月山1736米的海拔略低武功山1918.3米的海拔,但同樣能滿足登山愛好者需求。

此類情況,國内各個省份幾乎都存在,這些小衆景區因鮮為人知逐漸被邊緣化。而如果遊客能夠分流到這些小衆景區,旅遊擁堵問題可能将得到巨大改善。但也有網友反映“也想找冷門的地方逛逛,問題是搜不到,隻能搜到人滿為患的網紅打卡點”。是以,亟需地方主政者制定針對小衆景區的優惠政策、提供資金扶持和加強宣傳推廣等手段,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例如,提供稅收優惠、貸款貼息等政策措施,幫助景區減輕經濟壓力;投入資金改善基礎設施和服務品質;加強宣傳推廣,提高小衆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做好服務與城市管理

外出旅遊,影響體驗的要素無非是交通、住宿、吃飯、購物、景點項目等,這幾點,與城市主政者的服務與管理能力息息相關。服務與管理到位,即使面對巨大的人流量,大多遊客依舊表示體驗感不錯。如3月首周,連續兩天淄博站到達旅客都在2.1萬人次以上,周日旅客更是到達了4.8萬人次,但人潮擁擠并沒有影響遊客收獲好的旅遊體驗。

交通方面,淄博市委市政府開通了燒烤專列、公交專線,街區還配有專門的擺渡車,招手即停,免費乘坐。面對八大局停車難問題,淄博地方政府1天内完成道路兩側6000平方米綠化帶的鋪設,3天内完成八大局便民市場附近道路的改造提升,重點區域圍擋圍欄、休息座椅的安裝。吃住方面,淄博不僅沒有“宰客”、“漲價”亂象,甚至有的店鋪還“多送”、“免費嘗”,當地政府組織市場監管、交通、城管等各個部門人員集中辦公,随時解決遊客反映的問題。

同樣火出圈的哈爾濱也是如此。哈爾濱中央大街管委辦向街上1100多家商戶發出倡議,号召大家以熱情飽滿的服務,讓遊客體會到賓至如歸的感覺。公安交管全天候值守中央大街,保障遊客出行安全;城管隊伍随時待命,清理路面積雪積冰;為滿足遊客拍照需要,索菲亞教堂升起人造月亮;地下通道冰雪濕滑,怕南方遊客摔倒鋪上防滑地毯。針對有網友反映哈爾濱酒店價格增長的情況,哈爾濱市政府組織召開哈爾濱市冬季旅遊提升飯店酒店服務品質座談會。随後,哈爾濱多家酒店向同行業發出倡議,合理定價、明碼實價、不欺詐消費、不外加價、不随意漲價、不變相漲價、不哄擡價格。

好的旅遊體驗,不僅靠城市“整活”,更多的是需求的被看見、被滿足,這有賴城市主政者在輿情處理、服務理念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發展大格局和為民造福的情懷。

清晰城市優劣勢 合理宣傳

透過此次“五一”假期,也發現了一個問題。許多地方抓住長假契機,賣力宣傳,引來巨大人流量的同時也引發了各種狀況。根據各網友的回報可以發現,對同一城市不同人的評價可能差之千裡,有的表示“十分滿意”,有的直呼“避雷”。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或許是該城市一些地方确實需要改進,或許是衆多網友對這座城市的不了解,又或許确實是“性格不合”。比如一些人會更喜歡節奏慢一點的城市,有些人更喜歡人情味重一些的城市,有些人更喜歡偏商業化的城市。但大多城市宣傳時,似乎忽略了這一點,以為遊客來的越多越好,但自身沒做好準備亦或是引來大量“不适應地方文化”的遊客,對城市形象可能反倒起負面作用,不利于城市文旅的長期發展。

如果每個城市進行自我宣傳時,能向大衆講清自身的優勢和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詳細介紹自身文化特色和風俗習慣,并給出建議,如适合人群與不适合人群等。或許不是每個城市都願意做哈爾濱,一些城市可能更願意保留自己的一些鋒芒。但如果在宣傳時一味地突出優勢,可能也會讓大衆失去對城市的完整了解。相反,城市主政者若願意更真誠地面對自身和大衆,可能也會赢來更多人的包容與尊重。而遊客也能合理選擇适合自己的出遊地,避免因資訊差全都擠在一起的狀況。

綜上,人們苦假期文旅城市病久矣,今年“五一”縣域旅遊的異軍突起就是最好的例子,人們試圖通過“反向旅遊”擺脫過去在熱門景區的不适體驗,沒想到大衆的共鳴讓縣域旅遊火了起來。假期文旅城市病随着旅遊複興,未來或許愈發嚴重,是以治病的過程任重道遠,隻有全盤思考并精準施策,才能真正解決文旅“頑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