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作者:鐵道兵文化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鼓浪嶼,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古稱圓沙洲,宋時名“五龍嶼”。因島西南有一海蝕洞,受浪潮沖擊時聲如擂鼓,是以自明雅化年開始稱鼓浪嶼。

鼓浪嶼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逦,山巒疊翠,峰岩跌宕;以建築為表,音樂為魂;處處充滿了清新、文藝和曆史的氛圍。

鼓浪嶼是國家5A景區,最具特色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為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

著名詩人王心鑒的《鼓浪行》寫道:世外有鹭嶼,巉岩鎮海門。碧波連碧空,白帆載白雲。片瓦曰古寺,隻榕若重林。撫琴思國士,竹影拭劍痕。

島上的主要景點有日光岩,龍頭山寨遺址,鄭成功紀念館,風琴博物館,以及衆多、風格獨特的建築。

1842年8月,英軍攻占鼓浪嶼,在山上築炮台控制廈門。清政府與英簽定《南京條約後》,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英、美、西班牙在鼓浪嶼設領事。

1902年清政府與日、美、德等國簽定《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章程》,英、美、德、日、西班牙、奧地利、挪威、瑞典、菲律賓等國在島上設立領事館,并建教堂、學校、醫院、洋行。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争爆發,日本獨占鼓浪嶼。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鼓浪嶼重回祖國懷抱。

2006年7月,鼓浪嶼的曆史風貌建築,已改變成酒吧、咖啡廳、書店等。産權明晰的部分曆史風貌建築,已推出招商。

2014年11月以來,已對鼓浪嶼實施了“全島博物館”計劃,将一些曆史建築、領事館進行了開放、無圍牆、生态的博物館改造。

鼓浪嶼的建築,90%都是居住建築,都是公館、别墅。

原“白宮式”建築“八卦樓”,已改為風琴博物館。

原美國領事館,現為酒店。

瞰青别墅,曾為蔣介石的“行轅”,1949年7月23日,蔣曾在此逗留一夜。1962年,郭沫若曾在此寫《鄭成功》。現為“鄭成功紀念館”藏書、資料室。

西林别墅,現為“鄭成功紀念館”。

黃家花園,曾作為國飯店,接待過鄧小平、尼克松、李光耀等。

  日光岩 别名晃岩。鄭成功到此,見景色勝過日本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日光岩”。

日光岩,由一橫一豎相依的兩塊巨石組成,構成龍頭山頂峰,海拔92.7米。

鼓浪洞天,明萬曆元年丁一中所寫。

鹭江第一,清道光元年林铖所寫。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日光寺 俗稱“一片瓦”。實際是一天然石洞,以一巨石為頂,後依山就勢,于明萬曆14年建起的寺廟。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龍頭山寨遺址 當年鄭成功屯兵龍頭山的山寨寨門。

龍頭山與廈門虎頭山隔海相望,龍盤虎踞,成“龍虎守江”之勢。

前國民黨19路軍軍長蔡廷锴曾為此寫七絕一首:心存隻手補天工,八閩屯兵今古同;當年古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絕:叱咤天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注:沙蟲猿鶴—指征戰者)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沿途摩崖 風景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古避暑洞 兩石壁支起一個從天而降的巨石 ,似泰山壓頂,十分險峻。“古避暑洞”四字是清末台灣文人施士潔所題。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重興鼓浪嶼三和宮摩崖題刻

1813年,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所撰摩崖題刻《重興鼓浪嶼三和宮記》,是國内最大、記述天妃媽祖的摩崖。以下是摩崖全文。

竊惟天心丕顯,群瞻霄漢之光;帝運遐昌,共麗車書之統。故河神效順,海若輸誠,而聖母之昭昭靈應,尤不啻有桴鼓之捷,風草之徵。餘蓋嘗于吾身親見之也。自昔年由邑庠招集義勇,剿捕林逆,蒙恩擢用。嗣因蔡、朱二逆猖獗親帶舟師追捕,于嘉慶八年間收,抵三和宮前修葺戰艦,見廟廊之就敝,頓起募建之思。翼神聽之可通,默許重興之願,由是舟師所向屢立微勳,累遷至水師提軍。己巳(己巳)秋,渠魁撲滅,海氛以次底定,蒙恩晉封子爵,賞戴雙眼花翎,回思向日祈禱之誠,其昭應真有曆曆不爽者矣。神光既普,廟貌宜新。謹捐廉俸,鸠工庀材,而行戶巨商亦各喜檀施,共襄盛舉,今已落成矣。但見棟宇垣墉,崇闳堅緻。西來山色千重,翠黛擁雕梁;東向波光萬頃,琉璃輝寶座。此餘是以酬聖母之恩,而明明對越,惕惕凝誠,餘心終有不能自已也。時嘉慶癸酉孟冬之月,欽命提督福建全省水師軍務、統轄台澎水陸官兵、世襲二等子王得祿謹志。鄉進士揀選知縣王珪璋書丹。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風琴博物館 世界最大的風琴博物館。 2005年1月28日晚,第一台大型風琴“諾蔓比爾”、“初試啼聲”正式亮相。現館藏有5000餘台各種風琴。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最美轉角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鄭成功紀念館 鄭成功,永曆皇帝封其為延平王。其父暗中降清,其出走金門,誓死抗清。其據金門、廈門,與清軍厚戰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驕兵緻敗。清順治18年4月煌日,經充分準備的他,率戰船數百艘,官兵25000人,從金門出發 ,一舉收複被荷蘭侵占38年的台灣。

鄭成功于清順治19年,即1662年7月病逝,享年39歲。

展館分7個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模型等300餘件。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歐陸建築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番婆樓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楊家園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街景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别墅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林興堯 || 鼓浪嶼(攝影)

編輯:樂在其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