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作者:鐵道兵文化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娛樂園地】

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吳鳳祥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這是國際共産主義傑出活動家、周恩來的老師季米特洛夫的一句名言。郵票原是一種郵資憑證,但随着郵票圖案的日益豐富,美術設計的多姿多彩,印刷技術的不斷發展,郵票已經成為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曆史和地理的小型的、形象的“百科全書”。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郵票票面圖案,一般由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圖案、國名、面值、說明文字及邊飾等組成。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曆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知識價值、經濟價值、社交價值、文化交流等價值,特别是由于時間的悠久及曆史原因而稀少的郵票有它的珍罕性,具有儲值保值增值的功能,是以深受廣大集郵愛好者的喜愛、收藏與交流,收藏郵票的愛好叫集郵。集郵是以郵票及其他郵品為主要對象的收集、鑒賞與研究活動。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我初涉集郵,完全是從偶然開始的,是年輕時賣書帶出來的副業,産生興趣是退休來申城帶孫輩後,由自己收藏的有關郵票方面的書籍和郵票開始的。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我從國營機關下崗自媒職業。剛開始我自己編寫了《蘇北地區廟會書》和《木瓦工鴿子書》闖蕩市場,從最初的每本10元、8元,到後來的5元,不計算自己腦力勞動的原創寫作與彙編,隻計算印刷成本,利潤雖不能用“盆滿缽滿”來形容,但也是有一個賺一個,淘到了下崗後的“第一桶金”。後來有“朋友”盜竊了我編寫的兩本書,到廟會場上隻賣2~3元一本,壓縮了我的利潤空間。此事使我得到了啟發,萌生了賣盜版書的念頭,我從賣金庸、古龍、梁羽生等的武俠小說及瓊瑤等的言情小說的盜版書中嘗到甜頭,正準備大幹一場時,國家法律的缰繩越拉越緊,不是所有的“白貓黑貓,隻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而是要在遵守黨紀國法的情況下,走正當管道賺錢。在當時的南通市版權局局長“你賣盜版書,就是賣鄧小平文選也不行”的教育下,我幾天幾夜都睡不着,全家人用什麼方法吃飯呢?我想到了賣舊書,舊書是正版書,經營舊書是尊紀守法,但從哪兒進貨呢?正好我結婚後住“金角落,銀角落,不如一個城角落”的如城西郊,西郊緊靠老車站,是當時如臯最繁華的地段,利于做生意。在我居住的周圍都有外地人來收購廢舊書報的出租房,我上午去挑書,下午拿到夜市上賣。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一次,我正聚精會神地挑選着,一本舊書中夾着一小疊郵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好,郵票!”我不叫不要緊,一叫引來了收廢品的老闆,老闆接過我手中的郵票看了看,對我說:“郵票?不賣!”我隻好規規矩矩給了他。回到夜市後,我真後悔,想着郵票的斤兩可以忽略不計啊,雖然不知道賣郵票能賺多少錢,但郵票有收藏欣賞價值,現在沒時間,可以等到以後有時間了慢慢研究和交流,我不叫就好啦!

後來,我可有經驗了。一次在挑書的過程中,我發現一本舊書中夾着二張百元大鈔,不管鈔票真假,把書一合,放到蛇皮袋中讓老闆過稱。回家仔細一辨,是真鈔,那一次兩蛇皮袋的貨沒花本錢。又有一次挑着、選着,發現了一本集郵冊,一看郵冊裡每頁的正反兩面都鑲嵌着郵票,這又是哪位家長沒有認真檢查,把孩子收藏的好東西當廢品賣掉了。我毫不作聲,不露聲色,和平常一樣,迅速地把冊子放進蛇皮袋,用舊書遮蓋好,繼續挑選。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郵票納百科知識于一“方”,融大千世界于一“寸”,是小型的藝術性的百科全書,它集政治經濟、曆史風雲、人物春秋、科學經緯、天文地理、山水寺廟、人文景觀、自然風貌、名勝古迹、珍禽異獸、珍稀植物、蟲鳥花草于一身的功能,真是方寸天地,文接萬古,圖納百川。回家後,望着面前的花花綠綠,千姿百态的圖案,雖然灰塵使它朦朦胧胧、模模糊糊,但就像雨中望漓江,霧中看黃山,讓我喜出望外,目不睱接地看着“百科全書”,我陶醉在其中。後來,我越來越感興趣,在挑舊書的過程中,特别注意廢信封,廢信封上的郵票上雖然蓋過郵戳,但是那些罕見珍貴的郵票也讓我着迷,也成了我收藏的對象,每每發現一枚未曾見過的郵票,如獲至寶,欣喜若狂,但又不得不抑制内心的激動和喜悅,不動聲色的把貼着郵票信封夾在舊書中稱回。

當我推翻了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住房、教育、養老保險)後,來到申城帶孫女,我的時間充裕了,精力充沛了,我開始研究這些郵票,真是一枚郵票,一幅美畫;一枚郵票,一段曆史;一枚郵票,一個故事。“方寸世界”,意蘊深邃。我越學越感興趣,越研究越覺得自己知識淺薄,經過幾年來的學習與交流,斯文在茲,樂趣其中。郵票陶養了我的性情,廣增了我的知識,我在玩中取樂,在樂中求知,在知中陶醉。

通過學習與交流,我初涉:号角、鈴铛與郵政,“郵票之父”羅蘭·希爾,傳郵萬裡國脈所系,郵票史上的奇聞,八分郵票的來曆等郵政轶事;了解到郵票何時開始發行,集郵史上的第一,世界郵票之最,中國第一套郵票,中國第一套特種郵票,新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中國第一套名畫藝術郵票,中國第一套消防郵票,中國郵票珍聞,中國第一個女郵票設計家等集郵之最。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學習了:慈禧與“萬壽”郵票,“蟠龍”——大清第一次正式郵票,“宣統登極”郵票,台灣地方郵票與西藏貼用郵票等清代郵票概況;孫中山主持設計郵票,奇特的“土匪”郵票,張作霖印郵票過帥瘾,“孫總理國葬紀念”郵票等民國郵票奇聞;解放區的第一套郵票,遐迩聞名的“閩西赤色郵政”郵票,山東抗日根據地郵票,蘇北鹽阜區抗日根據地郵票,蘇中區抗日根據地郵票,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郵票,陝甘甯邊區郵票,中原解放區郵票,旅大解放區郵票,東北人民郵政郵票等解放區郵票知識;新中國科學技術、文學藝術、醫藥衛生、體育運動、名勝古迹、珍禽異獸、十二生肖等曆史郵票知識。

覓趣了名人與郵票、郵票名言、郵票與間諜、“間諜”郵票、用郵票表達愛情、郵票媒人、“愛情郵票”、方寸郵票與兩條人命、一枚郵票的力量、郵票引起的争端、郵票戰争、郵票引起宗教糾紛、郵票上的笑話等等郵票趣聞趣事。還有中共一大會址、遵義會議五十周年、開國大典、郵票上的五星紅旗、雄壯的國歌、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中國第一座“重機”制造廠、治理黃河、引灤入津工程、天蘭鐵路等等紀事郵票。分辨了普通郵票、紀念郵票、特種郵票、賀年郵票、快信郵票、航空郵票、軍用郵票、包裹郵票、中國殘障人士附捐郵票、“特殊教育”郵票等郵票種類。對“票中票”、中國“小本票”,首日封、明信片、集郵郵戳、紀念郵戳等封片戳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博覽閱讀了《世界兒童郵票集錦》《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1989年版)《集郵知識手冊》等書籍。

總之,曆史長河一瞬間,盡在郵票方寸間;方寸之間有天下,細微之處見乾坤。山川湖海入鏡來,花鳥蟲魚皆成詩;色彩斑斓繪世事,濃淡之間見匠心。傳承文化血脈凝,訴說千年歲月情;溝通橋梁架心間,情感紐帶遙相連。方寸之間天地寬,大千世界共欣賞;探索奧秘手中藏,方寸之地蘊輝煌。郵票,博大精深,讓你學而不厭;郵票,知識廣博,讓你好學不倦;郵票,博古通今,讓你滿腹經綸。

在我收藏的郵票中,種類很多,有政治、經濟、曆史、文化、體育方面的;有動物、植物、風景、盆景方面的;有驚豔、聽琴等古代美女、戰國尖首刀、肉身寶殿、古代玩物方面的;有飛禽走獸珍稀動物的;有楊柳青木版年畫方面的;有勞工、農民、兒童等普通群眾方面的;更有文化大革命時期領袖人物方面的等,不一一叙述。當時價值有2分、8分、10分、20分、60分、80分的,但有郵戳的多,沒郵戳的少,有欣賞價值的多,值大錢的少。如畫的山水、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曆史悠久的古迹等品種五花八門,郵面花花綠綠。但每一枚都有它的曆史故事,要弄懂還真要下點功夫。依據我個人的文化水準鑒定,我覺得我珍藏的幾百枚郵票中,有幾枚别具一格,有欣賞、珍藏、交流的價值。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一、《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二周年紀念》郵票。此郵票是國家郵電部于1952年11月15日發行的,一套四枚,分别描繪了志願軍出國、支援前線、追擊敵人、勝利會師的情景。對于抗美援朝的曆史,我還略知一二,我看過《遠東,北韓戰争》一書,看過有關電影、電視劇,抗美援朝戰争是中國近現代曆史上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事件之一,是大陸為維護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向外界展示自身國威和實力的重要戰役,為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擁有更高的分量和影響力提供了機會。同時,也為中國的和平外交和經濟交流打下了基礎,對于之後的中國内部團結、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都産生了積極影響。雖然已過去74年,但是她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财富。2021年9月被列入黨中央準許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是以,這套抗美援朝系列的龍頭郵票值得收藏,但是我手上隻有一枚“勝利會師”郵票,雖然品相好,沒有郵戳,但不全,很遺憾!

二、《京漢鐵路勞工“二七”大罷工六十周年》紀念郵票。京漢鐵路勞工“二七”大罷工這段曆史我一無所知,經過查找有關資料得知: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勞工在鄭州成立京漢鐵路勞工總工會,2月7日舉行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是中國共産黨上司的第一次勞工運動高潮的頂點,罷工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它進一步顯示了中國勞工階級的力量,擴大了黨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影響。

1983年2月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J89《京漢鐵路勞工“二七”大罷工六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2枚。圖1為武漢江岸火車站附近的江岸二七紀念碑,高20多米,碑身鑲有描繪罷工場面的浮雕,碑上是毛主席親筆的題詞:“二七烈士紀念碑”,碑基上擺滿了花圈,周圍是瞻仰的人群。圖2是矗立于鄭州市中心廣場的“鄭州紀念塔”,高70米。它巍然屹立,象征着“二七”精神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畫面單一、肅穆的色彩表現人們的哀思和懷念。兩枚成套,兩座不同地理位置,為同一曆史事件而建造的紀念性建築,表明了“二七”大罷工那史無前例的影響力和号召力。是以,非常有收藏價值。很高興,我收藏的一套二枚不僅沒有郵戳,而且品相極好。

三、《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郵票。新中國成立伊始,擺在中央政府和人民面前的淮河是個“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因為無法擺脫淮河連年水患的困擾,沿岸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1950年7月至9月,毛主席就淮河救災和治理淮河,作出4次重要批示,要求蘇、皖、豫三省同時動手。1950年10月14日,政務院釋出《關于治理淮河的決定》,确立了“蓄洩兼籌”的治淮方針。新中國水利建設事業的第一個大工程就此拉開了帷幕。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淮河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黨和國家組織和上司流域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開展了大規模的治淮建設,開始在上遊山區修建水庫,在中遊修建蓄洪工程,在下遊拓寬水道,工程為流域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會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2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周年,為了反映新中國成立後的建設成就,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特種郵票《偉大的祖國——建設(第二組)》。郵票全套4枚,其中第1枚為《淮河水闡》,圖案是橫跨淮河的潤河集分水閘,水閘上方是毛主席的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以,此郵票很有收藏價值。很高興,我收藏的這枚郵票品相好,還沒有郵戳。

另外,我還有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偉人郵票,還有劉少奇同志誕生八十五周年、宋慶齡逝世一周年、萬國郵政聯盟成立一百二十五周年(1874~1999)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運動會、中國女排第三屆世界杯冠軍等等郵票。總之,一枚郵票,一個故事,弄懂真不容易。

郵票,方寸之間,卻有萬千世界。每一枚郵票,都似一部微型的史書,記錄着時代的變遷,承載着文化的厚重。每一張郵票都仿佛是一扇窗,通向你未知的世界,讓你心馳神往……

集郵之美,在于其豐富多彩。或描繪山水之秀麗,或展現曆史之滄桑,或記錄人物之風采。每一枚郵票,都是一幅精美的畫作,一段動人的故事。吾常于閑睱之餘,翻閱集郵冊,品味其中之韻味,陶醉于方寸之間的藝術世界。

集郵之韻,更在于其承載之文化。郵票作為國家之象征,民族之印記,蘊含着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通過郵票,吾得以了解祖國之輝煌曆程,感受民族之精神風貌。此中所得,非金錢所能衡量。

集郵之樂,在于其博大精深。它不僅是對郵票本身的欣賞,更是對曆史文化的一種追尋。在集郵的過程中,我不斷地翻閱資料,了解郵票背後的故事,在感受那些曆史厚重與文化魅力的過程中,樂在其中。

【娛樂園地】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作者/吳鳳祥

集郵之道,亦如人生之旅。有時,尋一枚心儀已久的郵票,如同尋找生命中的知己,需曆經千辛萬苦,方能如願以償。而有時,不經意間,卻會在塵封的角落,發現一枚久未謀面的舊郵,那份驚喜,如同重逢故友,溫暖而感動。

集郵之路,雖充滿艱辛,卻亦收獲頗豐。它讓我領略了郵票之美,也讓我體驗了尋找與珍藏之樂。更重要的是,集郵成為我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讓我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珍藏,讓我在樂中求知,學到了更多的各科知識,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到那一份甯靜與安逸,品味到生活的美好。

更珍貴的事,通過欣賞中國郵票,懂得了紅色故事,通過郵票學黨史,堅定信仰跟黨走。是集郵,讓我身處晚年,心愈“年輕”,筆耕郵苑,趣盈餘生,是集郵,伴我老有所為,賦能社會,獻力時代,無愧未來。

吾願以“夕陽”之時光,伴郵票之左右,在郵票樂趣中求知,賞天地之美,譜人生之歌。

樂中求知——我的集郵!

編輯:樂在其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