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作者:溫柔風鈴G

網上流傳着這麼一個段子,說的是:假如潘金蓮沒有打開窗戶,撐窗戶的那根棍子就不會掉下來,也就不會遇見西門慶;不遇見西門慶也就不會出軌殺了武大;不殺武大武松也就不會被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臘也就不會被擒;方臘不會被擒,就會取代大宋江山,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靖康之恥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就不會有後來的金兵入關,就不會有九子奪嫡,就不會有慈禧太後。也就不會有閉關鎖國。沒有了閉關鎖國,中外交流将更加密切,古代中國就不會與世界脫軌,甚至中華民族強大的智慧,将繼續引領世界潮流。當然這隻是一個段子,不過熟悉曆史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的确有一些小人物改寫了曆史的走向,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

1、車夫羊斟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羊斟是春秋時期宋國的一名車夫,公元前607年,鄭國攻打宋國,宋國大夫華元作為主帥,統率宋軍迎戰。為了鼓舞士氣,華元殺羊犒勞将士們,但因忙亂中忘記給羊斟分一份羊肉,導緻羊斟心生不滿。于是在第二天兩軍作戰時,羊斟對華元說:“分發羊肉的事你說了算,今天駕馭戰車的事,可就得由我說了算。”說完,他就故意将戰車趕到鄭軍陣地裡去,結果華元被鄭軍活捉,宋軍因而慘敗。也是以留下了一個成語叫羊斟慚羹。

2、漂母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漂母就是當初給予韓信一飯之恩的那位老婦人。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韓信年輕時家境貧寒,雖然有一定的才能,卻得不到别人的認可,為了生存,他在淮陰城旁的河邊釣魚為生,有一次,韓信在饑餓中來到河邊釣魚,漂母看到他可憐,便無私地分享自己的食物給韓信,就這樣,漂母漂洗了數十天的絲絮,為韓信帶了數十天的飯。韓信對漂母說:“吾必有以重報母。”韓信的意思是不會忘記漂母的恩惠,他會報答漂母的。沒想到漂母卻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漂母的話激勵了韓信,也是以韓信在日後成為馳騁天下的大将軍,幫助劉邦一統天下,建立大漢王朝。

3、田父

田父就是給項羽指路的那個老農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秦朝滅亡後,項羽與劉邦進行了四年的楚漢之争,公元前202年,項羽被韓信為首的漢軍團團包圍在垓下,西面楚歌之下楚軍自項羽以下莫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乃士氣崩潰,隻有項羽帶領八百人馬殺出重圍。在行至陰陵時迷了路,在一岔口時向一農夫問去西楚的路,那農夫說:向左邊走。”結果被引到了沼澤地,以緻耽誤了時間被漢軍追上。

4、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

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所殺的人物是有“小霸王”之稱的孫策。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孫策是破虜将軍孫堅長子,很早就跟着父親南征北戰,孫堅去世後,孫策先是依附于袁術,後來以傳國玉玺為誘餌脫離袁術回到江東,經過幾年的戰争統一江東地區,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壘相持,孫策暗中盤算襲擊許都,迎取漢獻帝,便秘密整頓軍隊、部署将領。當初,孫策殺死許貢。許貢的幼子與門客逃亡到江邊。不久之後,孫策外出打獵在山裡碰到了三個人,這三個人恰巧就是許貢的門客。他們搭弓射箭射向孫策,孫策面頰中箭,回去不久就去世了,年僅26歲。如果不是這件事,日後的江東之主必然就是孫策了。

5、廚子蘭京

蘭京殺掉的是北齊文襄帝高澄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高澄是東魏權臣高歡的長子,聰慧過人,嚴明有大略,具備政治天賦,深得高歡喜愛,他15歲就入朝輔政,一頓操作下來令當朝的那些官員們心服口服。高歡去世後,高澄繼承其衣缽,進一步掌控東魏朝廷,對家族地位的鞏固,東魏向北齊的政權過渡貢獻巨大。

6、率更丞王晊

王晊的告密引發了玄武門之變。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王晊是太子李建成的率更丞,不過被秦王李世民給收買了,武德九年(626年)突厥入侵,李淵派李元吉率領秦王府的将領出征,王晊得知此事後偷偷到秦王面前,告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計劃。說李建成打算與秦王在昆明池為李元吉餞行,讓勇士刺殺秦王,上奏父親李淵說秦王暴病身亡,讓皇帝把國事托給太子,讓李元吉把尉遲敬德悉數活埋。得知此事的李世民哪能坐以待斃,于是就率先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了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而後登上皇位,創立了貞觀之治,如果不是王晊的告密,李世民很可能就止步于28歲了。

7、李豬兒

李豬兒就是剁了安祿山的那個小太監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唐朝曆史上最大的一次造反就是安祿山發動的安史之亂了。公元755年,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叛亂,叛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入到長安,安祿山也在次年的正月初一自稱雄武皇帝,國号大燕,定都洛陽。

安祿山身軀肥胖如山,且年邁多病,眼睛幾乎失明,背長癰疽,睡眠不好,隻有在李豬兒的服侍下方能入眠。但是安祿山脾氣臭的熏天,視身邊左右如豬狗,打罵由心。是以,李豬兒是深受其害。

8、射殺陳友諒的小兵

改寫曆史走向的8個小人物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也是烽煙四起,當時在反元的勢力當中有幾股勢力比較大,一個是朱元璋,一個是陳友諒,還有一個是張士誠,我們知道最後是朱元璋統一天下,不過在驅逐元朝的過程中,朱元璋先清除的是陳友諒和張士誠,為此朱元璋與陳友諒在1363年進行了鄱陽湖大戰。

除了上述所說的這些小人物以外,您來知道哪些呢,歡迎交流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