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玉文:188名留守困境兒童的好“媽媽”

作者:山河視聲

個子不高,黑紅臉龐,說話前總愛眯着眼睛捂住嘴巴“咯咯”地笑幾聲。磁縣講武城鎮滏陽營國小教師陳玉文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腼腆、愛笑,與普通農婦無異。然而,這普通的背後卻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15年前,一名孤兒的坎坷經曆深深觸動了陳玉文的心,她從此踏上救助留守、困境兒童之路。

15年來,她在社會、家庭間搭建愛心橋梁,開展“一對一”幫扶,傾力呵護了188名留守、困境兒童茁壯成長。

現如今,陳玉文的不少“兒女”陸續長大,開始為社會貢獻力量,而她的事迹也點燃了更多人的愛心……

初為“愛心代理媽媽”

5月8日下午,在磁縣滏陽營村一所農家小院内,10餘個孩子正在滑滑梯、拍皮球、丢沙包,玩得特别開心。“渴了吧,來吃水果喽!”随着陳玉文的一聲呼喚,孩子們紛紛聚攏過來摟住她,争先恐後地喊着“媽媽”。

這裡是第六屆全國巾帼志願服務十大感動人物——陳玉文的家,也是滏陽營村的“愛心小屋”。“這些孩子來自周邊的村落,他們有的父母已故,有的父母在外打工,平時就是跟着爺爺奶奶或外婆外公生活。”59歲的陳玉文說,“這些孩子在成長中将面臨不少困難,作為‘愛心代理媽媽’,我要把他們缺失的母愛補回來。”

2009年,磁縣婦聯開展“愛心代理媽媽”結對幫扶留守、困境兒童工作,當地教師陳玉文第一個報名參加。“我的教學任務挺重,但一想到那些沒有父母疼愛的孩子,作為一名母親,我非常想為孩子們做點什麼。”陳玉文說。

經磁縣婦聯介紹,陳玉文于當年結識了她的第一個“孩子”——玲玲,一名孤兒,長期與外婆生活在一起。農忙時節,玲玲外婆沒時間照顧她,陳玉文就把小玲玲接到自己身邊生活。幾乎每天,陳玉文清晨做好早餐才叫玲玲起床,還為她洗衣服,接送其上下學;周末帶玲玲逛公園、商場,買漂亮衣服……

一次次牽手、一句句叮咛、一聲聲鼓勵……玲玲在陳玉文的悉心照料下慢慢長大。當年9月16日,玲玲放學回來,悄悄地從書包裡掏出一枚草編戒指,歡快地說:“媽媽,祝您生日快樂!”

十來歲的孩子能記住非親非故者的生日,這意味着什麼?陳玉文明白,這是孩子對她的認可,那一聲“媽媽”更是發自内心的呼喚,它蘊含着無盡的熱愛、感激、依賴和信任。

建起188個孩子的“家”

從玲玲開始,陳玉文救助的兒童越來越多。為了讓他們有個活動場所,2011年,在磁縣婦聯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她改造裝修了自己家的5間房,建立成我市首家“愛心小屋”。

整潔的床單、溫暖的被褥、舒适的沙發,立櫃裡擺放着科普類和故事類書籍,牆上粘貼有學拼音、識漢字等卡通畫……在這間溫馨的小屋裡,陳玉文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每天為被救助兒童提供學習輔導和生活照顧。

在現場采訪時,記者見到講武城鎮滏陽營國小一年級學生小強。聊天得知,小強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陪伴他。剛上學那會兒,小強因秉性敏感又倔強,時常與同學鬧沖突。

“從去年9月份來到小屋,陳老師每天輔導我功課,周末還會做香噴噴的大鍋菜,或包上一鍋好吃的餃子……”小強說,在“陳媽媽”陪伴下,他變得愛說、愛笑、愛唱歌,大家都稱他是“陽光大男孩”。

這些年來,陳玉文從各級婦聯組織和民政、教育部門,以及中國小校等處搜集留守、困境兒童線索,然後入戶走訪、認真梳理,找到真正需要救助的兒童。

“在這間小屋,我已經連續救助了188個孩子,特别是第一批孩子,他們已經考上大學或走上工作崗位。比如玲玲,大學畢業後在石家莊一所較大醫院工作,經常免費為經濟困難的患者看病;考上黑龍江某大學的聰聰,立志要學好本領攻克癌症……”陳玉文感慨地說,“我經常把這些孩子比作被風刮‘歪’的小樹苗,隻要我扶一扶,用心呵護,他們就能長成參天大樹。”

愛心帶動一城溫暖

這些年來,陳玉文一心撲在“愛心代理媽媽”的事業上,對自己的家庭不能說沒有愧疚。家裡承包了占地10餘畝的櫻桃園,都是丈夫一人默默打理,從未麻煩妻子幫忙。

兒子陳貝貝大學畢業後在四川省成都市工作,每次回家探親時,都會幫忙輔導留守兒童做作業。“媽媽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多,我很心疼,等她‘跑’不動時,我會接過這一棒。”陳貝貝誓言旦旦地說。

現場還有4名志願者忙前忙後,與陳玉文一起照顧孩子們。“陳老師既要教書,又要照顧這麼多孩子,特别辛苦。我聽說這事後,就主動過來幫忙做飯掃地,看護孩子,有時候陳老師顧不過來,我就把部分孩子接到自己家裡照看。”滏陽營村村民、“愛心代理媽媽”孔祥芹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陳玉文身邊。這裡面,既有她曾經教過的學生,也有村民志願者、學校老師和愛心企業家。他們除了在“愛心小屋”做義工,還時常送來書籍、文具和衣服等。

“在陳老師的影響下,我市目前累計招募了2000餘名‘愛心代理媽媽’。”市婦聯主席張愛軍說,邯鄲留守、困境兒童的結對幫扶、關愛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拓展,希望更多人向陳玉文看齊,用實際行動當好這類兒童的成長引路人、權益守護人、未來築夢人。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玲玲、小強、聰聰為化名)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劉昆 黃濤 張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