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打仗,經常親率騎兵沖鋒,為什麼一點事都沒有?

作者:禾珯茬

武德四年(621年),唐軍将王世充給圍困在洛陽城内,切斷了他們的糧線,導緻洛陽成了一座孤城;窮途末路的王世充隻能向夏王窦建德求救。深知唇亡齒寒道理的窦建德,親率十幾萬大軍前來相救。

李世民打算在虎牢關狙擊窦建德,于是親自帶着三千五百名骁勇急弛虎牢關。

李世民打仗,經常親率騎兵沖鋒,為什麼一點事都沒有?

一、

三月二十六日,剛抵達虎牢關的李世民稍微休整下,就親率骁騎五百人出虎牢關偵察窦建德大營。

沿途分别留下騎兵,讓李世勣、程知節、秦叔寶分别率領,埋伏在道路兩旁;自己隻帶四名騎兵和尉遲恭繼續偵查,到了距離窦建德大營還有三裡的地方,兩人才與窦建德遊兵遭遇,敵軍以為他們是唐軍斥候,也懶得搭理幾人。

李世民看沒人搭理他,很不開心,拍馬往前走了幾步,對着敵兵大喊一聲:“嘿,我是秦王李世民。”

敵兵還一臉懵圈時,李世民又引弓射擊,箭響過後一員敵将應聲倒地。

此時,窦建德軍才反應過來,真的是李世民來了。很快,營中就沖出五六千騎兵追擊,大喊着“活捉李世民”。

跟在李世民身邊的四個騎兵早就吓傻了,見過不要命的,沒見過像李世民這麼不要命的。

四人趕忙護着李世民,叫李世民趕緊撤。李世民卻笑着說:“兄弟們在前面走,我自與尉遲恭殿後。”

于是,李世民和尉遲恭斷後,兩人邊撤邊拉弓射箭,但凡敢靠近他倆的,必被兩人的箭給射殺。李世民前後射殺數人,尉遲恭也殺了十幾人,敵軍不敢靠得太近,隻敢在遠遠的距離射箭。

李世民故意放慢速度引誘他們,将追兵給引到了埋伏圈中。早已埋伏多時的李世勣等人奮起砍殺,大破窦軍,斬首三百餘級,俘虜其骁将殷秋、石瓒等。

類似這樣的騷操作,在李世民的戰争史上是經常發生的。

李世民用兵極為謹慎,但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卻截然相反。幾乎每一次身臨戰場,他都會親率騎兵發起沖鋒,與敵軍短兵相接展開肉搏厮殺。

二、

那麼問題來了,李世民這麼不要命地親自沖鋒陷陣,為什麼一點事都沒有呢?

這就有些幸存者偏差的意味了,不是李世民一點事都沒有,而是他僥幸活了下來;但是,戰争留給他的傷痛卻是巨大的,以至于後半輩子都在承受着傷痛的折磨。

李世民受的傷有多嚴重呢?

《冊府元龜》裡有這麼一段記載:“帝為流矢所中,拔而複戰,沖突出其陣後,憤氣彌厲,手殺數十人,二刀盡缺,血流入袖,灑而複戰。”

這是李淵晉陽起兵時,跟隋朝名将宋老生打的一場惡戰。當時宋老生扼着進入關中的門戶,李淵想要進入關中奪取長安,就得先打敗宋老生才行。

李淵大軍攻打霍邑(今山西霍州市附近),隋将宋老生率領精兵兩萬堅守不出,攔住了大軍的去路。李淵大軍遲遲未能拿下宋老生,要命的是那幾天一直下雨,太原的軍糧無法運到,大軍已經處在糧盡的邊緣。

這種情況下李淵就打起了退堂鼓,打算暫回太原再圖謀舉事。

李世民堅決勸谏說,本來興起大義是為了挽救蒼生百姓,現在遇到小小敵軍就後退,恐怕自此以後不會再有人跟随了吧。

這一年,李世民剛滿18歲。

顯然,李淵被李世民給說動了。等雨停後,就發起對宋老生的總攻。

為了将宋老生誘出城來決戰,李世民隻率領幾個騎兵奔到城下,對着城上的宋老生舉鞭嘲諷,言語中也是各種諷刺。

宋老生好歹也是一員名将,被這樣一個乳臭未幹小夥子羞辱,果然就忍不住了,暴怒之下開門出兵,背靠城池紮陣。

于是,就有了《冊府元龜》裡的那段記載!

在那場戰鬥中,李世民身中一箭後,眼都不眨一下,直接拔出箭頭扔向敵軍,然後接着砍殺。一戰下來,砍死砍傷數十人,手中的兩把刀都卷刃了也沒停下來。

類似這種情況,李世民不知道經曆過多少次,受過多少次傷。那種身先士卒的做派,以及不要命的狠勁,都是從年輕時就養成的。

一直到登基前,但凡上了戰場李世民都是如此行事的。

李世民打仗,經常親率騎兵沖鋒,為什麼一點事都沒有?

三、

李世民打仗善于利用騎兵突襲,他本人也是經常帶頭沖鋒,這就導緻所騎戰馬損傷嚴重。我們可以從他騎過的戰馬受傷的程度,也能看出李世民到底有多猛、多不要命的。

昭陵六駿作為李世民的神駒,他們怎麼死的簡直就是李世民受傷的縮影。

李世民登基後,為了紀念六匹追随自己征戰疆場的戰馬,就讓當時著名畫家閻立本作畫,著名工藝家閻立德雕刻,樹立在自己陵園最北端。

這六匹神駒分别名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骠”、“青骓”、“飒露紫”。

先來說說唯一從戰場活下來的“白蹄烏”!

白蹄烏是昭陵六駿之一,長着四隻白蹄的純黑色戰馬,它為李世民與薛仁杲作戰時的坐騎,那是發生在武德元年(618年)的“淺水塬之戰”。

李淵剛剛稱帝,西北的薛舉、薛仁杲父子在金城(今甘肅蘭州)郡起兵,親自領10萬大軍,想趁李淵父子立足未穩奪取關中長安。面對強敵進攻,李淵隻能派李世民前去迎敵。

李世民到了前線,采用堅守不出的政策;雙方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杲的軍隊糧食吃完了,手下的将領士卒開始出現騷動。李世民看戰機已現果斷發起進攻,薛仁杲軍大敗潰逃。

為了徹底殲滅敵軍,李世民親率兩千名騎兵追趕,一晝夜奔馳二百多裡,把薛仁杲敗軍圍定在折慧城内,最終迫使薛仁杲率殘部開城投降。

此戰,李世民能晝夜奔馳二百多裡追擊敗軍,白蹄烏可是功不可沒的。

四、

“飒露紫”是李世民東征洛陽王世充的坐騎。

像一隻輕健飛奔的純紫色燕子

在“邙山之戰”中,李世民跟大部隊走散,隻有丘行恭一人緊随其後。

兩人騎馬邊狙擊追敵邊後撤,當時流矢亂飛,“飒露紫”在中了數箭的情況下,依然馱着李世民後撤。在斬殺數人後,兩人終于突出包圍圈跟大軍彙合。

回到營地,丘行恭為 “飒露紫”拔出胸前的箭之後,“飒露紫”才倒了下去,它是昭陵六駿第一匹倒下去的神駒。

後來,王世充被李世民打得隻能龜縮在洛陽城内,早已是彈盡糧絕了。此時,他隻能将希望寄托在河北的窦建德身上。窦建德在滅了孟海公後,就親率十幾萬大軍前來相救。

李世民就跟窦建德在“虎牢關”展開了決戰。

在“虎牢關之戰”中,李世民最先騎上“青骓”馬,這是一匹蒼白雜色駿馬。

當時,李世民親率領一支精銳騎兵,直入窦建德軍長達20裡的軍陣,左馳右掣;一場大戰下來,“青骓”身上中了五箭(前邊一箭,後面四箭)死在沖陣途中,箭都是從迎面射來的,足見它奔跑起來有多迅猛。

也能看出李世民是真的在不要命的往前沖鋒!

“青骓”傷亡後,李世民就換上了第二匹戰馬“什伐赤”,這是一匹來自波斯的紅馬。此戰,“什伐赤”也是身中五箭,倒在了沖陣途中。

在滅王世充和窦建德這一重大戰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傷亡三匹戰馬,才基本完成了統一大業。

“拳毛騧(guā)”是李世民平劉黑闼叛亂,在“洺水之戰”中騎的戰馬。這一戰打得相當激烈,“拳毛騧”身中九箭 (前中六箭,背中三箭),戰死在兩軍陣前。

試想一下,戰馬都傷亡了五匹,騎馬的人怎麼可能完全無事?

可見一到沖鋒時刻,李世民是多麼不要命的!

李世民打仗,經常親率騎兵沖鋒,為什麼一點事都沒有?

五、

跟李世民同時期的人,房玄齡活了70歲,高士廉活了71歲,蕭瑀74歲,唐儉78歲,虞世南81歲;還有尉遲恭74歲,李靖79歲,程咬金77歲,就連唐高祖李淵也活到70歲。

而李世民卻隻活了50歲!

晚年的李世民身體一直不好,這從他外出狩獵的次數變化可以看出來。

從貞觀十一年(637年)到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平均一年要外出狩獵1到2次,每次都收獲滿滿,說明這段時間他身體還是很健康。

從貞觀十七年開始,就很少看到李世民外出狩獵的記載了,從這可以看出他的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差。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親征高句麗回師途中,李世民就得了毒瘡化膿不能騎馬,宰相劉洎去看望後還擔心李世民會熬不過去。

後來,太子李治親自為李世民吮吸瘡膿,病才漸漸好轉。自此,李世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不得不将軍國機務全部委任太子裁決,自己則安心修養。

李世民人生的最後兩年,一直在終南山的翠微宮療養,可是療養來療養去,身體狀況反倒極速惡化,最後就病死在翠微宮裡。

這跟年輕時太拼、受傷多,應該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