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作者:曦言說

在中國的曆史上,能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皇帝很少,而李世民卻輕松獲得了這一美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文治天下,勸課農桑,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開創了“貞觀之治”,為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然而,世人的評價往往都是公平的,有褒揚就會有貶低,李世民也不能幸免。

關于他的負面評價,不外乎就是兵變玄武門,弑兄殺弟,逼宮篡位。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疑惑,李世民既然敢殺兄,為什麼到最後卻放過了李淵,難道是因為孝順?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當然不是,李世民之是以放過李淵,其實是因為沒法承擔這個後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玄武門兵變始末

一切還得從玄武門兵變說起。關于這一事件的發生,李世民其實也算是不得已而為之,雖說皇室無情,但如果不是非得二選一,李世民也不至于走上這條大不韪之道。

在玄武門兵變之前,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這兩兄弟的沖突早就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具體追溯起來,大概從李淵太原起義的時候,他就與這兩人結下了梁子。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當時,隋炀帝荒淫無道,百姓疲憊不堪,起義更是遍及全國各地,在此情況下,李淵看到了隋朝即将敗亡的征兆,便萌生了取而代之的念頭。

恰逢此時,李淵被任命為太原太守,有了屯兵的機會,于是,在李世民的提議下,他決定起兵以舉大事。

而在李淵起兵奪取皇位的過程中,李世民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他不但在戰争中屢立戰功,還赢得了極高的威望和聲譽。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最重要的是,受時局的影響,李世民的勢力和資源也在戰争中逐漸得到擴張,這使得他在朝廷中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強,對太子李建成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雖說自古立太子都是以嫡長子為先,可随着李世民的戰功和威望見長,他自然是不會委身于樣樣都不如自己的李建成。

而對于李建成來說,就算李世民願意,他也不會相信對方會甘心受自己驅使,是以,兩人對各自的不滿情緒也開始越積越深。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後來,李淵平定天下,徹底穩坐皇位的時候,以李世民和李建成為首的兩派人正式開始了權力鬥争,而在玄武門兵變前,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的沖突也到了不可轉圜的地步。

多次被太子派的人聯合起來排擠和陷害的李世民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便伏兵于玄武門,殺死了來皇宮議事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并派兵控制了皇宮大内。

随後,太子府的翊衛車騎将軍馮立、護軍将軍薛萬徹、車騎将軍謝叔方等人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的兵馬開始反攻玄武門,卻在看到秦王府大将尉遲恭手裡提着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後,便立刻潰散,不堪一擊。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緊接着,李世民掌握了實權,進宮逼宮,順利被立為太子。兩個月後,李淵禅讓皇位給李世民,即唐太宗,開啟了長達23年的“貞觀之治”。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李世民已經背負了殺兄的名聲,到最後奪權的時候卻獨獨放過了李淵呢?

情義與利益的權衡

李世民放過李淵其實有多層原因,其中一部分原因确實有父子之情的牽絆,這一點從玄武門兵變後李世民的反應就可以看出。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據說,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入宮後曾哭着向李淵認錯,這樣看來,他雖然是個有決斷力的君主,但也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不然也不會對自己的行為産生愧疚之情。

從這個角度看,他不願意對李淵下手也算是情理當中了。

不過,這并不是李世民未動殺心的全部原因,還有一部分是出于利益方面的考慮。

首先,是出于道德和倫理角度的考慮。在古代,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人有着嚴格的“天地君親師”的信仰,這種信仰中包含了對家庭關系特别是父子關系的尊重和維護。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而李淵對李世民來說,既是“君”,又是“親”,一旦李淵被殺,那李世民将會被視為背主弑父的大逆不道之徒。

如果一個君王嚴重違背傳統的思想倫理,自然難免造成民心大亂、政局不穩的局面,是以出于這種考慮,李世民也不敢殺了李淵。

其次,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慮。李淵作為大唐的開國皇帝,其地位崇高,背後的能量和利益團體力量驚人,李世民雖然手握重兵,卻也不敢輕易和李淵身後的勢力對抗。

而如果殺害李淵,那将會帶來更大的政治動蕩和權力鬥争,這對李世民來說是很不利的。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最後,是從威脅系數的角度考慮的。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後已經掌握了主要的政權,殺害李淵對他來說并沒有實際的利益。

相反,如果保留李淵的皇位,不但可以讓他以合法的身份繼承皇位,堵住悠悠衆口,還能避免引起更大的政治動蕩。

是以,從這幾個角度看,李世民不殺李淵的原因确實是利大于情的。

這個判斷可不是空穴來風,李世民登基後的種種行為表示,他确實算不上是個有情的君主。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無情的帝王權術

除了玄武門兵變這件飽受非議的事件外,李世民還有一件被诟病的事情,那就是在殺了李元吉後,竟然将李元吉的正妻楊妃納入了自己的後宮。

據野史記載,楊妃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少有的美女,“玉貌雪膚,眉目如畫”就是史書中對她的描述,可見所言不虛。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以為,李世民将楊妃納入後宮,完全是被欲望主導、貪戀其美貌才有的行為。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李世民這麼做也不排除這個原因。

但大家不要忘了,他可是皇帝,在唐朝時期,特别是在皇室和貴族階層,婚姻很多時候并不隻是基于愛情,還有政治、權力、家族利益等因素的影響,李世民作為一國之君,他的婚姻自然也不能免俗。

而楊妃除了貌美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隋朝宗室之女的身份。

楊妃有弘農楊氏的強大背景,李世民娶了她,就可以加強與弘農楊氏的聯系,進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李世民殺兄,為什麼卻不敢殺了李淵?因為後果李世民承擔不起

是以,他娶楊妃,其實也是一種政治手段,即通過聯姻來鞏固自己的權力,穩定政局。

一個為了權力弑兄殺弟、甚至連弟媳都能迎娶的君主,怎麼可能被區區的父子之情牽絆?

這樣看來,李世民不殺李淵的原因确實是很理性的,比起弑父的難過情緒,他更多考慮的還是這件事背後所要承擔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