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作者:蔡醫生健康雜談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援。

在一間普通的社群醫院裡,李大媽,68歲的退休工廠勞工,坐在挂号室的長椅上,拖着沉重的步伐,她剛吃完午飯。

李大媽最近幾個月總是飯後感覺腹部不适,需要頻繁上廁所。進入咨詢室,李大媽由一位精力充沛的年輕醫生迎接。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該醫生,名叫張浩,是一名資深的胃腸科醫師,盡管年輕但已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他仔細詢問了李大媽的具體症狀,并立刻安排了幾項關鍵的診斷測試。

“最近幾個月,你這症狀有什麼變化嗎?”張醫生一邊檢視電腦上的資料,一邊問道。李大媽苦笑一下,說道:“哎,老了,身體這壞病就來了。最近感覺越來越頻繁,特别是吃完飯後,我總是覺得肚子不舒服,上廁所的次數也比以前多了。”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一連串的醫療檢測後,包括血液分析和結腸鏡檢查,結果揭示了李大媽體内的病情——她處于腸癌的初期階段。

得知診斷結果後,李大媽顯得有些沮喪,但張醫生迅速安撫她:“李大媽,雖然是腸癌,但我們發現得早,治療起來會有很大的希望。”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張醫生接着解釋了腸癌的一些常見症狀,他說:“腸癌初期可能不會有太明顯的症狀,但是随着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出現便血、便秘或者腹瀉、腹痛等症狀。像您這樣,飯後經常感到需要上廁所,這也是警示我們需要進一步檢查的信号。”

在接下來的幾周内,張醫生為李大媽制定了一個詳細的治療計劃,包括手術和後續的化療。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同時,他還講述了其他一些類似的病例,以幫助李大媽更好地了解她的狀況和治療的必要性。

“例如,去年我們醫院治療了一位和您年齡相仿的患者,也是因為類似的症狀來就診。經過及時的治療,現在他的健康狀況已經大有改善。”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張醫生進一步解釋說,患上腸癌與多個因素息息相關,這包括了個人的飲食模式和整體生活習慣。他強調,雖然遺傳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腸癌的風險,但是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

治療過程中,李大媽漸漸感受到了醫療團隊的專業和關懷,她的心情也逐漸明朗。盡管面對癌症的治療既漫長又艱難,但她學會了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幾個月後,李大媽手術很成功,化療雖然辛苦,但她堅持下來了。在整個過程中,她的家人給予了巨大的支援和鼓勵,使她的恢複之路不再孤單。

在這段治療期間,張醫生時不時地與李大媽讨論關于健康的小知識,尤其是關于飲食和日常活動的調整。他指出,改善飲食結構,增加纖維的攝入,減少紅肉和加工肉的消費,都是降低複發風險的有效方法。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李大媽,規律的身體鍛煉不僅能提升您的日常生活品質,還有助于降低癌症再次發生的風險。” 張醫生邊審查李大媽的康複進展邊向她提供這些實用的健康建議。

在一次複查中,李大媽興奮地與張醫生分享她的變化:“張醫生,我現在感覺比以前精神多了,肚子也不那麼疼了,整個人都輕松多了。”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治療結束後的一年,李大媽的定期檢查結果顯示,她的身體狀況穩定,無明顯異常。這給了她更多的信心和動力,繼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即使面對如腸癌這樣嚴峻的診斷,通過早期發現、适當的治療及積極的生活方式調整,患者依然可以期待生活品質的改善和疾病的有效管理。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關于腸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讨論!

68歲大媽每次飯後就想上廁所,确診腸癌,醫生:這3個表現要警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