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月社融增量為何出現罕見負增長

4月社融增量為何出現罕見負增長

經濟觀察報

2024-05-12 14:03釋出于北京經濟觀察報官方賬号

4月社融增量為何出現罕見負增長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2024年5月11日,經濟觀察網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統計資料和社會融資規模(下稱“社融”)資料整理發現,4月新增人民币貸款7300億元,同比多增112億元;4月社融增量為-1987億元,去年4月社融增量為1.22萬億元。

受社融等因素影響,貨币供應量增速下滑。4月狹義貨币(M1)同比下降1.4%,廣義貨币(M2)增長7.2%,處于曆史低位。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本次貨币供應量的下滑主要是監管對部分不合規的存款産品“擠水分”,也和目前财富管理方式更加多元有關,不能片面解讀為金融支援實體經濟能力下降;恰恰相反,對于存款的監管反而有助于資金活化,有助于金融更好地支援實體經濟修複發展。也有學者分析認為,在提振市場信心和預期方面,還需加快采取更多的有力措施。

4月金融資料出現波動社融現負增長

央行資料顯示,2024年前四個月社融增量累計為12.73萬億元,2024年一季度社融增量累計為12.93萬億元。是以,4月社融增量為-1987億元。

社融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内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額。包括企業債券、政府債券等直接融資,以及人民币貸款、外币貸款等間接融資。

從社融分項來看,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彙票等拖累了4月的資料。4月政府債券淨融資負增長984億元,比2023年4月少增5532億元。

明明認為,政府債券規模下滑,因為國債和地方債發行較緩。考慮到土地出讓金下滑、專項債發行進度偏慢、地方财力有限等因素,後續政府債融資将有所加快,預計對社融也将有明顯提振。

4月,企業債券融資新增規模493億元,同比少增2447億元。未貼現承兌彙票減少4486億元,同比多減3141億元,主要受銀行票據沖量以及企業開票意願下滑所緻。

人民币貸款資料(又稱信貸資料)方面,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月為傳統信貸小月,2024年4月新增人民币貸款約7300億元。不過從信貸結構來看,票據沖量現象明顯。

4月企(事)業機關貸款增加860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10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10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8381億元。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4月企業貸款需求季節性走弱,但對公中長貸投放維持穩定,仍為支撐新增信貸的重要力量。在需求限制下,為穩定信貸投放節奏,部分銀行仍有沖票填規模需求。

居民貸款(又稱住戶貸款)出現負增長。居民貸款主要包括消費貸、經營貸等短期貸款,和住房按揭貸款等中長期貸款。4月居民貸款減少5166億元,比2023年4月多減2755億元。其中,居民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分别減少3518億元、1666億元。

貨币供應量增速下滑

融資需求放緩,帶動貨币供應量減速。4月末,M2餘額301.19萬億元,同比增長7.2%。M1餘額66.01萬億元,同比下降1.4%。M1同比轉負,M2同比下滑至曆史低位。

目前大陸的貨币分為M0、M1、M2三個層次。M0,即我們常說的“現金”,最活躍,流動性也最高;M1,是M0加上流動性稍弱一點的機關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流動性更弱一些的機關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是以,M1被稱為狹義貨币供應量;M2是廣義貨币供應量。

明明表示,貨币供應量增速的明顯下滑,主要原因是4月以來,在季節性因素以及手工補息受到嚴格監管的背景下,許多存款資金轉移至銀行理财等資管産品。從各部門的存款變化來看,4月居民存款同比多減約6500億元,企業存款同比多減約1.7萬億元,政府性存款同比少增約4000億元。居民和企業存款減少印證“存款搬家”的現象,而财政存款同比少增主要源于政府債發行程序偏緩,考慮到政府債融資較去年同期減少5500億元,側面反映目前财政支出節奏可能邊際有所放緩。

4月末,M2和M1增速的“剪刀差”有所擴大。溫彬認為,M2增速有所放緩,但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貨币供應量增速放緩受到多重因素綜合影響。一是年初以來債市走牛提振理财等資管産品收益率,銀行存款向理财等分流。二是監管部門加大對資金空轉套利、銀行手工補息等行為的規範,擠出部分虛增的存貸款水分。三是優化金融業增加值核算,個别地方政府通過擴張存貸款提高金融增加值的動力明顯減弱。未來幾個月,伴随實體經濟融資需求逐漸向好、政府部門融資加快以及債市逐漸回歸基本面邏輯,貨币供應量增速應将有所企穩。

檢視原圖 48K

  • 4月社融增量為何出現罕見負增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