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行報告:什麼是錢,錢去哪,錢在哪?

央行報告:什麼是錢,錢去哪,錢在哪?

人民網

2024-05-12 09:47釋出于北京人民網官方賬号

人民網北京5月12日電 (黃盛、實習生張欣怡)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釋出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在回顧今年以來政策成效、分析目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同時,解釋了“什麼是錢”,并通過分析銀行存貸款流向,用資料解答了“錢去哪,錢在哪”的問題和市場關于“為什麼金融和經濟資料走勢會不一緻”的疑問。

什麼是錢?

報告認為,所謂的“錢”,實際上就是貨币。根據大陸的定義,貨币供應量是全社會的貨币存量,是某一時點承擔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總和。

目前大陸的貨币分為M0、M1、M2 三個層次。M0是人們常說的“現金”,流動性最高;M1是 M0 加上流動性稍弱的企事業機關活期存款;M2,是M1 加上流動性更弱的企事業機關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

央行資料顯示,今年3月末,M2餘額249.77萬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0.3個百分點;M1餘額64.51萬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2.4個百分點;M0餘額9.51萬億元,同比增長9.9%。今年一季度淨投放現金4317億元。

錢去哪?

近年來,大陸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增強,貸款持續較快增長,存款明顯增加,目前大陸貸款餘額近 250 萬億元、存款餘額近 300 萬億元,“錢去哪,錢在哪”的問題備受各界關注。

報告表示,由于 M2 可以通過貸款等管道派生,是以可以通過銀行資産端分析“錢去哪”。

從“錢去哪”角度看,貸款主要投向了企業和實體經濟的供給端。

分部門看,3 月末大陸企事業機關貸款、住戶貸款分别達 163 萬億元、81 萬億元,分别占全部貸款的66%、33%,企業仍是貸款的大頭。也即,貸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援企業擴大投資和生産、居民購房和消費。

分期限和行業看,目前大陸中長期貸款占比超過三分之二,基建、房地産、制造業等重資産行業約占全部貸款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費貸款占比不足 10%。實體經濟供給端和投資領域融資相對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費仍有較大增長潛力。

錢在哪?

報告認為,通過銀行負債端的存款統計可以展現出“錢在哪”。

從“錢在哪”角度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門。在經濟循環的過程中,如果銀行還在擴張資産、貸款仍在增加,錢不會從實體經濟中減少,也不會消失,隻是随着企業投資生産、居民消費、财政收支,在企業、居民、政府等部門間轉移。

2024年3月末,在大約296萬億元的存款總盤子中,居民、企業、政府各占49%、27%、14%,分别較疫情前的2019年上升7.1個、下降4.2個、下降3.3個百分點。

報告表示,貸款主要投向了企業,通過各類支出會展現為居民存款,但由于居民消費有待恢複、總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門,沒有進一步通過居民部門支出轉化為企業存款。同時,企業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趨勢加劇。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 2017 年的“六四開”升至目前的“七三開”。

此外,表記憶體款和表外資管産品等各類資産的回報率出現相對變化,影響了居民風險偏好和投資行為,居民會相應調整資産配置,這也是影響居民存款占比的重要因素。

金融支援質效提升

近年來,随着大陸經濟轉型更新和高品質發展,大陸信貸增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趨于弱化。業内市場對于“為什麼金融和經濟資料走勢會不一緻”的讨論,也備受關注。

“龐大的貨币總量增長放緩,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力度減少,反而是金融支援質效提升的展現。”報告認為,分區域看,各地區貸款增速與經濟增速也無必然聯系,比如2023年某地區貸款平均增速為11.4%,GDP平均增速為5%;而另一地區貸款平均增速僅3.3%,但GDP平均增速也有4.8%。一些省份貸款增長較快,但未有效帶動經濟增長;還有一些省份以較低的信貸增長支援了較快的經濟發展,資金使用效率卻在提升。

“大陸信貸總量已從過去兩位數以上的較高增速放緩至個位數,但這不意味着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減弱。”報告表示,主要原因有經濟結構調整、轉型更新在加快推進;當信貸存量規模比較大時,繼續增加信貸投放的邊際效果遞減;直接融資具有良性替代效應。

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向人民網記者表示,經濟結構調整說明經濟增長對信貸的依賴度下降;增加信貸投放的邊際效果遞減,包括當貸款投放超過實體經濟真實有效的融資需求時,不僅會使得低效企業長期占用信貸資源、難以出清和優勝劣汰,低價惡性競争拖累經營高效企業,也容易造成部分企業借助自身優勢地位,将低成本貸款資金用于購買理财、存定期,或轉貸給其他企業,帶來企業資金空轉套利問題。最後是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等直接融資方式對銀行貸款形成一定替代等。

王青告訴記者,報告在談到下一階段貨币政策主要思路時強調了“穩健性”這意味着接下來貨币政策操作會繼續堅持漸進調整節奏;其次,報告還明确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緻性”,說明貨币政策将進一步與财政政策、産業政策等加強協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