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法談妥18項協定,不到24小時,美再次釋出對華禁令

作者:十月航迹

中方高層訪歐,中法迎來合作蜜月期,這讓拜登政府徹底破防。根據央視新聞的報道,5月7日,中法兩國共簽署18項合作協定,涉及航空、農業、人文、綠色發展、中小企業合作等多個領域。

與此同時,在人工智能、農業交流合作、生物多樣性、中東局勢等領域,中法也達成多項共識。繞過美國談合作,法國為更多歐洲國家獨立自主對外交往做出了表率,也讓美國整合歐盟孤立打壓中國的計劃徹底破裂。氣急敗壞的拜登政府終于坐不住了,就在中法簽約合作不到24小時,美國政府再次對華釋出禁令。

中法談妥18項協定,不到24小時,美再次釋出對華禁令

從法國政府接待中國高層的整體規格和細節上,就足以看出法國對中法合作的高度重視。尤其是雙方一系列合作意向達成之後,為了展現出合作誠意和東道主的待客之道,馬克龍特别安排将會議地點設在自己的第二故鄉比利牛斯,兩國高層相聚“牧羊人驿站”,更是在中法外交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雖然說中法之間近年來也存在着一系列沖突和分歧,但從曆史發展的潮流來看,中法兩國戰略相向的事實不容改變。自1964年中法建交以來,兩國關系一直穩中有進。而對于法國來說,和中國的長期友好交往,也是打破美國霸權,實作法國外交獨立與決斷的重要舉措。因為法國在歐盟體系中影響力巨大,也是歐洲大陸闆塊舉足輕重的大國。

中法談妥18項協定,不到24小時,美再次釋出對華禁令

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消耗,法國的工業實力遭遇重創,國家實力持續衰弱,随着西方權力重心向美國遷移,法國也和歐洲其他國家一樣,不得不屈服于美國。借助北約的軍事威懾,美國不僅掌控了世界霸權,也獲得了整個歐洲的話語權。盡管曆屆法國上司人都有重制“拿破侖時代”法國榮光的夢想,但在美國權力全面滲透進入歐洲大陸的背景下,法國隻能保持隐忍。

尤其是馬克龍擔任法國總統以來,法國政府開始在多個領域反對美國對歐洲的幹涉與掌握。以俄烏戰争為例,馬克龍看似是堅定的挺烏派,還公開表示要對俄開戰,但他根本的目的是借助“挺俄”這杆大旗脫離美國的掌控,進而帶動更多歐洲國家走獨立發展的道路。在近日普京總統的就職典禮上,因為受到美國的施壓,歐盟大多數國家都沒有派出代表出席,而馬克龍卻堅持派出代表出席,不僅給足了普京面子,也用實際行動打臉美國政府。随着法國和美國的沖突持續激化,馬克龍也急需尋找外部力量進行合作。此前,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後滿載而歸,這不由得讓馬克龍開始重新審視對華關系。

中法談妥18項協定,不到24小時,美再次釋出對華禁令

從根本上來說,和法國一樣,中國同樣是歐亞地緣主要參與方,也足以成為法國在西方體系内平衡美國影響的合作夥伴。當下,中國在複興的過程中,已經重新回歸全球博弈舞台,中美博弈更是成為主旋律,在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的問題處理上,中國不僅展示了大國應有的責任擔當和格局,也堅定地與美國展開鬥争,這一切都被馬克龍看在眼中。是以,此次中法外交盛事,也被馬克龍視為挑戰美國霸權的一次重要契機。

此前,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已經讓拜登政府表示不滿,如今,中法之間也進入了友好合作的正軌,這讓拜登政府的危機感進一步加深。畢竟,在英國脫歐後,法國和德國已經成為歐盟國家的領頭羊,其一舉一動都影響着歐洲對外政策走向。于是乎,美國政府再度動用制裁大棒,對中國的AI産業痛下殺手。表面上來看,美國政府是對美國企業英特爾、高通施壓,禁止兩大巨頭對華出售高端晶片,實則這一舉動就是殺雞儆猴,希望給法國在内的歐洲國家施壓。殊不知,美國這種以零和對抗做法限制中國科技産業發展的做法,根本不得人心,中方合作共赢的政策已經赢得了法、德等衆多歐洲的國家的肯定與支援。即便美國繼續橫加幹涉阻撓,中國在歐洲的“朋友圈”也将持續擴容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