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防止玉米早衰?

作者:老周說三農
如何防止玉米早衰?

玉米早衰現象經常發生的,玉米是大陸主要的糧食作物,由于其适應性強,是以在大陸的大部分地區都廣泛種植,玉米容易種植,好管理,産量高。玉米生長由于後期脫肥、氣候幹旱或者病蟲害的原因,進入乳熟以後,就會出現中、上部的葉片發黃枯萎、包裹果穗的葉片松散下垂,靠近地面的莖杆變軟易折斷,地下部根系死亡,玉米粒發育不良的現象叫玉米早衰。這個時間正值大量光合作用産物向籽粒中轉運和積累,根葉過早衰亡,嚴重影響光合作用産物的制造、運輸和積累,往往造成玉米籽粒不飽滿,粒重減輕。如果玉米早衰後若不及時進行防控或防治不當,減産能達到15%以上。玉米種植戶在種植玉米過程中,需要重視預防早衰的出現,避免減産減收。本文将重點探讨玉米早衰發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如何防止玉米早衰?

一、引起玉米早衰的主要因素

1、後期脫肥:玉米乳熟以後是玉米需肥的高峰期,如果土壤肥力不足又不能及時追施化肥,那麼玉米就因栽培條件不良而發生早衰。

2、幹旱:玉米是需水比較多的作物,玉米乳熟以後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如果天氣幹旱不能及時澆水,就要影響玉米根系的發育和吸收養分的能力,植株便會細弱枯黃,造成減産。

3、病蟲害:玉米大、小葉斑病的危害,大斑病在玉米葉片上出現青褐色水漬狀斑點,以後擴大為周圍綠暗褐色,中部淺褐色黴層,在後期嚴重時,病斑縱裂交錯蔓延使葉片青枯而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小斑病在玉米抽雄開花時發生比較多,嚴重時葉片枯死。

二、主要防治措施

1、選用青稈黃熟抗早衰的品種,這類品種在後期中、上部葉片仍然保持綠色,葉片壽命較長,能制造更多的光合産物向籽粒運輸,保證灌漿過程中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運向籽粒,即使這樣嗎達到生理成熟(籽粒成熟、苞葉變黃)時,早、上部葉片仍然有較大部分保持綠色。購買玉米種子時,選擇适合當地種植的玉米品種,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能夠預防玉米早衰的發生,以達到高産穩産的目的。

二、補施粒肥,玉米進入乳熟以後,出現中、上部葉片變化黃,逐漸枯萎,地下部根系逐漸死亡的現象就是玉米早衰,這個時間正是大量光合作用産物向籽粒中轉運和積累,根葉過早衰亡,嚴重影響光合作用産物的制造、運輸和積累,往往造成籽粒不飽滿,粒重減輕,引起玉米早晨衰的主要原因是後期脫肥。是以,在玉米吐絲初期,每畝用4—5公斤尿素追施,或者用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措,尤其是生育期長的品種或者砂性土更用補施粒肥,以防止根葉早衰,保證灌漿成熟的正常進行。

三、病蟲害防治,針對玉米病害,以提前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能拌種預防的提前拌種,拌種不能預防的,在發病初期要及時噴施殺菌劑進行防治。大小斑病防治措施,主要是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清潔田園,拔除病株。發病後,及時用50%退菌特0.5公斤對水400公斤,或者用50%稻瘟淨乳劑0.5公斤對水250—300公斤,每畝噴灑藥液75—100公斤。

四、抗旱排澇:玉米生育後期遇到幹旱和過澇都會引起根葉早衰,如果田間出現了幹旱,要及時灌水,在雨水比較多的季節,由于雨水過多,玉米根系會因缺氧受到損傷,造成早衰的發生,幹旱澆水,大雨過後應注意進行排澇。

如何防止玉米早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