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樂事一口氣上新七款“華夏風光限定罐”,加速滲透出遊場景

作者:小食代

作者:小食代

來自文旅部的資料顯示[1],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國内旅遊出遊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随之水漲船高的,還有各種旅行場景消費。在相關話題的讨論中,我們還留意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樂事薯片。

為緊抓國人出遊的熱度,聚焦多彩地域文化,近日樂事推出了七支以國内熱門景點為罐身設計支點的「華夏風光限定罐」,并于五月初線上下3處熱門景點打造巨型薯片罐雕塑群的打卡裝置,吸引大量遊客駐足打卡。樂事希望,通過與地域文化緊密結合,進一步深化出遊場景下的消費者心智。

樂事一口氣上新七款“華夏風光限定罐”,加速滲透出遊場景

限定罐亮相全國

樂事長期深耕中國市場,在旅行場景中的滲透已然收效顯著。作為中國消費者高頻選擇的“旅行搭子”之一,無論是舟車勞頓時補充能量、解決小餓小饞,還是旅伴聊天時的随手分享,亦或是在景區裡安逸享受美味與快樂......樂事憑借其罐裝薯片輕巧便攜易分享的特性、多種口味的滿足度,和強大的管道能力,幾乎可對旅途中的所有環節進行全覆寫,也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此次五一假期來臨之際,樂事借勢出遊高峰,推出「華夏風光限定罐」,選擇其經典且受消費者喜愛的七款口味,将中華大地上各具特色的景緻與風情印于罐身,讓樂事薯片在出遊場景中形成更深刻的産品認知。

樂事一口氣上新七款“華夏風光限定罐”,加速滲透出遊場景

七款「華夏風光限定罐」的罐身上分别印有陝西西安的鐘樓、河北秦皇島的山海關、江蘇蘇州的寒山寺梵音閣、山西晉中的平遙古市樓、河南洛陽的明堂天堂、福建廈門的鼓浪嶼八卦樓與貴州黔東南的肇興侗寨鼓樓。

這七大風光,不僅橫跨大江南北,将坐落在遼闊中國疆土中聞名遐迩的各地代表性建築聚于一堂,更爍古耀今,讓中華大地上熠熠生輝的曆史名城名迹躍然罐身上,借助地域文化打造獨一無二的包裝設計。而不同的城市地标,也展現出多元而廣博的中國地理風貌與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産品包裝創新的同時,樂事還在陝西西安、山西平遙、河南洛陽三地地标景區打造巨型薯片罐雕塑,面向消費者開展線下打卡互動活動。

一方面,通過産品、打卡裝置與地标建築的遙相呼應,讓遊玩的消費者們沉浸式感受與名勝古迹同框的奇妙體驗;另一方面,深入景區的打卡站也讓樂事與出遊場景深深綁定,讓消費者在遊玩中真切享用樂事帶來的美味薯片。

樂事一口氣上新七款“華夏風光限定罐”,加速滲透出遊場景

在這一系列的産品創新與營銷動作背後,是樂事對中國本土文化以及大衆消費趨勢和精神訴求的敏銳洞察。近年來消費者的出行需求不斷增加,各地文旅熱潮持續升溫,消費者對于華夏大地的風光也持有更強烈的期待和探索欲。

基于此,樂事在五一這個出遊小高峰推出「華夏風光限定罐」系列産品,不僅能夠以各地風光以及豐富多元的地域文化吸引全國範圍的消費者,更有利于深化産品與出行場景的綁定,強化消費者的品牌認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華夏風光限定罐」在全國多地同步上架銷售,并線上下合作的銷售管道鋪設限定貨架擺放樣式(POSM),以期用區域特色帶動全國更廣泛消費者的關注與購買,以鮮明的産品特色吸引消費者,擴大産品輻射範圍,進而達到一定程度上的銷量增長。

樂事一口氣上新七款“華夏風光限定罐”,加速滲透出遊場景

本土化創新

作為深耕中國市場本土化創新的知名零食品牌,樂事的“懂中國”展現在方方面面。多年來,樂事始終堅持探索本土文化,緊抓社會熱點和公衆情緒,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不斷為使用者帶來優質體驗。

近年來,中國消費者的文化自信與地域自豪感不斷增強,面對不斷崛起的文旅新星,和不斷下沉的潛力市場,樂事也深入挖掘區域文化,與産品進行結合創新。例如此前以山東臨沂炒雞、河北保定驢肉火燒等地方特色美食文化為靈感推出的各色區域限定系列薯片,就是其中的優質案例。

去年,樂事更近一步挖掘文化魅力,聚焦貴州本土文化語境,結合當地非遺技藝,打造貴州文化罐,揭開中國傳統非遺背後的文化力量與人文情懷,共鳴本土民族文化自豪感,也讓樂事更具獨特的地域消費吸引力。

樂事一口氣上新七款“華夏風光限定罐”,加速滲透出遊場景

此次推出的七款樂事華夏風光限定罐不僅是本土化政策的再次創新,也是樂事對于地域文化探索的有力延續。

通過從産品到内容的全方位呈現,樂事充分發揮其在年輕人之中的影響力,進一步賦能文旅,而在國潮之風正勁的當下,樂事此舉又将年輕一代對于中國傳統曆史文化與地域風貌的自豪感進一步激發。讓潮流與傳統,讓文化與玩樂,在此刻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我們期待樂事未來繼續挖掘中國地域文化魅力,以更多創新為中國消費者的出遊帶來更多美味。

[1] 資料出處:《人民日報》微網誌:https://weibo.com/2803301701/503102091297032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