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差別?炎黃子孫要了解

作者:中國非遺之光

想必你一定聽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句話,和尚真的住在廟裡嗎?其實不然,和尚并不是住在廟裡。

我們也常常會說:“咱們去那個寺廟拜拜啊”,聽着挺順的,但其實,寺和廟并非一回事。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差別?炎黃子孫要了解

說起“寺”,我們馬上能想到少林寺、靈隐寺、寒山寺、白馬寺、栖霞寺這些。

提到“廟”,可能大家腦子裡浮現出的是關帝廟、孔廟、嶽王廟、龍王廟等。

大家發現寺和廟的差別了沒有?

“寺”裡供奉的是佛,如釋迦摩尼、觀音菩薩、彌勒佛等等,是以,本質上說,“寺”是一個佛教的場所。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差別?炎黃子孫要了解

而在“廟”裡頭,你可以拜到我們的老祖宗,還有一些古時候的大賢人,比如孔子、關羽、嶽飛等。除此之外,“廟”還有神仙住着,像是什麼财神爺啊,山神啊,龍王啊,都有專屬的廟。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差別?炎黃子孫要了解

是以說,其實“寺”和“廟”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供的東西和代表的意義是大不一樣的。

那為什麼咱們把供佛的地方叫做“寺”,但是供祖先、先賢和神仙的就叫“廟”呢?

佛教是在漢朝那會兒才來到我們中國的。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佛教還沒來的時候,咱們中國就已經有“寺廟”了。《一切經音義》裡面就說過:“寺,治也,官舍也。”

“寺”,其實就是官府,是辦公的地方。

像秦漢時期,好多政府機構都叫“寺”。比如“鴻胪寺”,就是接待外國人和少數民族朋友的地方;“侍中寺”,是皇宮裡的随從們工作的地方;“光祿寺”,那是管祭祀、宴會這些事兒的;還有大名鼎鼎的“大理寺”,就是負責審理案件的地方。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差別?炎黃子孫要了解

然後到了東漢時期,漢明帝讓蔡愔博士和他的弟子們去西域求取佛法。他們不僅抄回來了佛經42章,還邀請了迦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位高僧,來中國宣講佛教。

這兩位高僧騎着白馬,帶着佛像和佛經,跟蔡愔他們一起來到了洛陽,這也就是傳說中的“白馬馱經”。他們剛來的時候,先是住在了接待外賓的鴻胪寺。為了讓他們更好地傳播佛法,漢明帝還特意建了一個“寺”,就是以他們的白馬故事命名的“白馬寺”。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差別?炎黃子孫要了解

随着佛教的流行,“寺”這個詞也漸漸變成了佛教場所的通稱。

那麼“廟”呢,最開始,“廟”其實就是咱們用來紀念先祖,供奉牌位的地方。說起建廟,古時候可講究了,建造規模都得按規矩來,就像《禮記》記載的:“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帝王祭祖的地方特别氣派,大家都叫它“太廟”,其他的官員就弄個“家廟”。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差別?炎黃子孫要了解

說到“家廟”,其實跟“祠堂”差不多,都是供祖先的。祠堂這個東西是漢代開始流行的,特别是東漢末年,大家喜歡修祠堂來擡高家族地位,是以那時候祠堂特别多。

也是從漢代起,“廟”和“神社”就開始混在一起了,廟裡也開始拜神了,比如土地爺、财神爺、山神爺、龍王爺這些。還有啊,那些聲望高的文人武士,比如孔子、關公這樣的,人們也給他們建廟。

也是因為“廟”也能拜神,和供佛的“寺”挺像的。時間長了,大家就愛把“寺廟”兩字兒合一起說。

中國文化真的博大精深,每個漢字都有特别的寓意。

就像“寺、廟、觀、庵”這幾個字,每一個都有它自己的曆史和故事。今天我們提到了“寺”和“廟”,那“觀”和“庵”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差別,你知道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