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尚書房·社科三分鐘丨上城地名故事(96)王家井街:一口老井,一段記憶,一份清廉的傳承

作者:上城釋出
尚書房·社科三分鐘丨上城地名故事(96)王家井街:一口老井,一段記憶,一份清廉的傳承
尚書房·社科三分鐘丨上城地名故事(96)王家井街:一口老井,一段記憶,一份清廉的傳承

地名是一個地方曆史的記憶,也是特殊的文化符号,每個地名的由來,都蘊含着曆史的傳承和文化的精髓。上城區是南宋皇城的所在地,也是杭州文化遺産最豐富的區域,作為無數帝王将相和名人集中之地,上城區的不少地名都蘊含着豐富的曆史文化内涵,讓我們一同走進地名,看看地名背後的燦爛文化。

王家井街:一口老井,一段記憶,一份清廉的傳承

尚書房·社科三分鐘丨上城地名故事(96)王家井街:一口老井,一段記憶,一份清廉的傳承

“飲井水處話家常”,水井對于江南人家來說,有着别樣的意義。在杭州,數千口水井星羅棋布,散落在大街小巷間。這些水井是城市發展和變遷的見證者,也被視作“城市的眼睛”。

尚書房·社科三分鐘丨上城地名故事(96)王家井街:一口老井,一段記憶,一份清廉的傳承

在杭州市上城區彭埠街道,有一個地名叫“王家井”。相傳清朝嘉慶年間,此地缺乏飲水,百姓深受其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位姓王的善心人士出資開鑿了一口甘甜清冽、取之不盡的好井。為了讓周邊街坊鄰裡都能友善地取用井水,王家人立下了一個規矩:“井收勿幕”,即井口不需要用井蓋封閉。這一善舉赢得了大家的贊譽,久而久之,這個地友善被人們稱為“王家井”。

随着城市的發展,那口古井雖已消失,但“王家井”這個名字卻流傳了下來,成為這片土地的記憶。如今的王家井街,已經變成了一個充滿現代氣息的社群,其更是将這份清廉與善良的精神傳承下去。

尚書房·社科三分鐘丨上城地名故事(96)王家井街:一口老井,一段記憶,一份清廉的傳承
尚書房·社科三分鐘丨上城地名故事(96)王家井街:一口老井,一段記憶,一份清廉的傳承

走進王家井社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王家井廉政長廊。長廊前的木刻對聯,簡潔而深刻道地出了王家井人對清廉的了解:清廉不僅在于外在的表現,更在于内心的堅守與踏實的行為。這種理念已經深深地烙印在王家井人的心中,成為他們的行為準則。

在社群公園中,一朵紅豔豔的蓮花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它象征着清廉與純潔,與王家井社群的清廉文化主題相呼應。而在公園的一角,家風牆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上面曬出了百姓的家規家訓,講述着群衆身邊的家風故事。這些家規家訓不僅是家庭的傳承之寶,也是社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王家井社群還在小區綠地上布設了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景觀。這些景觀以荷葉荷花為元素,寓意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

王家井街,一口老井,一段記憶,更是一份清廉的傳承。

尚書房·社科三分鐘丨上城地名故事(96)王家井街:一口老井,一段記憶,一份清廉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