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新藥指數稍有企穩 成分龍頭表現各異丨公司研究

作者:第一财經廣播

5月6日長假結束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受節日期間利好影響,A股市場三大指數集體上漲,沉寂已久的醫藥闆塊也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其中創新藥闆塊全面走強,創新藥指數(931152)跳空高開并形成近7個點的缺口,至本周交易收盤亦尚未回補。當天盤面上,昭衍新藥領漲,艾力斯、康希諾跟漲,創新藥ETF(159992)市場熱度較高,盤中淨申購超8000萬份。

創新藥ETF(159992)全稱銀華中證創新藥産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為王帥和馬君,跟蹤的标的為中證創新藥産業指數(931152)。中證創新藥産業指數選取主營業務涉及創新藥研發的上市公司作為待選樣本,按照市值排序選取不超過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為樣本股,反映創新藥産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目前指數整體PE為44.92,前十大權重股分别為恒瑞醫藥(600276)12.5%、藥明康德(603259)6.93%、智飛生物(300122)5.35%、科倫藥業(002422)5.25%、泰格醫藥(300347);其餘6家分别為泰格醫藥(300347)、複興醫藥(600196)、華東醫藥(000963)、萬泰生物(603392)、人福醫藥(600079)和沃森生物(300142),權重從2.9%~3.9%。作為創新藥指數成分股的榜一、榜二大哥,恒瑞醫藥和藥明康德的業績表現卻有所不同,二級市場的表現也大相徑庭。

創新藥指數稍有企穩 成分龍頭表現各異丨公司研究

4月17日晚,恒瑞醫藥釋出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恒瑞醫藥實作營業收入228.20億元,同比增7.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02億元,同比增10.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41.41億元,同比增21.46%。公司也同時公布了年度分紅方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00元(含稅),加上回購合計分紅21億多元。

恒瑞同步釋出的一季報顯示延續了去年的業績增長态勢,一季度恒瑞醫藥實作營業收入59.9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6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14.40億元,分别增長9.20%、10.48%與18.06%。一季度恒瑞醫藥股價整體漲幅2.76%。

創新藥指數稍有企穩 成分龍頭表現各異丨公司研究

在兩份報表中,創新藥收入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年報顯示,随着恒瑞醫藥創新成果持續獲批,創新藥臨床價值凸顯,驅動收入增長。2023年公司創新藥收入達106.37億元(含稅,不含對外許可收入),雖然面臨外部環境變化、産品降價及準入難等因素影響,仍然實作了同比22.1%的增長。目前恒瑞已在國内獲批上市16款1類創新藥、4款2類新藥,同時臨床研發也加速推進,2023年,恒瑞醫藥有12項臨床推進至Ⅲ期,35項臨床推進至Ⅱ期,30項臨床推進至Ⅰ期,公司有90多個自主創新産品正在臨床開發,近300項臨床試驗在國内外開展。報告顯示,恒瑞醫藥2023年累計研發投入61.50億元,2024年一季度研發費用達12.20億元。

2023年恒瑞共14項上市申請獲NMPA受理,包括瑞卡西單抗、艾瑪昔替尼等新藥申報,以及氟唑帕利聯合阿帕替尼等新适應症申報。治療領域上,惡性良性腫瘤、自身免疫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血液疾病、疼痛管理等全面開花,藥物形式上,小核酸、PROTAC、核藥等均進入臨床階段。

創新藥指數稍有企穩 成分龍頭表現各異丨公司研究

作為創新藥的代表企業,在行業高景氣、高成長的帶動下,藥明康德股價曾在2021年7月份創下曆史高點,A股市值超過4300億元,上市以來至曆史高點的最大漲幅超過14倍,是同期A股市場少見的醫藥大牛股。但在經曆2021年的巅峰階段之後,CXO闆塊整體陷調整,藥明康德二級市場表現呈現逐級下調的趨勢。

3月18日,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603259)釋出2023年業績。資料顯示,2023年營業收入增長2.5%至403.41億元,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收入同比增長2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6.07億元,同比增長9%。營收增速降至上市以來新低,淨利潤增速降至四年來新低。2023年,藥明康德來自美國客戶收入為 261.3 億元,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産項目後同比增長42%,占總營收比重為64.82%,來自歐洲客戶的收入為47.0 億元, 同比增長12%,而來自中國客戶的收入為73.7 億元,同比僅增長 1%;來自其他地區客戶的收入為21.4 億元,同比增長8%。4月29日,藥明康德釋出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期營業收入79.82億元,同比下降10.95%,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收入同比下降1.8%;歸母淨利潤19.42億元,同比下降10.42%;歸母扣非淨利潤20.34億元,同比增長7.3%。

創新藥指數稍有企穩 成分龍頭表現各異丨公司研究

資料顯示,今年1月底藥明康德被卷入美國生物安全法案風波。藥明康德多次強調,公司在過去沒有、現在和未來都不會對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構成國家安全風險。從一季報可以看到,藥明康德來自美國客戶的收入49億元,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産項目後同比增長0.4%;來自歐洲客戶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3.9%;來自中國客戶收入15.9億元,同比下降 3.3%;來自其他地區客戶收入4.2億元,同比下降26.6%,一季度藥明康德股價整體跌幅36.53%。

券商研報表示,在經曆2023第四季度的反彈以後,市場配置醫藥倉位産生大幅下滑,與此同時申萬醫藥生物行業市值占比也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全市場寬基大幅降低醫藥倉位。從申萬醫藥二級行業來看,偏股型基金對醫療服務減倉較多,其次是生物制品、醫療器械等,化學制藥和醫藥商業變化較小。細分到申萬醫藥三級行業指數,減倉較多的是醫療研發外包、其他生物制品、疫苗、醫院等細分闆塊,原料藥、血液制品、線下藥店等變化不大,其中化學制劑和醫藥流通獲得小幅加倉的闆塊,說明化學藥尤其是創新藥闆塊更加獲得市場青睐。

作者:張曙

編輯:張添翼

監制:王俊稷

本文系“第一财經廣播”微信公衆号獨家内容,轉載前請聯系背景授權。本文涉及個股僅做參考,不推薦買賣,不對個人收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