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雲報道:59.5%增速拔得頭籌,超雲伺服器逆勢飛揚的秘訣

作者:科技雲報道

科技雲報道原創。

2023年,中國伺服器市場經曆了一場耐人尋味的變局。

全球經濟波動和中國市場不确定性的互相交織,讓整個伺服器行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IDC 2023第四季度中國X86伺服器市場報告》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x86伺服器市場的機關出貨量同比下降13.1%,即便是頭部伺服器廠商也無法獨善其身。

然而,一些前瞻性的伺服器供應商卻在困境中覓得了新機。IDC資料顯示,超雲無論從出貨量還是業務收入均穩居國産伺服器市場Top 10,并且以全年銷售額增速59.5%位居第一。

在這樣的逆境中,超雲反而跑出了加速度,強勢宣告着國産伺服器新勢力的崛起。這不禁這讓人好奇,超雲做對了什麼?其高速增長是否會重塑伺服器市場的版圖?

洞察AI趨勢,搶跑智算伺服器

伺服器作為數字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市場需求仍在持續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宏觀經濟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伺服器市場正在發生結構性的改變。

相較于通用伺服器市場走勢偏弱,近年來AI技術快速演進賦能各個行業,智能計算需求正在成為伺服器領域新的增長驅動。

一方面,國家已出台十餘項智算中心相關政策,大力推動智算中心發展;另一方面,ChatGPT及多模态大模型技術的爆發,使得各行業對智算基礎設施的需求迅速增加。

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将預算從通用伺服器轉移到AI伺服器。作為國内專業的算力基礎設施供應商,超雲的市場表現正好印證了這一結果,2023年其業務最大的增量就來自AI,加速計算産品銷量同比增長388%。

在超雲智算事業部總經理田鋒看來,AI可以開創下一個雲計算時代,為整個伺服器市場帶來10倍的增長。“2010年雲計算在國内剛起步,那時候中國伺服器市場大約200億規模,到了2023年已經達到2000億,整個市場漲了10倍。在AI時代,我們預估也将出現10倍的市場增長,達到20000億規模”。

超雲智算事業部總經理 田鋒

在準确的預判下,超雲早已布局AI伺服器領域。從2014年推出第一代GPU伺服器,到如今的智算伺服器,超雲AI系列産品已演進到了第四代。針對AI訓練、推理、圖形工作站、邊緣AI計算等不同場景下的算力需求,超雲已推出多個系列的智算産品。

這種多年自研的AI技術儲備,使得超雲斬獲了一批來自資料中心、網際網路及大模型等領域的頭部客戶。

比如,在西雲算力公司的人工智能專用智算平台項目中,超雲就提供了上千台高性能AI伺服器、高速存儲系統以及AI管理平台,為西雲算力公司新一代人工智能資料中心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算力支援。

不僅如此,超雲在AI伺服器上還有更為細緻的洞察。

目前,以大模型為主的AI算力需求主要來自于兩個環節:訓練和推理。在“百模大戰”階段,各家巨頭公司紛紛投入大規模的算力資源,需求主要來自大模型“訓練”,關注的是AI伺服器的性能群組網能力。

随着大模型走向垂直落地,AI應用逐漸成熟,大模型“訓練”需求也開始轉向“推理”,企業客戶更多關注的是AI伺服器的綜合性能,如機關能耗算力、時延、成本等。

這意味着企業AI基礎設施規劃在逐漸發生改變。據IDC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資料中心用于推理的伺服器的市場佔有率占比已達到57.6%,預計到2026年,用于推理的工作負載将達到62.2%。

基于客戶不同階段的需求,超雲有針對性地打造訓練和推理伺服器的競争力。尤其是在推理層面,超雲更是将其提升至公司戰略層面,立下了“推理之巅、超雲為先”的目标。

例如,在訓練階段,大模型面臨龐大叢集和高昂成本,搭建時涉及模型、晶片、網絡等多個環節,千卡叢集落地就可能遇到災難性的問題,嚴重影響大模型性能發揮。目前超雲是國内少有的能夠提供萬卡叢集落地的伺服器廠商,可以很好地配合客戶做好組網、性能調優,将訓練性能進行最高數倍提升。

在推理階段,超雲更是下足了功夫,将國内多個開源大模型和部分商業大模型做好适配,通過本地化部署進行參數調優後,直接為客戶提供對應大模型的高性能推理機,這種速度業内少有廠商能夠匹敵。

同時,針對軟硬分離、無專業機房、擴容困難等技術困擾,超雲還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出了AI大模型訓推一體機,通過一體機的高性能硬體底座和優化架構加速大模型的訓練過程,提高訓練效率,支援多種AI大模型場景需求。

超雲智算事業部總經理田鋒表示,如何提高訓練和推理産品的能效,是超雲AI伺服器發展的重點之一。為此,超雲還開創性地提出了兩個模型名額對AI伺服器進行測算:訓價比,可以将價格投入轉換成性能;訓效比,可以将能源投入轉換成性能,讓客戶清楚地看到AI伺服器的能效和投入産出比。

正是這種精細化的産品能力,讓超雲的AI伺服器極具市場競争力。在AI算力需求井噴的當下,超雲實作了價值超億元的 AI 伺服器批量傳遞,為客戶的業務落地提供了強勁的算力支撐。

提前布局,領跑信創和液冷創新技術

如今,智能計算不僅是對AI伺服器性能的考驗,也是對綠色節能水準的考驗。随着AI伺服器需求上升,功耗增加,液冷技術成為資料中心技術革新的下一個亮點。

IDC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液冷伺服器市場快速增長,達到1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8.6%。預計到2028年,液冷伺服器市場将達到102億美元。

不同于很多伺服器廠商近兩年才投入液冷技術,超雲很早就意識到了液冷的價值,2019年就開始提前布局,最初是基于超算的技術體系進行探索,随着AI趨勢的興起,研究重點很快轉向液冷AI技術上。

基于敏銳的行業洞察,超雲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冷闆式和浸沒式的液冷技術路線。

其中,冷闆式已基本成為現階段行業标配,當其他廠商還在讨論冷闆結構方式時,超雲已經具備了成熟的冷闆式技術,推出了冷闆式液冷伺服器、整機櫃液冷伺服器和液冷微子產品等系列産品。

在浸沒式液冷方面,超雲聯合北京化工大學和浙化院成立了電子裝置熱控聯合實驗室,研發新型液冷材料,以盡量降低浸沒式液冷成本,并盡早實作國産化替代。

此外,超雲還參編并釋出了《液冷式高性能計算機技術參考架構》和《高性能計算機浸沒式液冷系統技術要求》兩項标準,填補了高性能計算機領域液冷技術在設計、開發和應用等方面的空白,為冷闆式和浸沒式液冷架構及技術設計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據超雲智算事業部總經理田鋒介紹,通過超雲液冷産品,建立的資料中心PUE最高低于1.09,系統性的平均數字也實作了小于1.2的效果。

國内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在建設面向未來的資料中心時,就和超雲一起進行了液冷資料中心的規劃,使用者發現超雲液冷技術能更好地發揮伺服器的性能,讓資料中心節能增效,是以從小機房開始試點,最終擴充至整個資料中心。

目前,國内頭部科技零售公司的第一個資料中心液冷項目,同樣采用了超雲的液冷産品,且超雲是唯一入選伺服器廠商,可以說超雲液冷從産品到技術層面全面獲得了最終使用者的認可。

正是這種領先的技術能力,讓超雲有足夠的底氣與頭部伺服器廠商展開正面競争。IDC資料顯示,超雲在2023年強勢跻身中國液冷伺服器市場佔有率Top 6。

如果說AI和液冷是支撐超雲業務高速增長的兩大支柱,那麼信創則是超雲穩紮穩打、持續增長的“第三駕馬車”。

随着新基建加速推進和信創産業政策支援,中國企業對基礎設施自主掌控能力的重視度與日俱增,在積極擁抱國産化替代趨勢下,國産伺服器也迎來了發展黃金期。

在信創領域,超雲堅持自主研發和多芯多元的發展政策,提供包括飛騰、龍芯等在内的全棧産品,滿足各種應用場景需求。此外,超雲還與華為昇騰、昆侖芯、摩爾線程、寒武紀、天數智芯等國産GPU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加強在國産AI伺服器領域的布局。

憑借強大的自研和生态建設能力,超雲能夠從硬體底層對信創伺服器進行優化,以滿足金融、教育、政府等不同行業的信創要求。同時,通過積累的信創供應鍊能力,為使用者提供成本效益更高的信創産品。

差異化競争,超雲強勢崛起

邁克爾·波特在《競争戰略》一書中提出,新興公司通過科技創新,往往能創造出産品或服務的獨特性,實作市場差異化,這是對傳統競争格局的一種颠覆。這種差異化不僅展現在産品特性上,還可能改變行業标準,創造全新的市場需求,進而繞過大公司的既有優勢,開辟自己的市場空間。

超雲的市場表現,正是其差異化競争的有力證明。從最早參與通用伺服器市場競争,到後來引領AI伺服器、信創伺服器、液冷伺服器的競争,每一次超雲都通過技術創新打開了一個全新市場,在滿足市場新需求的同時,也帶來了自身業務的爆發式增長。用超雲智算事業部總經理田鋒的話說,“每個階段都在找機會,一旦抓住機會就上了一個台階”。

如果仔細研究超雲的差異化優勢,會發現它并不隻有技術創新這一門絕活,前瞻性的産品理念、良好的生态合作、強大的組織能力等,都是構成其競争優勢的重要因素。

第一,綠色節能。這是超雲誕生至今一直沿襲的産品理念,貫穿産品設計、研發、技術創新全鍊條。在國家“雙碳”戰略下,盡可能地為資料中心節能降耗,成為超雲伺服器核心優勢之一。

第二,增值引擎。超雲專注于做硬體平台,會通過一體機、品牌授權等成熟且靈活的方式,為更多的ISV公司提供需要的硬體,在幫助夥伴公司提高其利潤的同時,也增加了自身的客戶粘性。

第三,專業算力。針對這些細分市場需求,超雲一直密切關注,并制定針對性政策,在這些新興領域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不斷滿足細分場景的需求中發揮自身的競争實力,如在電力巡檢等方面,成為細分行業第一名。

第四,智能加速。超雲抓住了AI的機會,先後推出了多個系列的智算産品,同時在AI推理和訓練調優能力上遙遙領先,進而獲得了大批新客戶,實作了比行業更快的業務增速。

第五,快速行動。超雲基于定制化的業務快速拉起公司從前到後的系列力量,真正實作7×24小時響應客戶需求,定制化不再是項目的事兒,不是幾個人或者一個部門的事兒,而是整個公司的标簽,是團隊協作的準則和信仰。

看清了超雲的底色,也就不難了解,為什麼超雲能夠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下依然實作“逆襲”,穩坐國産伺服器品牌第一梯隊。

在5月10日舉行的“2024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峰會暨超雲新品釋出會”上,超雲推出了AI智算、液冷和信創的系列新品,再一次向外界展示了什麼叫做“超雲速度”。

乘着AI、液冷、信創“三駕馬車”,超雲以挑戰者的姿态,展現出了不同于巨頭的靈活和韌勁,不僅抵禦住了市場寒冬,更實作了令人矚目的高速增長。

如同一艘滿帆的航船,超雲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在每一次的挑戰中尋求新的突破。

【關于科技雲報道】

專注于原創的企業級内容行家——科技雲報道。成立于2015年,是前沿企業級IT領域Top10媒體。獲工信部權威認可,可信雲、數博會、國家網安周與全球雲計算等大型活動的官方指定傳播媒體之一。深入原創報道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模型、網絡安全、大資料、區塊鍊等企業級科技領域。

繼續閱讀